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大意是指每一个朝代都有独特的文学形式,后世都没能够继承它们的成就。

于大众而言,“唐诗宋词”是最为熟知的,华人世界凡是有井水的地方,大都可以脱口一二句表达心境,没办法,这些美丽的诗词深深地融入了华人的文化基因当中,只要有社交,想跑都跑不掉。

最难的生僻词大全(这些冷门儿的词)(1)

唐诗自不必多说,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等如星辰北斗,仰头即见;宋词有苏轼、柳永、欧阳修、辛弃疾、陆游、李清照等也是星汉灿烂,熠熠生辉。

唐诗之外,单以宋词来讲,大家熟知宋词大致可分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类,兼有花间派及易安体。

宋初晏殊、欧阳修等以小令袭五代词风;柳永出,用慢词长调拓展其长度;苏轼以惊涛拍岸之势,凡事皆可入词,词的广度延至天地间;辛弃疾又以气吞万里的遒劲,使词的深度如唐代的杜甫诗。

最难的生僻词大全(这些冷门儿的词)(2)

至此,宋词异彩纷呈,终可与唐诗分庭抗礼。

与《静夜思》、《三别》、《渭城曲》等脱口而出一样,《水调歌头》、《念奴娇》、《如梦令》也会张嘴便来,但除了这些声名甚广的词牌外,还有很多“冷门儿”的宋词,也是美的不可方物。

《千秋岁引》

乍看名字便觉得很有古意,千秋意指长寿,唐代将唐玄宗的生辰日定位千秋节,是当时的法定假日,后唐乐坊做《千秋乐》一曲,到宋代根据此旧曲翻制而成,“引”亦是曲的意思,宋代的词人或乐工多用唐五代的“令曲”翻成新调,称之为“引”。“引”与“令”的一个区别是字数加大加长,与“慢”词相近,在宋词中“慢”与“引”经常互换,以《扬州慢》为例,也叫做《扬州引》,同时,“歌”、“行”、“引”都是指曲。

最难的生僻词大全(这些冷门儿的词)(3)

《千秋岁引》以王安石的《千秋岁引·秋景》最为有名: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此词是王安石变法失败,退居金陵时作的。功名误身,怅惘不已的情绪流露甚多,“不著一愁语,而寂寂景色,隐隐在目”。

《少年游》

一看词牌名,便觉与《千秋岁引》风格完全不同,一个给人感觉垂垂老矣,另一个却是精神昂扬,颇有少年郎意气风发不知愁的感觉。

《少年游》曲调一说出自晏殊《珠玉集》,有“长似少年时”一句,以此为调名。著名的是晏殊《少年游·芙蓉花发去年枝》一词:

芙蓉花发去年枝。双燕欲归飞。兰堂风软,金炉香暖,新曲动帘帷。

家人拜上千春寿,深意满琼卮。绿鬓朱颜,道家装束,长似少年时。

少年真好!

另有词人张先所作《少年游慢·般涉调》一词,更是将少年的恣意表达的淋漓尽致:

春城三二月。禁柳飘绵未歇。仙篽生香,轻云凝紫,临层阙歌掌明珠滑。酒脸红霞发。华省名高,少年得意时节。

画刻三题彻。梯汉同登蟾窟。玉殿初宣,银袍齐脱,生仙骨。花探都门晓,马跃芳衢阔。宴罢东风,鞭梢一行飞雪。

颇有韦庄的“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意味,大好的年华,意气风发,尽情挥霍青春,鲜衣怒马,少年风流。

最难的生僻词大全(这些冷门儿的词)(4)

《一枝春》

这是南宋杨缵的自度曲(自己谱曲、作词),由此可见杨缵也是作词、作曲于一身的,其作《一枝春·竹爆惊春》为代表:

竹爆惊春,竞喧阗、夜起千门箫鼓。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奈刚要、送年新句。应自有、歌字清园,莫夸上林莺语。

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还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

爆竹惊醒了春天,千家万户彻夜欢乐,即使心中苦闷,也不能减心中豪情,春天就要来了,到了杨柳吐气,腊梅嫉妒的时节,要把月夜花朝美好的时刻,都记在心里。

此词被评为“守岁”之词随多,独《一枝春》为世人所称赞。

最难的生僻词大全(这些冷门儿的词)(5)

关于《一枝春》还有个美好的故事,南北朝时陆凯和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折了一枝梅花寄给远在边塞的友人: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你我相隔千万里,不能相见,我就送你江南的春天吧!

其他如丘濬的《不如归去》,词虽短但读来也有荡气回肠的感觉:

不如归去,中华不是胡居处。

江淮赤气亘天明,居庸是汝来时路。

不如归去。

《调笑令》自带节奏感,以秦观所作最为有名:

柳岸。水清浅。笑折荷花呼女伴。盈盈日照新妆面。水调空传幽怨。扁舟日暮笑声远。对此令人肠断。

从北宋到南宋,从婉约到豪放再到爱国英雄主义,宋词得以与唐诗分庭抗礼,如日、月般照耀着中国文学,其中的营养真是取之不尽的。

END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作者:螃蟹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