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吃,但是要控制吃蕨菜的数量以及次数,偶尔少量吃一两次问题不大,不建议长时间大量食用。

蕨菜致癌物质在哪个部位(被列为二类致癌物质后)(1)

蕨菜为凤尾科植物蕨莱的嫩叶,有“野菜之王”的美誉,由于其味道鲜美、有野菜之香、营养丰富,因此深受人们的喜欢。以前人们都认为蕨菜是天然野生的,不打农药,无污染,是不可多得的野菜,甚至有些人认为蕨菜是具有抗癌作用的。然而有报道说蕨菜不仅没有抗癌作用,而且会致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食用过蕨的动物或者牲畜,都可能出现中毒的情况。日本对蕨菜的研究最为深入,他们认为蕨菜中能够致癌的物质叫原蕨苷,它存在于蕨的各个部位,含量从高到低为叶、茎、根,叶中含量是根的10倍,而日本认为蕨菜的嫩芽中原蕨苷的含量极高。

蕨菜致癌物质在哪个部位(被列为二类致癌物质后)(2)

通过查阅我国的古书典籍,对于蕨的记载也不少。《饮膳正要》载“苦,寒。有毒”,《本草纲目》载“久食成瘕”、“蕨之无益,为其性冷而滑,能利水道泄阳气,降而不升,耗人真元也”。《全国中草药汇编》(第3版第2卷)中也提到“蕨具有致癌和促癌的药理作用,能诱发实验动物肠道、膀胱及乳腺肿瘤,对N-丙基-亚硝基乌拉坦诱发大鼠和食管肿瘤有协同或促癌作用。蕨在体内代谢后,致癌成分可分泌到尿液和乳汁中”,《中药大辞典中》也记载“蕨有致癌作用,给大鼠喂食含蕨的饲料,雄鼠可发生多发性回肠肿瘤、膀胱癌,雌鼠可发生乳腺癌、肠癌和膀胱癌”,由此可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都认为蕨具有致癌的作用,《中药大辞典》中还提到不宜生食、久食蕨,脾胃虚寒者及生疥疮者应慎用,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之前就已经对蕨的毒性有相当的认识。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原蕨苷在高温下可以被分解,也有人认为高温下蕨菜中的原蕨苷可以被出去一部分,但是不可能完全被清除掉。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官方网站里,原蕨苷被列为二类致癌物质。也就是说蕨菜跟咸鱼、腌菜等食物一样都有致癌的作用,偶尔吃一两次是没有很大的副作用的。

蕨菜致癌物质在哪个部位(被列为二类致癌物质后)(3)

对于蕨菜而言,建议不要生食,应将其放到开始中煮一会,然后浸泡一段时间后再食用,为了健康,最好控制食用的数量和次数。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生疥疮者,最好不要食用。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作为用药依据,请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有什么疑问或者观点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

药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药事网——全国领先的医院药学服务平台,看医生、找药师、下文献-上药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