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型大城市,城区人口在300-500万之间,是我国城市体系中较高的层级,再往上就是特大城市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湖北省17个地级市?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湖北省17个地级市(湖北这2个地级市)

湖北省17个地级市

Ⅰ型大城市,城区人口在300-500万之间,是我国城市体系中较高的层级,再往上就是特大城市了。

根据去年国家公布的名单,全国范围内特大城市只有14个,这也就是说,很多省会城市目前还是Ⅰ型大城市的规模。

建成Ⅰ型大城市为何这么难呢?因为其衡量指标只有一个,这就是城区人口。很多人对城区人口的概念很模糊,如果你不清楚城区人口的含义,在城市比较中引用了错误的数据,那么就会闹出笑话。

以武汉市为例,首先有一个总人口的概念,就是全市范围所有人口总和,包括县市区及下属乡镇的总人口。七普数据,武汉全市总人口为1245万。

还有一个概念就是市区人口,市区人口是市辖区所有人口的总和,这里面就不包括县市了。武汉已经实现了全区化,所以市区人口等于全市总人口。

最后就是城区人口了,国家公布的七普武汉城区人口为995万。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城区人口跟市区人口是存在差别的。因为城区人口统计的是市辖区的街道、社区的总人口,这种建制的政区才能算城区。

而武汉有很多的远城区,其下属还有乡镇、村,这一部分人口就要排除在城区人口之外。

说清楚了总人口、市区人口、城区人口,你应该就能体会到,Ⅰ型大城市的规模对于地级市而言,建成难度是何其之大。

因为在整个中西部非省会地级市中,目前尚无一个城市达到Ⅰ型大城市规模

但是城市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现在没有不代表将来也没有,毕竟城市化依然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湖北省是中部地区的一个强省,综合实力排在全国前十、中部第二,人均实力更是中部第一。

首选,湖北GDP总量高。2021年突破5万亿,重返全国第7位;

其次,湖北城镇化率高。十三五末期,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2%,虽然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位居中部第一。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和人口两大要素,这2点湖北都占全了。湖北的常住人口接近6000万,按照62%的城镇化率,这就意味着城镇人口总量在3700万左右。

湖北只有13个市州,按理说各城市的规模应该普遍较大才对,其实不然!湖北大城市的数量是偏少的,原因就在于武汉。

前面已经说了,武汉的总人口就超过1200万,在全省占比约二成,GDP占比更高,接近三成。一个省份,如果省会城市过于强大,对于地级市的发展是不利的。

湖北在20多年前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全国率先提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概念,这就是襄阳和宜昌。

如今这一经验在全国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可以说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模式吧。

经过20多年的扶持,襄阳和宜昌的GDP在全省地级市中脱颖而出,已经双双突破5000亿关口,尤其是襄阳市,GDP进入全国城市50强的行列。

襄阳和宜昌的经济地位有了,但是城市规模在中西部非省会城市中,并不算太突出。

在湖北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支持襄阳和宜昌建成Ⅰ型大城市,这2个地级市能否实现目标呢?

先来看看襄阳,襄阳是湖北历史比较悠久的一个城市,地处南北分界线上,洛阳是我国的古都之一,襄阳是整个南方地区进出洛阳的枢纽,在历史上就很繁华。

如今的襄阳市,依然是仅次于武汉的“湖北第二城”。但是襄阳的城区规模跟武汉相比,可谓是天差地别,襄阳现有的城区人口还不到150万,距离Ⅰ型大城市的门槛,还有一倍的差距。

Ⅰ型大城市考量的就是人口,那么我们就从人口数据来分析一下,襄阳建成的希望有多大?

根据襄阳市七普人口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526万,跟十年前的六普相比,减少了24万人。人口总量在减少,这对一个地级市而言明显不是好事。

但是这个事情要分开看,襄阳的总人口在减少,但是市辖区的人口还是在增加的。在襄阳12个县区(包括功能区)中,有4个常住人口是增加的,其中高新区的增量达到14.3万人,还是比较客观的。

我们先统计一下襄阳市的市区人口,把功能区也算上,其中襄城区475611人、樊城区632393人、襄州区766561人、高新区304552人、东津新区127335人、鱼梁洲开发区13188,加起来的总人口为231万。

但是这些市辖区下属还有大量的乡镇人口,能计入城区人口的大概也就在150万左右。襄阳即便是把现有的市区人口全部变为城区人口,依然达到300万的门槛,所以还是要吸引人口流入,那么流出的主方向肯定是襄阳下属各县市。

但是襄阳的总人口都是流失的,这意味着各县市并不是以流入襄阳市区为主,而是省内的武汉,或者南方沿海省份。所以从人口因素来看,襄阳具备建成Ⅰ型大城市的条件,但是建成难度很大。

再来看看宜昌,从综合实力来看,宜昌要弱于襄阳,尤其是总人口只有402万,比襄阳市少了124万人。不过好在近十年来,宜昌的总人口虽然也是流失的,但是只减少了4万人,说明宜昌市的人口相对比较稳定。

宜昌市辖区的人口分别是:夷陵区(56.04万人)、西陵区(53.77万人)、伍家岗区(33.63万人)、点军区(10.16万人)、猇亭区(6.87万人),市区人口总数为160.3万人,比襄阳市要少70多万。

跟襄阳的情况一样,宜昌的很多市辖区都带有大量的乡镇、农村人口,实际上城区人口刚超过百万,进入大城市的行列。

跟襄阳相比,宜昌建成Ⅰ型大城市,几乎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理由主要有三:

第一、人口总量偏少,如果要建成Ⅰ型大城市,下属8个县市的总人口都只剩下100万人左右。宜昌东部的当阳、枝江,靠近平原地区,都是人口大市,就将全面空心化,这个不现实。

第二、城区规模偏少,宜昌现有城区人口距离门槛还有200万的差距,即便是把所有的市区人口都变成城区人口依然有140万的差额,这个基本是没有办法的实现的。

第三、宜昌的发展空间有限,受地形所限,宜昌城区较为分散,所以城区面积大,但人口密度低。城市规模只考核城区人口,宜昌的地形不具备建成Ⅰ型大城市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