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时候的春节(高红梅散文儿时的春节)(1)

马上又要过年了,如今都没有小时候那种对过年的渴盼,也许是日子好了,人就没有那么多的追求,虽吃喝不愁,日子却平淡如水,过年更缺少儿时的年味儿。

扫房子、糊窗户纸、剪窗花、贴对联、放鞭炮、垒火塔,儿时的过新年一幕幕在我眼前闪现。怀念啊,那皎洁的月光下的寂静乡村,我从小生长的地方,那熟悉的乡音,那走路能带起尘土的弯曲小路,那声声看门的犬吠声……

那时放寒假了,也就进入了腊月,每天都掰着手指头数日子,这一月也是一年中最好的日子,能吃上好的,也能穿身新衣服。大人们也辛苦了一年,虽闲下来了,可又得准备年货,忙里忙外可还是高兴着。我们也终于每天早上不用那么早起,赖在暖暖的被窝里,等待勤劳的父亲为我们生起暖暖的火炉子。

散文小时候的春节(高红梅散文儿时的春节)(2)

一进入腊月,村里的婶婶,大娘们就隔着天来我家让我母亲剪头发,母亲又不是理发师。离村不远有家理发店,是个年轻媳妇开的,村里的妇女们也许是舍不得花钱,也许是我母亲的热心吸引着大家。吃罢早饭,母亲就滚好一大锅热水,将自己用手帕裹着的削发梳也小心翼翼地拿出来了,换上了锋利的刀片,准备好了毛巾,洗头膏。不一会儿,邻居的婶婶就来了,母亲把热水倒入洋瓷脸盆,瞬间白白的热气在屋子里氤氲,温暖,湿润。婶婶们洗好头后,母亲将自己的围裙护在婶婶的身上,婶婶们都留着短发,也好收拾。对于没学过手艺的母亲,总是凭着自己的想象为别人剪头发。母亲先用剪刀把头发剪短,再用削发梳往薄打层次,母亲一边干着活,一边和婶婶们聊着天。我发现母亲为别人剪头发的时候是很快乐的,也不嫌麻烦,剪完后,仔仔细细的观察一下看哪没剪好,就细细的再修剪,整理,总到人家满意,她更满意为止。我给母亲为村里婶婶们剪的发型命名“老婆头”,实质在取笑母亲的手艺,母亲却笑着说:“傻孩子,我又没专门学过,你婶婶们还夸我剪的好哩。”

散文小时候的春节(高红梅散文儿时的春节)(3)

父亲也是个文化人,教过书,当过村里的会计,字也写的好。父亲做事有条不紊,对家里的一些票据呀,自己写过的笔记本,摘录本,自己收藏的爱好,都锁在写字台中间的抽屉里,就只有母亲和他才能打开。我就常想象着里面藏着什么值钱的宝贝,一次趁母亲打开的当儿,我和妹妹偷偷的看了一眼,也没有金银元宝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吸引着我,本皮上的名字写的刚劲有力,里面有诗词,也有毛主席语录,还有信天游……,我就想着自己也要好好练字,要比他写的还好。那时村里每户人家的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对联都是自己写的。父亲为人好,毛笔字也写的不赖,村里人都让他来写,他也不怕麻烦,总是有求必应,每年的写对联也是他例行的“公事”。腊月二十以后,吃罢晚饭,村里的叔叔伯伯伯们都拿着一沓沓的红纸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陆续到我家让我父亲写对联。父亲把家里那张四方矮脚桌子摆在炕上,自己也盘着腿坐在炕上开始写对联。叔叔们便分工合作:有裁剪对联的,有倒墨研墨的,有在对联书上找优美的对联的,有把写好的对联拿去晾干的……父亲写的对联除了门上贴的,还有贴炭堆的,贴水井的,贴猪圈牛圈的……

对联书上没有贴猪圈牛圈的对联。父亲笑呵呵地说,自己家的自己想。前不久,王叔家的牛被偷了,半夜里,他醒来,总听见牛叫声,还怀疑是自己在做梦,刚躺下,又觉得不对劲,起身穿上棉大衣往牛棚走去。牛不见了,王叔气得直跺脚,骂骂咧咧地转身跑回家拿了把手电筒,挨家挨户地敲门说,我家的牛被人偷了,家家户户的灯都亮了,每家的男丁都带上手电筒分头帮忙去找牛。众人拾柴火焰高,终于在向南走的半路上找到了牛,偷牛的是两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他们发现后面追来了一群人,便丢下牛,慌忙逃窜。牛找到了,王叔终于倒吸了一口气,激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好,眼泪就哗啦啦的掉下来。刘叔打趣地说:“老王,赶紧想个好对联,不要再让别人把牛给偷走了”。王叔砸吧着嘴,来,上联:牛肥体健勤致富,下联:歹人偷牛牛自回,横批:全靠乡亲。王叔此言一出,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刘叔打趣道,三天不见老王长知识了么,说的不赖,父亲说好对联,就这么写。父亲忙起来都忘记累了,有时晚上写到十点多,有时更晚一些,母亲也不闲着,忙着给乡亲们热米酒,风趣的谈笑声,香甜醇厚的米酒味萦绕在暖暖的窑洞里,我们只觉得热闹。

散文小时候的春节(高红梅散文儿时的春节)(4)

糊窗户纸,是父亲每年过年例行的活,是父亲最不愿做的事,也是父亲干的最好的活。一大早,父亲就催促着母亲把家里的铺盖、电视、沙发都遮盖好,他要扫房顶,扫完后,拿了一口锅,抓了一些面粉,兌了一些水,放在炉子上打浆糊,浆糊打好凉凉备用。我家的窗子、门,都是用木头做的,窗户下面嵌着玻璃,上面因为是拱形,所以造型不同,由小木方格组成,只能糊窗户纸。这也是父亲最头疼的事,他说,这又浪费时间又麻烦。他把能卸下的窗户卸下来,我们负责撕旧窗户纸,撕不掉的用刀子沾上水刮干净。卸不下来的,他把旧纸撕干净后,又用小刷子把上面的灰尘扫干净。窗户清理干净后,取来一捆五颜六色的纸,有红的、绿的、黄的、紫的,把这些配色用的彩色纸,照着木格子的大小裁剪好。设计好几何图形后,把彩纸贴上去,自己端详着,让我们看好看不,得到我们的应许后,再把裁剪好的整块白得发亮的纸糊上去。整整大半天终于糊完了,我们走出院子离远看,崭新的,亮净的窗户美极了,越来越有年味了。

散文小时候的春节(高红梅散文儿时的春节)(5)

除夕下午,父亲铲来一些炉灰倒在院子中央。搬来大块炭一层一层地垒起来,最下面的外缘摆大块炭且造型要圆,再留个小坑,是引火用的,第二层放得是小一点的煤块,第三层再小一点......小小的火塔垒好了,整齐而美观。他无论做什么事都很认真,而且要做到他入眼为止。父亲是个很有规划的人,家里的活都做的井然有序,从不会为今天吃的没米了,明天吃的没面了而跑去和邻居借,父亲的耿直是我不懂的。夜幕降临了,父亲取来一些柴火放进小坑里,把柴火点着,慢慢的周围的煤块就燃烧起来了,越烧越旺,火苗欢快地在煤块的缝隙间钻出来,呼哧哧,滋滋响。我们高兴地围在火塔旁,火焰映红我们的脸,烤的脸火辣辣的却不肯离开,拿着一根香点着去放鞭炮,将炮立在地上,点着后按住耳朵往远跑.....垒火塔的寓意是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吧,当时的我才不知道呢,听父母说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风俗,每年三十都要垒火塔。

散文小时候的春节(高红梅散文儿时的春节)(6)

早早地吃完年夜饭,和妹妹把苹果、梨、橘子,瓜子、花生都摆在桌子上,母亲为我们热好了米酒,一切准备好了,就等着春晚的开始。等着父亲看完新闻联播后,一分一秒地数着,终于等到二十点。父母坐在沙发上,我拿着个小凳坐在离电视最近的地方,就差往电视里钻。春晚准时开始了,主持人先登上了舞台,赵忠祥富有磁性的嗓音:“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春节好!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又和大家见面了”。漂亮的倪萍带着甜美的微笑:“今晚的盛况我们将通过卫星向全世界八十多个国家的地区做现场直播,可以说是华夏儿女过渡良宵,在这里请允许我们代表中央电视台向全国各族人民拜年了”话音刚落,小品演员牛群和冯巩便走上来了,你一言我一语,逗的观众哈哈大笑,鼓掌声此起彼伏。一个个让人捧腹大笑的小品,一个个优美的舞蹈,一首首好听的歌曲,一个个让人胆战心惊的杂技表演,我们都全神贯注地看着,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围着暖暖的火炉子,吃着水果,嗑着瓜子,这是全家人在一起最歉意的时光。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晚会也接近尾声,最后所有的演员都登上台,以李谷一的一首“难忘今宵”结束。此时村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花炮的焰火在如漆的夜空中升起,美极了。我们一点睡意也没有,和弟弟妹妹同邻家的小伙伴又玩去了......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街上装扮的霓虹灯再美,过年的气氛搞得再浓烈,我都感觉像缺少点什么?对了,就是儿时的有趣、淳朴、浓浓的亲情、乡情,还有饱满的幸福感……

(源自《西部散文选刊》编辑部2023年第1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