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1.论述题:疑问代词“哪”和指示代词“那”的区别,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汉硕学习内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汉硕学习内容(每日一练-第142天)

汉硕学习内容

《现代汉语》

1.论述题:疑问代词“哪”和指示代词“那”的区别。

【答案】

(1)疑问代词“哪”表疑问,不确指,要求在所指代的人或事物中选定;

(2)指示代词“那”一般所指是确定的;

(3)“哪里”连着用构成“哪里哪里”可以表示否定,不表示问处所。在别人夸奖自已时用它比用“不、不”委婉些。

【解析】Tips:论述题要分点答题哦!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P23.

2.疑问代名词可不表疑问,引申为任指和虚指两种用法。例如在句子“他哪儿都不想去”中发挥的是( )作用,在句子“他多会儿都忘不了你”发挥的是( )作用。

【答案】任指 任指

【解析】

疑问代名词可不表疑问,引申为任指和虚指两种用法。

一是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任何事物,说明在所说的范围内没有例外。例如:

⑥谁也听不懂他说什么。(谁=任何人)

⑦她是个妤姑娘,心好,什么都好。(什么=任何方面)

⑧他哪儿都不想去。(哪儿=任何地方)

⑨他多会儿都忘不了你。(多会儿=任何时候)

表任指的代词后头常出现“都、也”等副词,表周遍性。

二是虚指。指代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包括不知道、说不出或不想说出的。例如:

⑩我好像在哪儿见过这个人。(哪儿=某个地方)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P23.

3.判断题:疑问代词在转述别人说的话时,可以用来指代不必或不愿具体说明的对象,这时代词也可以重叠着用。

【答案】对

【解析】在转述别人说的话时,可以用来指代不必或不愿具体说明的对象,这时代词也可以重叠着用。例如:

⑪信上说,谁谁谁当了运输大队长小队长,谁谁谁迷上了种棉花、种花生。(谁=某人)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P23.

4.疑问代词中的“( )”可以用来表示列举未尽之意,用在并列名词短语后面时加上“的”。

【答案】什么

【解析】“什么”也可以用来表示列举未尽之意,用在并列名词短语后面时加上“的”。例如:

⑫园子里种了各种蔬菜,什么豆角、茄子、西红柿,应有尽有。

⑬车厢里堆满了鸡鸭鲜鱼什么的。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P23.

5.在句子“你怎么来的?——我骑自行车来的”中,疑问代词为代( )性词语,在句子“他最近怎么样?——他最近挺好”中,疑问代词为代( )性词语。

【答案】谓词 形容词

【解析】

疑问代词代谓词、数词、副词的情况,在对疑问句的回答中可以看出:

⑭他最近怎么样?

他最近挺好。(代形容词性词语)

⑮你怎么来的?

我骑自行车来的。(代谓词性词语)

⑯他跑得多快呀!

他跑得非常快。(代副词)

⑰你买几斤?

我买五斤。(代数词)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P23-24.

《文化要略》

1.“八索九丘”是指传说中的古书,其中“索”是“( )”的意思,“丘”是“( )”的意思。

【答案】探索 聚集

【解析】“八索九丘”也是传说中的古书。据孔颖达解释,记载八卦的书叫“八索”,“索”是“探索”的意思;记载九州地理的书叫“九丘”,“丘”是“聚集”的意思,九州风气所聚,土地所生,所以叫“九丘”。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199.

2.三国魏正始二年时,刻石碑立于洛阳南郊太学前,因经文用( )、( )和( )三种字体写成,又叫“正始石经”或“三体石经”。

【答案】古文 小篆 汉隶

【解析】到三国魏正始二年(241年)又刻《尚书》《春秋》《左传》等约27块石碑,立于洛阳南郊太学前,因经文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成,又叫“正始石经”或“三体石经”。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199.

3.唐代以科举取士,在“明经”科中规定“三礼”为《 》《 》《 》、“三传”为《 》《 》《 》。

【答案】礼记 周礼 仪礼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解析】唐代以科举取士,在“明经”科中规定“三礼”(《礼记》《周礼》《仪礼》)、“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再加上《诗经》《尚书》《周易》,合称为“九经”后来又加上《孝经》(传为曾参著)、《论语》、《尔雅》,合为“十二经”。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200.

4.“( )”现仍存于西安碑林,是国内保存最早的石经。

【答案】开成石经

【解析】唐大和七年(833年)至开成二年(837年)刻石立于国子监太学,这就是保留到现在的“开成石经”,现仍存于西安碑林,是国内保存最早的石经。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200.

5.“十三经”的名称到( )代才出现,指的是唐代所列的“十二经”再加上《 》。

【答案】明 孟子

【解析】由于宋代把《孟子》列入经书,因此到明代出现了“十三经”的名称,即唐代所列的“十二经”再加上《孟子》。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200.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

1.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根据托尔曼的中介变量理论,提出“( )”:在外显的刺激和外显的反应中间增加了因联想而引起的隐含的刺激和隐含的反应的中介因素。

【答案】中介说

【解析】由于用刺激与反应直接联结的模式来解释语言习得过于简单,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根据托尔曼的中介变量理论,提出“中介说”:在外显的刺激和外显的反应中间增加了因联想而引起的隐含的刺激和隐含的反应的中介因素。

【出处】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160.

2.先天论又称“内在论”,代表人物是( ),该理论是在其语言学理论、特别是80年代初提出的“( )”理论基础上的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理论。

【答案】乔姆斯基 普遍语法

【解析】先天论又称“内在论”,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是在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特别是80年代初提出的“普遍语法”理论基础上的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理论。

【出处】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