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故事

蕉叶练书

怀素书法特点简介(蕉叶练书终成一代书法大家的怀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

怀素(725-785)唐朝人,汉族人,俗姓钱,僧名怀素,字藏真,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事佛出家为僧,痴迷书法。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枯瘦圆劲,奔放流畅,一气呵成。曾得到诗仙李白的激赏“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与唐代另一草书大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代表作有《自叙帖》等

怀素书法特点简介(蕉叶练书终成一代书法大家的怀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

唐代大拓法家怀素 (公元728-785年或公元737-799年)出身筑寒, 在守庙里当 小和尚时, 除了学习念经以外,还要做许多杂活, 如洒扫庭院、浇水培士守。

传说有一次怀素在打扫殿堂时,注意到了嵌在墙壁上的碑刻,上面的字流酒奔放, 令他心驰神往 。 他很想学写字, 可是买不起纸, 正发愁的时候, 满院的已蕉让他灵机一动: 这宽大的芭蕉 叶不就是“纸” 吗? 于是他迅速地干完了活,用破麻布做了一支 “笔”,蘸着水在芭蕉叶上练起字来。

怀素书法特点简介(蕉叶练书终成一代书法大家的怀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怀素不知道写掉了多少芭蕉叶, 最终成为大书法家。

怀素年轻时,书法在于“不师古”。按照中国的笔法传承,他还“不得法”,还处于正统书法的门外。

乾元二年(759),怀素正值弱冠之年,慕名前往李白处求诗。两个人性情相近,李白爱其才,还为他写下《草书歌行》。

《自叙帖》

《自叙帖》,纸本,纵28.3厘米,横755厘米;126行,共698字。帖前有李东阳引首“藏真自叙”四字。原迹如今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自叙帖》是怀素草书的代表作。最初的六行,据说是由此帖收藏者(宋)所补写,与第七行以下的相比,确有天壤之别,这在打开全卷俯瞰时,更加让人一目了然。通篇为狂草,中锋,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一气贯之。

从这点看,古人是多么的勤奋好学,你在看看现在,毛笔也是好的,纸要用上好的宣纸,可是真在练字上肯下功夫的又有几个,所以现在条件这么好了,我们反而却不懂得珍惜了,更不用说成就书法大师了。

在网上有时就会看到一些大屎动不动就拿一张大大的宣纸,却疯癫的画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东西,出来脏了我们眼,看着就像吐。好好的一张白纸,就那么的浪费了,真是可惜了那张纸了。还恬不知耻的说自己的是艺术,真想说句艺术你妹呀!动不动就自称大师,真正不过是大屡而已。

自己先在也是刚开始练习书法,知道自己字写的不好,都不好意思在白纸上写,都是在看过的旧报纸上练习。

纸也在网上买好了,一直没有用,只是怕浪费而已。虽然不差那点纸钱,可是事实上跟本不是那么个事。不能一概而论。

地球资源就那么多,每个人都应该以身作则不是吗?对此你怎么看呢?

最后想问一句,对于一个刚入门书法的来说,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呢?望不令赐教,感激不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