唐代社会文化发达、经济繁荣,不仅诗歌艺术达到了巅峰,而且涌现了无数优秀的诗人。虽然大唐王朝群英聚会、人才辈出,但是能在宦途中大展身手的才子却屈指可数。

很多诗人虽然博学多才、目光远大,怎奈生不逢时、秉性耿直,却经常被人排挤和陷害。比如中唐的一位诗人就有被贬谪的痛苦经历,他与亲友远隔山水,音书难寄,于是便用诗行记录了内心的万千悲伤。下面分享柳宗元的一首名作,场面宏大,意境辽阔,结尾更显余韵未尽。

柳宗元十首名诗(柳宗元的一首名作)(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代: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柳宗元是中唐著名文学家,他不仅与刘禹锡齐名,而且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两位诗人都曾因永贞革新而被贬,但是刘禹锡晚年能够安居于洛阳,而柳宗元最后却客死他乡,实在让人感慨万分。这首诗创作于柳宗元被贬柳州之后,展现了作者思念故友、悲叹仕途的惆怅之情。

柳宗元十首名诗(柳宗元的一首名作)(2)

诗人登上柳州城楼,极目远望,感物起兴,首先描绘了一幅阔大的场面,“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前方的茫茫原野上,一片荒凉冷清,万千愁绪顿时涌上才子的心头。他多么希望能透过云层、穿越高山,看见昔日的好友和同事。

诗人本想站得越高,就可以望得越远,可是触目所及,皆是荒芜和凄清的景象。“大荒”二字,意在笔先,描述了一派萧索的场景;“海天愁绪”,极写诗人的悲情和愁闷。

柳宗元十首名诗(柳宗元的一首名作)(3)

远离故园、流落异乡,人地两生、水土不服,诗人触景生情,又进一步抒写周围的景象,“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狂风纷乱,掀动池塘里的荷花;暴雨如注,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作者用精细的笔触,展现了惊风密雨的淫威,并以“芙蓉、薜荔”自比,既象征着自己的高洁品质,又表达了身处恶虐环境的悲伤心情,并与首联的愁思相呼应,充满了无限怅惘和无奈。

柳宗元十首名诗(柳宗元的一首名作)(4)

诗人心驰远方,渴望早日与大家团聚,颈联描绘远景,“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崇山峻岭巍峨耸立,却遮挡了诗人的视线;柳江蜿蜒延伸,仿佛诗人的百转愁肠。

作者仰观重峦叠嶂,俯视曲折江流,“重遮”二字,尽显诗人难以眺望远方的惆怅。诗人纵然有千里目,也无法穿透重重迷雾和连绵高山。这两句虚实相映,形成流水对,更显得情景相生,耐人寻味。

柳宗元十首名诗(柳宗元的一首名作)(5)

结尾表达了作者近乎绝望的心情,“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诗人急切地盼望亲友们可以来此看望他,只是这里不仅地处偏远,而且音信隔绝,不知何时才能结束天各一方的困境。

作者虽然登高望远,但由于岭树重遮,终于望而不见,心情已经非常焦急。此时他忽然又想起自己身处蛮荒之地,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根本无法得到亲人的消息,于是就更觉得希望渺茫。共来,指几位与柳宗元一起被贬的同事;百越,这里代指柳州。

柳宗元十首名诗(柳宗元的一首名作)(6)

柳宗元的这首名作情感悲凉,描写细腻,令人不忍卒读。开篇先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场面,高楼接大荒、海天两茫茫。然后诗人又生动地刻画出狂风暴雨对荷花、薜荔的摧残。

颈联抒写山岭重叠对视线的阻断,又描述江流纤曲让作者感到心伤;结尾让心中的悲情达到高潮,诗人终于感到了前途一片迷茫。全文句句愁苦、层层递进,远近结合、虚实交替,充分地表达了思乡之苦和贬谪之痛,令人赞赏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