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__name__ == "__main__":是什么意思

每当Python解释器读取源文件时,它都会做两件事:

一 代码样例

假设代码在一个叫做foo.py的文件中。

print("beforeimport") importmath print("beforefunctionA") deffunctionA(): print("FunctionA") print("beforefunctionB") deffunctionB(): print("FunctionB{}".format(math.sqrt(100))) print("before__name__guard") if__name__=='__main__': functionA() functionB() print("after__name__guard")

二 运行代码

当Python解释器读取源文件时,它首先会定义一些特殊的变量。比如__name__虽然它长得很奇怪,前面和后面都有一个下划线_,但是记得变量命名的规则嘛?下划线_是可以出现在变量首字母的。所以,__name__仍然是一个变量,只不过,是解释器自己定义的。

2.1 作为主程序运行

当我们在命令行中使用python foo.py,或者直接在ide(比如pycharm)图形界面里点运行foo.py,那么这时候,foo.py就是作为主程序运行的。

此时: Python解释器会直接给_name_变量赋值为"_main_"

2.2 作为导入的模块运行

如果有另一个程序,叫main.py,它里面的代码是这样的。

importfoo

那么如果我们在命令行中使用python main.py,则main.py作为主程序运行,而foo.py就是导入的模块。

此时: Python解释器会令__name__ = "foo"

2.3 执行模块的代码

如果使用主程序运行!python foo.py: 输出如下:

beforeimport beforefunctionA beforefunctionB before__name__guard FunctionA FunctionB10.0 after__name__guard

如果使用主程序运行import foo: 输出如下:

beforeimport beforefunctionA beforefunctionB before__name__guard after__name__guard

可以明显看到,当使用主程序运行import foo时,没有执行下面语句的内容,因为此时__name__ = 'foo'

if__name__=='__main__': functionA() functionB()

为什么这样工作?

有时我们想编写一个.py文件,该文件既可以被其他程序和模块导入,也可以作为主程序运行。 例子如下:

所以,其实就是有的时候希望他在被导入的时候运行一些代码,有的时候希望他作为主程序的时候运行另一些代码。所以需要进行判断。

if else在c语言中是什么意思(if)(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