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汕头行》两次提到冠山

老舍写的昆明(老舍写汕头的诗)(1)

老舍(1899-1966)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从事中小学教育。及后,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并开始小说创作,1930年回国,历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周恩来总理之邀回国。先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1951年12月,老舍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 “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多部著名作品家喻户晓,作品以其“京味”语言特点著称。一生写作800万字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老舍文集》、《老舍剧作选》等。

这位著名的作家和“人民艺术家”,曾于1962年4月到汕头等地访问,游踪所至,在汕头专区工艺美术陈列馆等地写下壮丽诗章《汕头行》八首,其中有两首提及冠山!

《汕头行》(八首) 提及冠山的两首分别是《过澄海三大桥》和《赠澄海艺香潮剧团

》,如下:

过澄海三大桥

昔从澄海到汕头 野水荒沙旅客愁

众志成城争跃进 万家移石断中流

人民智慧虹为路 堤岸光辉月入沟

寒食秧田千顷碧 飞花满县冠山游

鲜花翠柏喜同堂 澄海春风百卉香

一曲宋元遗韵在 冠山韩水此情长

老舍写的昆明(老舍写汕头的诗)(2)

老舍写的昆明(老舍写汕头的诗)(3)

《汕头行》(八首)其他六首:

向中共汕头地委献诗

柑柚花香迎客舟 一帆春雨到汕头

海门回望群峯涌 港口雄开万里流

弦管倾城唐宋曲 嵌雕绝技鬼神愁

红棉白鸟诗情在 况有潮声微似秋

流沙水库

山抱西南北 东迎晓日开

梯田荣桔柚 水电耀楼台

宝血青峰在 流沙雪浪来

英雄真不朽 世代奋风雷

流沙观潮剧

春宵鼓板动流沙 绝唱倾城放百花

古调新声春永在 岭南儿女尽名家

赠广东潮剧院

莫夸骑鹤下扬州 渴慕潮汕几十秋

得句驰书傲子女 春宵听曲在汕头

姚黄魏紫费评章 潮剧春花色色香

听得汕头一夕曲 青山碧海莫相忘

汕头工艺陈列馆

潮汕文化最风流 虹彩霞光映碧秋

品罢工夫茶几盏 欣看珠玉满琼楼

潮州文化馆

南国好山河 潮州文采多

四时皆竞秀 无处不飞歌

池暖芙蓉水 江流翡翠波

凤凰茶试罢 溪畔戏雏鹅

老舍先生《汕头行》八首,脍炙人口,一直为汕头人民所传颂,这位“人民艺术家”对汕头地区深厚的感情,跃然纸上。

老舍写的昆明(老舍写汕头的诗)(4)

老舍写的昆明(老舍写汕头的诗)(5)


看黄苗子的回忆性散文集《世说新篇》写到老舍,其中有如下一段:

老舍的诗,写景也十分精细。他有一首经过汕头赠梅阡的诗:

橘柚花香迎客舟,一帆春雨渡汕头。

海门四望千峰涌,港口雄开万里流。

弦管倾城唐宋曲,嵌雕绝技鬼神愁。

红棉白鸟诗情在,况有潮声微似秋。

这是他一九六二年的作品,不但写汕头的风景,还写潮州音乐和木雕艺术,把汕头描写得十分美丽而有情调。

老舍先生是我特别喜欢的作家,没想到他竟有写我家乡的诗,自是欢喜。而且他对地方特色的把握十分精准。

首联“春雨”点明了时节,“橘柚花香”确实是这时节的显著特点,潮州柑更是蜚声海内外。春节时,无论商铺还是人家,都喜欢摆上朱砂桔子树,寓意大吉大利。走亲访友时必不可少的“礼品”是一对寓意吉祥和发财的柑橘,宾主互相交换,两家都得到福气。

老舍写的昆明(老舍写汕头的诗)(6)

重点是小女孩身后案几堆叠的橘子,春节家家户户有

颔联“海门”是汕头潮阳区一个临海的镇,练江(因河道弯曲、婉蜒如练而得名)入海口就在此,因而形成得天独厚的汕头潮阳港,诗中“港口”指的应该就是这里。

老舍写的昆明(老舍写汕头的诗)(7)

颈联先写潮州音乐再写潮州木雕。潮州音乐有古风,春节祭祖活动中演奏,颇有慎终追远的意思。潮州木雕以精细繁复闻名,传承了传统技艺,是工艺品也是潮式家具、建材的重要元素。潮汕人崇尚宗亲,在保留传统文化和习俗方面做得很好,渗透在每个生活细节。

老舍写的昆明(老舍写汕头的诗)(8)

保留很多开埠早期欧式建筑的汕头小公园

(图片来自公众号“行走潮汕”)

尾联再次融情于景,如黄苗子所评“美丽而有情调”。

这首诗写于1962年,今天读来并无时过境迁之感,作为汕头人,觉得特别亲切准确。

诗说完了,以下是科普时间。

很多朋友问我:什么是潮汕?

这个说来话长。简单从当今的行政区划上看,潮汕地区一般指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以及汕尾市的部分地区(汕尾还有另一民系,客家人)。

老舍写的昆明(老舍写汕头的诗)(9)

(图片来自公众号“行走潮汕”)

我们是广东人,不讲广东话,讲的是潮汕话(闽方言的一种),这也是潮汕文化最具特征的内容,民俗、习性也跟广府人不大相同。

对于潮汕文化研究也有专门的学问——“潮学”,是2月6日刚刚故去的饶宗颐先生所倡导发起的,研究对象涵盖各方面,最重要的三个内容除了潮汕话,还有潮汕农艺和手工艺(比如前面诗里提到的木雕),再就是潮商。

老舍写的昆明(老舍写汕头的诗)(10)

著名潮商李嘉诚先生与饶宗颐先生 (2015年2月翻拍自潮州市饶宗颐学术馆)

作为女性,我还想特别提出广为流传的“潮汕三宝”:“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潮汕姑娘(当地人称“姿娘”)、“雅致细腻、精美绝伦”的潮汕工艺品以及被誉为“中国最高端菜系”的潮州菜“。

关于潮汕的话题说下去就没边了,就此打住,大家也可以打开我原先写的文章略窥一二《漂洋过海去看你》。

顺带介绍黄苗子和他的《世说新篇》。

黄苗子(1913年-2012年)是广东中山人,最重要的身份是画家。早年求教于香港,后在上海从事美术活动,建国后定居北京。《世说新篇》是他仿效《世说新语》,记叙文化界人士轶事的散文集,见其幽默功力,值得一读。

老舍写的昆明(老舍写汕头的诗)(11)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感谢你们的关注与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