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0句话教你看清身边的小人(人的根本是什么)(1)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谢付亮简解

这一章讲孝悌的重要性。

很显然,《论语》编者将孝悌思想放在该书的第一篇第二章,明确彰显了儒家对“孝悌”的重视以及“孝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本章大意是,有子说:“一个人既能孝敬父母,又能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的,是很少见的;不喜欢犯上的,却喜欢造反作乱的,从来就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正道就随之产生了。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就是施行‘仁道’的根本吧!”

以下,我们先简单阐释一下相关人物和字词。

有若,姓有名若,字子有,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三岁,人们尊称他为“有子”,《论语》中提及了四次。除了他,曾参、闵子骞、冉有等三人也被尊称为“子”,即,曾子、闵子和冉子。其中原因,或许是《论语》的编者出自他们四人的门下。

“弟”,是“悌”的古字,意思是尊敬兄长、敬爱兄长。

“鲜”,读音是“显(xiǎn)”,意思是“少”。

“务本”,是指专心致力于根本。

“道”,即,人所走的路,这里是指人生正道,可以引申为人生理想、社会规律、处事法则等等。

“仁”,儒家的最高道德范畴。

据钱逊阐释,“为仁之本”有三种理解方式。第一种是“孝悌是仁的根本”,这是从仁的内容上讲。第二种是“孝悌是行仁的根本”,这是从仁的实施上讲。第三种是,有人认为“为仁之本”的“仁”字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就是“做人的根本”。

我的理解是,三种并无实质区别,都是在强调孝悌很重要,是人的“根本”。

那么,如何理解这一章呢?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这句话借助封建社会最敏感的“犯上作乱”之罪,来说明孝悌的价值,即:一个人做到了孝悌,就不会犯上,更不会作乱。

这样的推理,看似简单,作用却很大,尤其是对封建统治者来说,自然能快速认识到孝悌对社会长治久安的价值,从而更加重视孝悌的传播和推广,以夯实国家稳定的根基。

今天我们来看这一章,自然无需太重视“犯上作乱”与孝悌的关系,倒是要重视后面的语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确如此,君子专心致力于确立根本,然后正道就产生了。也就是说,根本在人的内心,内心正了,相应的道才能正。

《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意是,万物都有根本和枝末,万事都有开始和终结,知道了本末和始终的先后次序,就能接近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了,或者说接近正确的道路了。这一句话,不妨当作是对这句的补充理解。

那么,什么是“本”呢?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说得很透彻,参考上述对“为仁之本”的三种理解方式,不难看出,不管我们怎样理解,这句话都是在忠告我们,为人必须践行孝悌,即孝敬父母、敬爱兄长。

是啊,联系现实社会来讲,孝悌做到了,一家人和和睦睦,说说笑笑,相互关心,感情浓郁,家庭才能稳定;每个家庭都稳定了,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爱和温暖,社会才能更加稳定、更加和谐。换言之,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健康了,社会才可能真正健康。

再者,如果一个人连孝悌都做不到,那还能算什么?这也是我们交朋友的常识。试想,一个人连对其恩重如山的父母都可以忽视、漠视甚至是鄙视,那其对朋友又能怎样?所以,我在课堂上经常提醒孩子们记住,一个不孝之人,不可以与其交朋友,更不能托付终身。

这是常识,也是生活的经验,更是历史的经验,你不听,我也没办法,评书大师单田芳老先生说过“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子游说“朋友数,斯疏矣”,参考徐志刚的解释,亦可以理解为对待朋友,如果频繁地反复提意见,就会造成疏远。张居正也是类似理解,“若不肯听,便当止,苟或不度可否,而徒好尽言,至于烦数而不止,则彼必厌听,不以为德而反以为怨,必将日至于疏远矣。交友者可不戒哉!”

与此相关的,孔子也曾说:“忠告而善道(dǎo)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忠心地直言劝告他,好好地精心引导他,如果这样他不听从,也就罢了、算了,不要自取其辱。

既然如此,我们先自己做到孝悌,至于劝人,则必须有分寸,根据交情来确定个“度”,但若遇到别人不厌其烦地劝我们,我们则要换个心态,必须心怀感恩,必须提醒自己:能不顾一切劝自己的人,哪怕他说错了,也一定是对自己“真爱”的。

孝和悌,真正做到了,必然一个人身上价值连城的珍品,也是一个国家和谐与稳定的根本,而由此衍生出的更广泛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心、真爱,则都是奢侈品,这一点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务必要牢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