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人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淯心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两会期间,有代表就鼓励企业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言。

全国人大代表、舍得酒业副总工程师、酒体中心总监余东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个领域在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活化及传承实践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创新力不足,方式单一。要么简单复古、抱守陈规,要么一味照搬、照抄国外的“先进经验”等问题,没有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不能“活”起来自然也就缺乏生命力。

其次是短视功利,丢掉了文化精髓的根和魂。简单以迎合市场为导向,追求感官刺激、话题爆点和短期利益,功利和商业色彩偏重,无法获得共鸣,不能带来更广泛、更深厚的影响,有悖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和文化事业所处的国际地位还不甚相符。

再者是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企业可以在包括中国白酒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活化传承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情怀。但这需要智慧,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对活化传统优秀文化的项目、企业及创作者的鼓励、扶持力度不够。

为此,余东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业名录、企业名录,收录传统文化传承、活化所涉及到的中医药、白酒、文化旅游等行业,收录代表性企业、优秀项目、优秀产品以及文化传承带头人。

其次,由政府和社会共同出资成立专项基金,鼓励和扶持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企业。对活化传统文化、输出传统文化贡献突出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例如对优秀企业相关文创产品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对相关文化产业实施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如企业艺术中心、博物馆建设;文化产品出口也是向海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建议实施相应退税补贴政策,促进中国文化产品在海外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加强传统文化对外交流。

最后,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日,举办各类峰会、论坛、交流活动,并为活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项目提供国际化传播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