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何了不起)(1)

一、作者介绍二、创作背景

如何评价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何了不起)(2)

1.社会价值的变革:

1)战争的结束让大量退伍军人从欧洲回到美国,众多年轻的美国士兵回家后由于接受了欧洲新的生活环境思想,不再愿意坚持家庭和乡村里传统的生活方式,相反,他们对于他们的父辈和祖辈留下的一些传统提出了挑战,想要尽力尝试一些新的生活习惯。例如:一些年轻妇女开始尝试穿新式服装,她们不再穿那种不显身材的连衣裙,而是穿质地薄一些的、能展示腿部线条的裙子。

2)1918到1928年的10年间,美国的烟草生产的增长量上升一倍多,大量的年轻女性开始抽烟,并且在公共场合与男性一同喝酒,一起在舞池里跳舞且不再是相互离得远远的,而是紧紧地拥在一起。其次,爵士乐的诞生无疑是展现了新的文化一面,爵士文化在美国两个最大的城市——纽约和芝加哥迅速发展,城市的生活节奏加快,象征着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爵士乐深深吸引了大量想要革新且逃离旧传统乡村生活的少男少女。

3)在书籍和电视台节目中,大量新颖的题材,如同性恋、歌舞派对等不断登陆呈现在畅销书籍和热门时尚节目中,人们公开讨论那些他们的父辈祖辈视为隐私的话题,各种新的理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中。

4)社会最大的进步体现在1920年:美国通过了宪法第十九修正案,赋予妇女投票权。这种女权的胜利,加之许多妇女在一战期间参加工作,战士们回国后,她们继续工作,社会上不断涌现出各类适合女性的岗位,例如:电话接线员、会计等。女权的胜利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传统婚姻观和家庭观逐步淡化瓦解,美国的城市居民逐步增多,乡村居民逐步减少。

2.教育发展:

教育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出现社会变革的另一种重要动力。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接受良好的教育。1920年至1930年间,高中学生人数增长了一倍。许多学校还开设新的课程,教授学生有用的技能。上大学的人也大幅增加,大学里开设了更多实用的课程,如教师培训、工程和商业管理。

3.两项重要发明:

随着战争结束,大量退伍军人带着巨额退伍费回国,给美国市场带来了强劲的消费需求,使得美国经济迎来腾飞阶段。在此期间,有两项发明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那就是汽车和广播。汽车行业异军突起,迅速带动了高速公路的修建,也衍生出了各类汽车旅馆等行业,进一步加速了城市的扩张进程。而广播的的出现,不仅孕育而生了爵士乐,也让人们坐在家里就能了解新的想法和经验。

4.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推动20世纪20年代社会变革最为重要的力量,依旧还是美国这个时期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开始有大量的闲钱购置商品,大量的花销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开始尝试使用新的商品,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三、内容概述及人物关系图

1.人物关系

如何评价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何了不起)(3)

2.内容概述

主人公詹姆斯·卡兹本是北达科他州的一个贫穷的农家子弟,自幼梦想做个出人头地的大人物。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步步高升,并更名为杰伊·盖茨比。他在一个军训营里任中尉时,爱上了南方的大家闺秀黛茜·费。可是当他戴着军功勋章在战争结束后从海外归来时,黛茜已嫁给一位来自芝加哥的、体格健壮、富有但举止粗鲁的纨绔子弟汤姆·布坎农,沉醉于爱情梦幻中的盖茨比艰苦创业,由一个贫穷的军官奋斗成为百万富翁。他在长岛西端买下了一幢豪华别墅,与住在东端的布坎农夫妇隔海湾相望。他的府第每晚灯火通明,成群的宾客饮酒纵乐。他唯一的愿望是希望看到分别了五年的情人黛茜,当他们重逢时,盖茨比以为时光可以倒流,重温旧梦,但久而久之,他发现黛茜远不像他梦想的人,可是这种醒悟还没多久,黛茜开车碾死了丈夫的情妇,汤姆嫁祸于盖茨比,盖茨比终于被害,黛茜居然没来送葬:叙述者尼克由此看透了上层社会有钱人的冷酷残忍和居心险恶,离开纽约,回到了中西部的故乡。

如何评价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何了不起)(4)

如何评价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何了不起)(5)

3.摘取几个重要的片段

1)黛熙家码头上的绿灯——象征着盖茨比追求的梦想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贯穿全文的物品,当属黛熙家码头上的绿灯,全文共计出现过三次,第一盏绿灯象征对梦想的追求,第二盏象征对梦想的实现,第三盏象征对梦想的超越:

①第一次是在全书开头的第一章:“他对着黑黝黝的海面,奇怪地伸出双手,而且尽管离他很远,我能看出来他正在发抖。我不由向海那边望去,但什么也没看到,只见远处有一点微茫的绿光,兴许是谁家码头上的电灯。当我回头去看盖茨比时,他已经消失了,再次留下我一个人,在这不平静的黑暗中。”

②第二次是在全书最中间的第五章:““可惜有雾,不然我们可以看见对岸你家的房子,”盖茨比说,“你家码头末端总是亮着一盏彻夜不灭的绿灯。”黛熙突然伸手挽住他,但他似乎沉浸在他刚才说的话里。也许他已经明白,绿灯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从现在起永远地消失了。在从前,和他与黛熙之间遥远的距离相比,那盏绿灯似乎离她非常近,近得几乎触手可及。它和黛熙的距离,就像星星和月亮那么近。现在它原形毕露,无非是码头上的一盏灯而已。让他心醉神迷的物品从此减少了一件。”

③第三次是在全书结尾的第九章:“我坐在沙滩上遐想古老而未知的世界,忽而想起了盖茨比,他第一次见到黛熙家码头末端的绿灯时,肯定也感到万分惊喜。他走过漫漫长路才来到这片蓝色的港湾,肯定觉得梦想已经离得非常近,几乎伸出手就能够抓得到。他所不知道的是,梦想已经落在他身后,落在纽约以西那广袤无垠的大地上,落在黑暗夜幕下连绵不绝的美国原野上。”

如何评价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何了不起)(6)

如何评价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何了不起)(7)

2)尼克到纽约刚上班不久后的心情——献给在大城市为生活而奋斗的年轻人的感情共鸣

“我渐渐喜欢上纽约,这里的夜晚别有活力十足而引人入胜的情调,摩肩接踵的红男绿女和川流不息的往来车辆让人感到目不暇给和心满意足。我喜欢沿着第五大道朝北走,从人潮中挑选出罗曼蒂克的女人,幻想再过几分钟我就要进入她们的生活,没有人会知道或指责我想入非非。有时候,我在脑海里尾随着她们,跟到她们位于某个阴暗街角的公寓,她们转过头来,朝我嫣然一笑,然后走进门,消失在温暖的黑暗里。这大都会的黄昏很迷人,可我偶尔会有挥之不去的孤寂,每当看见那些囊中羞涩的年轻职员在商店橱窗之前倘佯,捱到晚饭时间形影相吊地去餐厅填肚子,我知道他们也深有同感——我们这些薄暮中的年轻职员啊,正在虚度一生中最灿烂的年华、一夜中最美好的时辰。”

四、写在最后

1.《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为何了不起?

约翰·张伯伦赞叹菲茨杰拉德“有能力用一段文字抓住一个时代的韵味、一个夜晚的芬芳和一首老歌的情调”,《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了不起之处正是单独定义了一个时代,用栩栩如生的描绘再次展示出了“喧嚣的20年代”的各种特色,如贯穿全文的汽车:盖茨比的奶黄色劳斯莱斯、少女时代黛茜的白色跑车、汤姆·布坎南的蓝色跑车等,甚至汤姆·布坎南的情妇也是汽车修配厂的老板娘,正如前面所说,汽车行业的兴起,正是20世纪20年代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经济发展现象。

2.更加美好的生活是不是意味着是更多地物质享受?人穷尽一生所追求的是不是上流社会的生活?

答案是否定的。在“喧嚣的20年代”里,整个美国社会处在禁酒令的管制下,大量的不法商人利用走私酒精饮料的勾当实现了一夜暴富,《了不起的盖茨比》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诞生的,而文中通过汤姆·布坎南的调查,盖茨比也正是通过这一手段获取的钱财,这无疑是对“喧嚣的20年代”的一种嘲讽。盖茨比通过多年的奋斗,不择手段地从事各种有悖法律的勾当,最终跻身资本上流社会,对盖茨比而言,买大别墅并举行派对,只是在吸引黛茜的注意,在他的宴席上香槟总是满溢的,而他却从来不喝,舞池中男男女女成群结队起舞,而他只与他的心上人黛茜跳过唯一一次。盖茨比的理想不是实现美国梦,盛大的场景反衬出的是他无穷无尽的空虚,换而言之,物质并不能带来终极的幸福和快乐,拥有无穷无尽的钱财并不能让自己过上想要的那种美好生活,毕竟,有一些东西是用钱财所换取不来的。

如何评价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何了不起)(8)

如何评价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何了不起)(9)

3.我们能收获什么?

1)道德上的自省

小说中的讲述者视角尼克,从小受父亲的影响,“从来不随便评判别人”,并且他认为“不去评判别人就是对别人怀有无限的希望”。我想不随便评判别人,正是因为事物的表象往往跟本质不相符合,如同书中的汤姆·布坎南,一出场便是出身名门贵族且毕业于耶鲁大学,日常还是个橄榄球健将,这种看似让人尊重的人物,而最后尼克却连握手都不愿意和他相握。又例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在刚问世时候无人问津,正是因为菲茨杰拉德过于现实的还原了那个时代的场景,以至于人们只看到满文的流水账记录,而忘却了他的叙事技巧和行文能力。

但是,道德上的自省,不意味着丢失了道德的底线,宽厚待人的背后,也应该有一个限度,正如尼克在最后选择走到汤姆·布坎南和黛茜的对立面。

2)勇敢去追寻自己心中的绿灯

文末写到:“盖茨比信奉的那盏绿灯,是年复一年在我们眼前渐渐消失的极乐未来。我们终究追它不上,但没有关系——明天我们会跑得更快,把手伸得更长······等到某个美好的早晨——于是我们奋力前行,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退回过去。”

如何评价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何了不起)(10)

"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一切环境的设定,注定了盖茨比的结局是悲剧,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了不起之处也跃然于纸上。抛去作者对美国梦失去它原有的真谛的批判与否定,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去追寻自己心中的那盏绿灯。

如何评价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何了不起)(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