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腾龙发布了一款体积小巧的恒定F2.8光圈变焦镜头20-40mm F/2.8 Di III VXD。不过在摄影爱好者圈子里大家对这支镜头的评价产生了非常大的两级分化现象。喜欢的人表示这个焦段太实用了,重量又轻,正是我想要的产品。而不喜欢的人表示这支镜头不上不下的,广不够广长不够长,变焦比才2倍完全就是鸡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下我们对腾龙20-40mm F/2.8 Di III VXD的看法,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认同。

腾龙11-20mm f2.8镜头测评:如何评价腾龙新镜头20-40mm(1)

焦段——自古有之

看过我们《大三元镜头发展史——超广角篇》的朋友应该知道(不知道的可以复习一下),恒定F2.8光圈的超广角大三元镜头是由24-35mm,20-35mm,17-35mm一路发展到16-35/14-24mm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尼康的“钻石广角”20-35mm F2.8D了,并且适马也在那个年代推出过一支长焦端延伸一点的20-40mm F2.8。只是彼时厂商还没有意识到视频时代的20mm是多么重要的规格,所以全力朝着更广的广角端继续努力。

腾龙11-20mm f2.8镜头测评:如何评价腾龙新镜头20-40mm(2)

那么20mm在视频时代有多重要?在Vlog自拍中,大多数消费者发现如果使用24mm规格,需要把手伸得足够远才能拍摄出比较符合自己需求的画面,长期举着相机手就会明显感觉到酸。而换成20mm规格就不需要举得太远,会省力很多。但倘若使用16-17mm并且手再偷懒点,由于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鼻子会被拍的偏大(当然也有不少人觉得无所谓)。所以主打Vlog视频记录的大疆Pocket 2就果断使用了20mm F1.8规格镜头,索尼的FE20mm F1.8G和松下20-60mm F3.5-5.6也因其小巧的体积和20mm的规格深受摄影爱好者喜爱。所以20mm焦段已经成为了摄影爱好者心中比较公认的,适合视频时代的广角端规格。

腾龙11-20mm f2.8镜头测评:如何评价腾龙新镜头20-40mm(3)

当然我相信大部分用户心里更想要的是20-60mm F2.8或者20-70mm F2.8,而腾龙20-40mm F/2.8 Di III VXD只有两倍的变焦比离他们心中的实用焦段还有一些距离。但我认为抛开体积重量/价格/光圈,只谈变焦比就是耍流氓。常规的轻便超广角产品,诸如我用了好多年的尼康18-35mm F3.5-4.5G、腾龙17-35mm F/2.8-4 Di OSD以及腾龙17-28mm F/2.8 Di III RXD,变焦比都在2倍甚至更少,但变焦比并不影响消费者选择它们。只要规格够诱人,体积重量够轻,价格够实惠,就会有大量的消费者来买单。并且作为一支索尼FE卡口镜头,索尼的Alpha 7 IV、Alpha 7R III、Alpha 7R IV的S35画幅视频拍摄效果都要比全幅面更好,在开启S35画幅后腾龙20-40mm F/2.8 Di III VXD的长焦端就扩展到了60mm,要我说也相当够用了。

腾龙11-20mm f2.8镜头测评:如何评价腾龙新镜头20-40mm(4)

我相信看到这里,摄影用户就不开心了,为啥不想想我们拍照的消费者呢?别看变焦比只有2倍,事实上我认为腾龙20-40mm F/2.8 Di III VXD是一支街拍爱好者的顶级“神头”。街拍领域的第一“神器”我认为毫无疑问是理光GR系列,理光GR系列除了经典的28mm F2.8规格外,还有胶片时代的GR21,镜头规格21mm F3.5和数码时代的GRIII X,镜头规格40mm F2.8。虽然我知道无法用索尼机身 腾龙镜头替代理光GR系列,但理光GR历史上的三个规格已经全被腾龙20-40mm F/2.8 Di III VXD涵盖在一支重量仅有365克的镜头之中,实用性绝对也是杠杠的。

最大的竞争对手——索尼FE PZ 16-35mm F4 G

如果说要给腾龙找个“假想敌”,那目前有且只有索尼FE PZ 16-35mm F4 G。这支镜头虽然是恒定F4光圈,但广角端更广,重量更轻,还带有视频拍摄相当有用的电动变焦功能,性能全面所以更加适合绝大部分消费者。

腾龙11-20mm f2.8镜头测评:如何评价腾龙新镜头20-40mm(5)

但索尼FE PZ 16-35mm F4 G也同样有个明显的短板,那就是官方售价达到了8299元。而功能性上不那么全面的腾龙20-40mm F/2.8 Di III VXD据我猜测售价仅有索尼FE PZ 16-35mm F4 G的一半。毕竟镜头领域只要价格够低,再有趣的规格也可以“真香”。

最大的冤家——腾龙20/24/35mm F/2.8 Di III OSD M1:2

毫无疑问的是,这次腾龙20-40mm F/2.8 Di III VXD的发布,最惨的就是买齐腾龙20/24/35mm F/2.8 Di III OSD M1:2的用户。体积只是长了一些些,价格估计比买其中两支稍微贵点,但得到的却是三支镜头相加的规格和最新马达加持下的高速对焦性能。这样的“合订本”上次见到好像还是上次的腾龙35-150mm F/2-2.8 Di III VXD,但这次的“合订本”实在是太轻了~

腾龙11-20mm f2.8镜头测评:如何评价腾龙新镜头20-40mm(6)

不过一般买腾龙20/24/35mm F/2.8 Di III OSD M1:2的用户,大多数都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只买其中一支自己需要的镜头,鲜有买2-3支的。所以即使有部分消费者成为了“大冤种”,但也只是极少数。

搭配组合?

在发布之初我们非常看好这支镜头和腾龙最近发布的35-150mm F/2-2.8 Di III VXD、50-400mm F/4.5-6.3 Di III VC VXD形成组合来使用。但仔细想想又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腾龙11-20mm f2.8镜头测评:如何评价腾龙新镜头20-40mm(7)

首先腾龙20-40mm F/2.8 Di III VXD最针对的消费群体是Vlog视频创作和街拍纪实拍摄人群。而腾龙35-150mm F/2-2.8 Di III VXD是一支人像变焦,虽然焦段能够形成互补但针对的创作题材完全不互补。如果要问一个喜爱全开光圈拍人像的用户选什么镜头拍Vlog,那么大概率是另一支大光圈定焦镜头而非腾龙20-40mm F/2.8 Di III VXD。

腾龙11-20mm f2.8镜头测评:如何评价腾龙新镜头20-40mm(8)

而腾龙50-400mm F/4.5-6.3 Di III VC VXD的消费用户大部分是风光摄影师,他们会追求变焦比和画质之间的均衡,而不是轻便 大光圈。对于这些用户来说也许索尼FE PZ 16-35mm F4 G才是他们心目中更合适的那个产品(当然能用14-35mm F4就更好了)。所以看似焦段能够互补,但实际情况并不如纸面上那么简单。

腾龙11-20mm f2.8镜头测评:如何评价腾龙新镜头20-40mm(9)

泼完冷水我想说的是,就像腾龙17-28mm F/2.8 Di III RXD一样,腾龙20-40mm F/2.8 Di III VXD独特的焦段并不会让所有人满意,但我相信随着视频创作的逐渐广泛和消费者对于轻便大光圈镜头的热捧,即使有不少人并不喜欢这支镜头,但这支镜头是可以在市场上抢到一席之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