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赵青

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官方(以数字化为基石)(1)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智慧教室全景图

秋季学期开始,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首个“智慧教学示范楼”正式投入使用,楼内的45间智慧教室成了该校最新“网红”打卡点。

“智慧教室不光有‘颜值’,还有‘内涵’!教室前面、双侧都配备了大屏幕,不论坐哪里都可以看清讲课内容,老师上课的板书笔记也可以‘同步分享’,听课效率大大提升。”学生沈芯如说。

在智慧教室,任课教师可以实现一卡签到、一键上下课,还可以依托智慧双屏实现半屏操作、双屏切换、登录教学平台等。

这是学校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的一个缩影。

“早在2017年,学校全面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便已经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形成了数字化转型的先发优势,为数字化改革奠定了扎实基础。今年,我们在此基础上全方位系统性重塑,进一步加快了数字化改革步伐。”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校长杜兰晓表示。

革新管理方式

数字化让管理更高效

今年,学校的人脸识别系统正式上线了,师生通过钉钉系统录入了人脸照片后,即可在校门口通过闸机“刷脸”进出。学校还在教学楼、主干道等校内各处安装了50余个人脸抓拍机,可根据系统查询到相关人员在校轨迹以及最后落脚点,为校园安全事件综合研判提供参考线索。

这是校园环境智能管控建设中的人工智能安防系统,可实现进出人员身份识别、实时测温、追踪预警等功能。

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以来,学校以革新管理方式为核心,以数据资产管理为依托,为数据服务“一张表”、数据决策“一张图”提供了数据支撑。

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官方(以数字化为基石)(2)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数据治理体系架构

“以前教师申报事项,往往要填写表格,不同的事项有不同的表格。现在‘一张表’管理,通过基础信息表数据交互和定制,实现了 45张校内表单‘最多填一次’或‘不用填’,切实解决了教师重复填表、多头填报的难题。”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张永波说。

“同样的,依托数据资产,学校的‘一张图’聚焦了教学、管理、生活等校园场景,开发了‘一项工作一看板’,完成了教务教学、招生就业、平安校园、图书馆等25项专题数据看板,让数据充分赋能学校科学决策。”今年,学校“网上办”月均处理事务流程超过3万件次,“掌上办”月均访问量超过18万人次,“自助终端办”月均办理业务量超过1万件次,极大地提高了学校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学校还实施了用水用电能耗管控工程,建立校园能源大脑,为生态节能、用能安全、用能发展、用能经费安排提供决策支持。

依托信息平台

数字化让服务更细致

作为浙江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专家指导团队,今年,学校组建60余支师生工作团队,利用暑期、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分赴全省,调研梳理乡村问题,帮扶景区村庄推动与数字科技的融合。

“学校有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省文化和旅游统计数据中心等十大科研平台。依托这些平台的海量数据基础,基于手机信令轨迹数据,我们建立了全域旅游客流监测模型,服务于全省旅游。”合作发展处处长方敏表示。

学校还同步推进了服务师生的数字化项目。今年5月,学校入选为省教育厅第一批高校智慧思政特色应用试点单位名单。智慧思政以打造集大数据共享“安全舱”、三维安全教育网络“防火墙”、分析判断“预警台”、AI辅助系统“智慧脑”、反馈分析平台“稳定器”五个功能模块为有机整体的学生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设为目标,提升思政工作质量与效能,不断赋能高校学生工作。

“简单来说,智慧思政项目就是建成思政队伍和学生管理的无壁垒的数据中心,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解决学生思政工作中存在的盲区、断点,全力提升教育智治能力。”学工部部长徐初娜介绍。

“学校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革,极大地提升了学工线的工作成效。比如,我们可以将勤工助学和奖助工作相关通知直接通过数字化系统‘点对点’通知到学生,学生通过手机端即可发起申请。这避免了繁杂的通知和申请流程,让学生处理事务工作更便捷。”辅导员杨婷说。

此外,今年学校还依托钉钉平台,迭代优化了“浙旅院钉”平台功能,联结办事大厅、智慧后勤、平安校园、幸福旅院、采购管理等应用场景,实现校内服务掌上办全覆盖,为师生们“流动性”处理校内事务提供了智能载体。

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官方(以数字化为基石)(3)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智慧思政平台

重构课程体系

数字化让课程更智慧

“去年,学校在牵头教育部旅游大类中高本一体化教育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时,就牵头申请了‘智慧旅游技术应用’‘定制旅行服务与管理’等新专业并被批准,今年均已开始招生。按照教育部2021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学校调整了一大批专业,如原部分专业调整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智慧景区开发与管理’‘餐饮智能管理’等,同时撤并了一些课程。”教务处处长吴雪飞说。

这是学校结合新时期“互联网 旅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为适应产业发展趋势,着力推进的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举措。

针对专业的更新,学校同步调整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思维和能力,陆续开设了《智慧旅游》等大量相关课程。在开设线下课程的同时,学校也同步启动了配套在线课程的建设。以《智慧旅游》为例,截至目前,教师团队共制作了课程素材482个。同时,依托学校牵头建设的景区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智慧旅游》已在MOOC学院开设了三期慕课,共1360人参与了学习。

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官方(以数字化为基石)(4)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的调整更需要配套设施的完善。学校与企业共同投资1905万元建设国家级虚拟仿真示范基地“现代旅游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系统打造虚拟景区、虚拟酒店、虚拟厨房等七个“云旅游”模块。

建成后将全面覆盖5G信号,并引入VR 、AR等设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智慧化实践场地。比如在虚拟景区模块中,可利用VR技术模拟中外著名景点、景区,模拟旅游目的地地震、火灾、泥石流、旅游大巴故障等突发状况,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全面提升实训质量。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