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礼仪专业杰奎琳.惠特摩尔说:“如果能够记住某人的名字,或者关于他的一些事情,会给这个人一种有力的、热烈的感觉,觉得自己很重要,很有价值”,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关于称呼的基本礼仪?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称呼的基本礼仪(称呼得体必须掌握这6点礼仪知识)

关于称呼的基本礼仪

美国著名礼仪专业杰奎琳.惠特摩尔说:“如果能够记住某人的名字,或者关于他的一些事情,会给这个人一种有力的、热烈的感觉,觉得自己很重要,很有价值。”

为人处事的首要原则就是尊重对方,那么称呼是尊重的基础。

称呼得当,心里坦荡,称呼不当,心里忐忑。

称呼是一名艺术

称呼的礼仪常常困扰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偶遇熟人突然忘记对方的名字颇为尴尬;公司遇到领导知道怎么称呼可是在超市总感觉同样称呼有些别扭;出差外地称呼出租车司机“师傅”对方不搭理心理感觉奇怪;关于称呼的困扰无时无刻不渗透在日常工作生活中。

到底应该如何得体的称呼,以下6点称呼礼仪将帮你解决困惑。

1、基本的称呼礼仪

公共场合遇到不熟的人,成年女性不分年龄都可称呼“女士”;男性称呼“先生”;

工作场合相互碰面,可以以职务称呼,比如李经理、张董事长、方主任等;

公共场合也可以用职业或职称来称呼,比如张律师、李医生、孙博士、赵医生等;

关系比较熟的人或是同辈、晚辈可以直接以姓名称呼:比如刘德华、王一博、杨紫等;

关系比较熟的人或是长辈可以亲属式称呼:比如阿姨、叔叔、伯伯、爷爷等。

称呼是一种智慧

2、商务场合、社交场合、休闲场合中的称呼

当人被称呼为“老师”时不自觉地就要让自己为人师表,站坐蹲起言行举止都会不自觉地自我约束,为了给对方留下“老师”的画像;

当我们称呼他人为“老师”时,我们就会像“学生”一样谦卑恭敬,以获得对方的好感。

所以当人们被称呼时,对方就会不自觉地对应被称呼的身份,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因此场合称呼就关乎到对方对自己的定位了。

我们以大众熟知的马云为例,在商务场合以职务型称呼马云为“马总“或“马董事长”;在社交场合以一般型称呼马云为“马先生”;在休闲场合与马云一起共处,可以称呼“马云、小马、马哥”等;

无论称呼什么都要掌握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投其所好,按场合投其所好的称呼才是称呼礼仪的精髓。

3、入乡随俗的称呼才能赢得人心

俗话说“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地域称呼也是人们需要掌握的礼节之一。

在餐厅吃饭时我们如何称呼服务员呢?

在深广港澳地区,人们喜欢称呼“小姐”、“靓仔”,服务员都是可以接受这样的称呼,并且以此感到高兴,因为小姐表示年轻,靓仔表示帅气,都是抬举之意。

而在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人们习惯称呼“服务员”而不能称呼“小姐或是靓仔”。

在深广港澳地区称呼出租车司机为“司机先生”司机会感觉备受尊重。

而在东北地区却习惯称为“师傅”,司机会感觉非常亲切。

在深广港澳地区夫妻称呼为“老婆、老公”而在沈阳、大连地区则习惯称呼为“对象、爱人”。在江浙沪地区人们喜欢说“我先生,我太太”。

地域不同称呼有别,入乡随俗和谐共处。

4、职场称呼主次要分明

在职业场合中,当正职和副职都在场时:称呼副职要把副职带上,比如:这是我们的李总,张副总;此时表示对正职的尊重。

如何正职不在场时:称呼时把副职的副字去掉,表示对副职的尊重;

5、称呼职称就高不就低

在大学校园里,新生不认识的老师遇到就统称为“教授”,如果对方是教授心里会欣然接受,如果不是对方就会谦虚的说:“我还不是教授,叫我老师就好了。”但是心里还是感觉你是有礼貌的。

6、尽量往年轻了称呼

现代人对于颜值的重视程度已经与日俱增,随着时代的进步物质的繁盛,人们更注重保养,面容的保养,身材的修炼和健康养生等都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疫情期间刘耕宏健身火上热搜,医美行业风行都说明人们对颜值的关注度。

所以在社交场合尽量把对方往年轻了称呼,比如看着像阿姨,不如改称“姐姐”;看着像大伯,不如改称“叔叔”;当然自家亲戚还是需要根据辈分正确的称呼。

孟子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称呼礼仪在社交场合中是与人交往的钥匙,称呼不当会给人不尊重对方的印象,为此交往就会受到阻碍,甚至会被贴上一个“无礼”的标签。作家玛.沃.蒙塔古在《书信集》中写道: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

得体的称呼是懂礼知礼行礼的门槛,第一步走错,下一步将非常艰难。牢记6点称呼礼仪的知识点,熟记对方的姓名,成功的大门因知礼而永远向你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