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历656年,蒙古大军攻破巴格达,末代哈里发穆斯台绥姆被蒙古人裹在地毯中为马踏死,阿巴斯王朝灭亡。蒙古人所到之处,生灵涂炭,人民惨遭屠戮,伊斯兰文明岌岌可危,但是黑暗中孕育着光明,蒙古人的扩张,反而促使伊斯兰向更广阔的天地传播。

蒙古人俘虏了大批回回青壮年组成探马赤军以补充蒙古军队,胁迫回回工匠随军前行。他们四处征伐,公元1276年灭宋,建立大元帝国。大批回回人或为士兵,或为工匠,或为商人,或为学者进入中原。回回人的到来,既壮大了中华原有的穆斯林族群,也丰富了中华文明。本文介绍元朝回回人的饮食文明。

回回人从中亚西亚进入中原,饮食以牛羊肉为主,主食面粉、米、豆类等;其食品常加以胡桃仁、松仁、桃仁、榛仁等各种果仁和香料;食物所用佐料主要

为哈昔泥、稳展、咱夫兰、马思答吉等。口味比较重,喜欢甜食。下面从主食、肉食、饮品、糕点、蔬菜调料介绍元朝回回人饮食文明。

(一)主食

1.秃秃麻食(tutumaq)

秃秃麻食,也作秃秃茶食、秃秃么思,现在简称麻食。秃秃麻食是一种将小面团捏成薄饼,浇上肉汁制成的汤饭,是回回人最常吃的食品。在各种杂剧、笔记小说、史书典籍中都有记述。

如元杂剧《郑孔目风雪酷寒亭》第三折:“小人江西张氏,姓张名保。因为兵马嚷乱,遭驱被掳,来到回回人马哈麻沙宣差衙里。往常时在侍长行为奴作婢。他家吃的是大蒜臭韭、水答饼、秃秃茶食,我哪里吃的?我江南吃的都是海鲜。”

再如杂剧《延安府》第二折,回回官人训斥厨子:“兀那厨子,圣人言语,着俺这八府宰相在此饮酒,你安排的茶饭都不好吃。霍食买在必牙,有甚么好吃的?济哩必牙,吐吐麻食,偌安桌食,所儿叭,霍食买在必牙。烧羊里无卤汁,软羊里少杏泥,圆米饭不中吃,安排的茶饭无滋味。经历,与我拏出去的打四十者。”

另外,《牧羊记》中卫律称只喜欢“秃秃馍馍”,苏武说:“辅回回,忘了主恩,急煎煎教咱降顺,秃馍馍道上品,打辣酥叫洒银。”这里的“秃秃馍馍”、“秃馍馍”都是“秃秃麻食”译音的变体。从上面可以看出回回人对这种食品的喜爱。

秃秃麻食最早见于《突厥语大辞典》tutumaq词条,《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回回食品一章中记载了秃秃麻食的做法,“如滑水面和圆小弹,剂冷水浸,手掌按作小薄饼儿。下锅煮熟,捞出过汁,煎炒酸肉任意食之。”

现如今,秃秃麻食已经从回回人扩散到全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因为麻食形如耳朵,故俗称“猫耳朵”。其食用方法很多,一般是放羊肉、浇肉汤,下葱蒜末,香菜末调味食用。麻食的做法比面条费工,关键是和面、揉面、搓面,是西北回族人敬客、迎宾、聚会等活动中的一道主食。

2.水答饼(suita nan)

水答饼,也作搭饼,水答即波斯语suita,或维吾尔语中的“sut”,是牛奶的意思。水答饼是一种放入牛奶,用面粉制成的煎饼,和今天的煎饼类似。牛奶做成的饼,在元明时代是奢侈的食品。忽思慧《饮膳正要》中将“牛奶子烧饼”列之入“聚珍异馔”。水答饼在不少历史资料中都有记载,如前面《酷寒亭》张保所述,回回人家吃的是:大蒜臭韭、水答饼、秃秃茶食。水答饼在明代戏曲中也出现过。如徐元的传奇《八义记》第三出中,卖酒者夸耀:“时新果品、炙兔烧羊、百般野味、椒料馨香、馒头搭饼、件件堪尝、出入相府。”这里的搭饼就是水答饼的省略。

水答饼并没有流传下来,不过《酷寒亭》中记载了当时水答饼的大致做法:“那尧婆教那两个孩儿烧着火。那婆娘和了面,可做那水答饼,煎一个,吃一个。那两个孩儿在灶前烧着火,看着那婆娘吃,孩儿便道:’妳妳,肚里饥了’ 那婆娘将一把刀子去盘子上一划,把一个水答饼划做两块,一个孩儿与了半个。那孩儿欢喜。接在手里,番来番去,吊在地下。”

3.河西肺

河西即今甘肃宁夏地区,是元朝回回的重要聚居区。大量回回人被安排到河西地区屯垦,从中亚西亚而来的回回人进入中原,河西地区是第一站,因此甘肃宁夏地区从古至今,一直是回族最大的聚居区。史载:“元时回回遍天下,而甘肃尤多。

河西肺是流传于河西地区的一道回回食品,《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载了这种食品的做法:连心羊肺一具浸净,以豆粉四两肉汁破开,面四两韭汁破开,蜜三两,酥半斤,松仁、胡桃仁去皮净十两,擂细滤盘盛托至筵前,刀割揲内,先浇灌肺,剩余汁入麻泥煮熟,作受赐。河西肺与今天新疆地区的面肺子类似,面肺子是一种清真快餐,在街头小饭馆和夜市小摊上都能吃到,从一个大锅里捞出来,然后切成小块,盛在碗里一起吃。煮熟的面肺子颜色有点像蒸熟的土豆,但因为有各种调料,吃起来要比土豆好吃多了。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和《饮膳正要》还介绍了其他回回主食,列表如下:

元代回回人吃什么(元代回回人吃什么)(1)

(二)肉食

回回人肉食以牛羊肉为主,特别是羊肉最为回回人所爱,大量史料记载了回回烹制牛羊的习俗。

如北宋诗人郭祥正在诗文《广州越王台呈蒋帅待制》中所记:“鬼奴金盘献羊炙,蔷薇瓶水倾诸杯。” 岳珂《桯史》卷十一“番禺海獠”也记载了回回人喜食羊肉的特点:“旦辄会食,不置匕箸,用金银为巨槽,合鲑炙、梁米为一,洒以蔷露,散以冰脑。帷人曰:此其常也。后三日,以合荐酒馔烧羊以谢大僚,羊亦珍,皮色如黄金汤显祖的传奇剧《紫钗记》中,有“小河西回回”,“恰咬了些达郞古宾蜜”,“烧下些大尾子羊好不撺人的鼻”。除此之外,羊肉也往往作为配菜和主食一起食用,如前面所介绍的秃秃麻食、卷煎饼、糕糜、哈里撒、河西肺等都需要放羊肉。

此外,杂剧《延安府》第二折,也记载了回回人吃的其他肉食和当时的名称。 [回回官人云]经历,拏那土木八来。[经历云]有。令人拏过那厨子来。[厨子跪科][回回官人云]兀那厨子,圣人言语,着俺这八府宰相在此饮酒,你安排的茶饭都不好吃。霍食买在必牙,有甚么好吃的?郭食木儿哈呬鸡,郭食呵厮哈呬马,郭苏盘曷厮哈呬羊,郭食羊哈呬,郭食曷厮哈呬鹅,哈哩凹甜食下,都是三菩萨。济哩必牙,吐吐麻食,偌安桌食,所儿叭,霍食买在必牙。烧羊里无卤汁,软羊里少杏泥,圆米饭不中吃,安排的茶饭无滋味。经历,与我拏出去的打四十者。

(1)土木八,即波斯语dombal,羊尾巴的意思,詈语,这里代指厨师;(2)郭食,即波斯语或维吾尔语中gost,肉食的意思;(3)买在比牙,即阿拉伯语matubiya,烧烤羊的意思;(4)木儿,即波斯语murgh, 鸟类、母鸡、家禽的意思;(5)呵厮,即波斯语asb,马的意思。(6)郭苏盘曷厮,即波斯语gosfand, 绵羊、大尾羊的意思;(7)曷厮,即波斯语或突厥语qaz,鹅的意思。(8)三菩萨,即波斯语sabzee,蔬菜的意思。

可见回回人主要吃牛羊肉、鸡鹅肉及马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回族人大部分遵守大伊玛目艾布哈尼法的麦兹海布(教法主张),认为马肉是哈拉木,但是沙菲仪教法学派认为马肉可食,回族的族源之一阿尔浑人就食用马肉,所以元代部分回回人也可能如上文中所述食用马肉。

(三)饮品

1、所儿叭(shurba)

所儿叭,即波斯语或维吾尔语shurba,粥或者汤的意思。如前面所述《延安府》中第二折:[回回官人云]济哩必牙,吐吐麻食,偌安桌食所儿叭,霍食买在必牙。另外,《回回馆杂字》与《回回馆译语》饮食门收录此词,标音为“朔儿巴”,释义为汤。《高昌馆杂字》饮馔门中汤标音为“淑儿伯”。忽思慧《饮膳正要》介绍了几种回回所儿叭,列表如下:

元代回回人吃什么(元代回回人吃什么)(2)

2、舍尔别(sherbet)

舍儿别,即波斯语sherbet,解渴水,果汁的意思。舍儿别是阿拉伯传统的果汁饮料,以各种水果味原料加水或加蜜熬煮,除去残渣之后冷却而成的一种饮料。在《饮膳正要》中忽思慧记载了很多舍儿别,如香圆煎、株子煎、樱桃煎、石權煎等。这些口味酸甜的舍儿别,是元朝上层社会十分喜爱的饮料。

3、酒类

虽然饮酒是大罪,但是回回上层纵欲淫乐往往需要以酒助兴,文人墨客也需要借酒浇愁,所以酒在回回人中十分流行。元时回回人流行的酒类主要有阿剌吉、打剌酥、速儿麻酒阿剌吉即阿拉伯语“aragi”,原意为出汗之意,用来形容蒸馆时在容器壁上凝结的水滴的形状,用来指蒸馆酒,即今天所饮用的白酒。《雍熙乐府》中《一枝花·咏烧酒》:“甜甘甘甜如蜜脾,萃浸浸萃似姜汁,若齎,到席,黄封御酝都回避,鞑靼家呼为阿剌吉,声播华夷。打剌酥,是蒙古人用牛奶马奶酿制的奶酒。《水浒传》中,西门大官人问王婆,“干娘,间壁卖什么?”王婆道:“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烫温和大辣酥”。速儿麻,即突厥语sorma,《饮膳正要》载:速儿麻,又名拨糟。味微甘辣。主益气止渴。多饮令人膨胀、生痰。

(四)糕点

回回人嗜甜,糕点以哈里瓦甜食为主。哈哩瓦、哈里,即阿拉伯语haluyat,甜食、甜点的意思。回回人嗜甜,喜食哈里瓦的特点,在史籍中有大量记述。如《延安府》中第二折:[回回官人云]……哈哩凹甜食下,都是三菩萨。再如杂剧《万国来朝》第一折也有表现,小回回上场就言:我是西戎小回回,好吃哈哩和蜜食。另外《饮膳正要》介绍了设克儿匹剌这种甜点的做法:胡桃肉温水退皮二斤净,控干下擂盆捣碎,入熟蜜一斤,曲吕车烧饼揉碎一斤,三件拌匀,作小团块,用曲吕车烧饼剂包馅捏作糁孛撒样,入炉贴熟为度

今天的回族妇女生下孩子,喜欢用红糖,蜜枣给孩子开口。宁夏的回族每逢大节日和重要的日子,人们都会制作各式哈里瓦招待亲友。做哈里瓦,炒面粉是第一步。将面粉炒至金黄,火候在此时最为重要。与此同时,另置一锅,倒入胡麻油,油温热时按序倒入糖、蜂蜜、盐,通过搅拌使其完全融合在一起之后,与炒熟的面粉及葡萄干、核桃等各类干果搅拌均匀,最后填入各式模具之中。在压紧压实之后,然后翻过来用力一磕倒出,即制作完成。

(五)蔬菜调料

回回人东来,也把大量的外来蔬菜果品调料传入中原,回回人饮食的一大特点就是独特的佐料配方。明马愈《马氏日钞》中有《回回人食事之香料》一文,内云:“回回茶饭中,自用西域香料,与中国不同。其拌俎醢,用马思答吉,形类地树,极香;⋯⋯又有咱夫兰,状如红花;⋯⋯其煮物用哈昔泥,云即阿魏;其淹物用稳展,味与阿魏同,云即阿魏根;⋯⋯ 米曲中用回回豆子,状如榛子肉,味极香美,磨细和于面中,味香,去面毒。

忽思慧《饮膳正要》介绍了几种回回蔬菜调料,列表如下:

元代回回人吃什么(元代回回人吃什么)(3)

元时回回人的饮食习俗,部分被今天的回族人或其他族群所继承,但大部分都遗失了。若有多斯达尼想复兴民族传统饮食,做回族特色食品,本文算是抛砖引玉,可以在本文的基础上,继续深挖民族传统饮食,将回回饮食文明继承发扬。

参考文献:

[1]回达强.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与回回民俗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邱鹏飞.《饮膳正要》中的回回饮食保健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04):543-544.

[3]辛智.从民俗学看回回民族的饮食习俗[J].中国民族,1992(07):12-14.

[4]马建春.元代回回食品与西域茶饭[J].中国穆斯林,2004(02):4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