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食春节(我的春节我的年)(1)

转眼间,年轮悄然转过四季,春节如约而至。今年的春节受疫情的影响,好多旬邑籍的乡党们要在外就地过年了,平日里吃腻了大鱼大肉,今年的春节,小编带您了解一下不一样的春节美食。

舌尖上的美食春节(我的春节我的年)(2)

一提到旬邑的美食,自然少不了搅团这个特色小吃。一小嘬韭菜、一勺油泼辣子、一块搅团,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却承载着我们浓得化不开的童年记忆,它代表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更是对生活的无限感恩。

舌尖上的美食春节(我的春节我的年)(3)

“搅团”因其制作方法而得名。通俗点说,就是用面粉在锅里煎熬搅拌成团的面糊糊。搅团的发源地在陕西关中,据说是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发明的,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舌尖上的美食春节(我的春节我的年)(4)

搅团的吃法种类繁多,口味迥异,各领风骚。将热搅团用碗盛了,上面搁一饦韭菜葱花,再浇入油泼辣子酸辣蒜水、或是浇入浆水酸菜汤,谓之“水围城”;或是用漏勺将热搅团漏入凉水中,形如小鱼,谓之“搅团鱼鱼”;或将搅团摊在案板上晾凉,刀切成块或条入盘,浇上油泼辣子酸醋蒜水,谓之“凉调搅团”;或是将凉冷的搅团搁至次日,用浆水酸菜或是芹菜煎煮,谓之“煎搅团”。盛一碗吃了,满嘴喷香!

舌尖上的美食春节(我的春节我的年)(5)

“打搅团”看似简单,其实是有很多窍道的。顾名思义,功夫关键在于“搅”。乡间民谣:“搅团要好,搅上百搅。”水烧至半开,慢慢地均匀撒入玉米面粉,同时拿擀面杖,沿一个方向不停地用力搅,锅里不能起面疙瘩。开锅后撤去大火,改用麦秸火慢烧细熬,边熬边搅。约莫个把小时,锅里的搅团粘稠泛泡,提起擀面杖,搅团向下流动不断线,就可以出锅了。

舌尖上的美食春节(我的春节我的年)(6)

搅团饭食有个特点:吃一两碗就有些胀肚,过不了许久,又感觉肚子饥了。旬邑人把“搅团”戏称为“哄上坡”、“五里松”。意思是说,吃了搅团饭,上一个坡,或是走不了五里路,肚子就又饿了。如此看来,搅团岂不是减肥的美食么!想减肥,就吃搅团,既满足了贪婪的胃,又不用担心长肉。

舌尖上的美食春节(我的春节我的年)(7)

“茅舍草庵是金屋,粗茶淡饭是真味。”

旬邑在外的乡党们!因为疫情,你们就地过年回不了家。那就动手做一道家乡的美食来排解思乡之情吧!只要亲情在,不管在哪里过年,都是一个幸福的年。

(记者/王晓婷 吴宏博 李杰 王佩 编辑/杨慧华 监审/井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