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有的东西,有些人为了尊严不惜失去生命,可见尊严是多么的珍贵、重要。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份子,都有自己的一份职业,所以,人的尊严应该包括个体尊严和职业尊严。简单的说,从事某个职业的人,他个人和他从事的职业都应该得到尊重。

对教师来说什么是最好的回报(尊严不是别人给的)(1)

“尊师重教”,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却很少有人在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三点,一是教师地位、待遇不高,缺少被人尊敬的现实基础;二是媒体根据“观众”的喜好,捕捉教师负面新闻,并不断炒作,造成一种“教师不该被尊重”的社会氛围;三是确实存在个别教师行为不端,形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让不少人对教师群体有看法。

从很自豪的说出自己是一名教师,到如今不愿跟别人说自己在学校任教,教师们心态的变化反映出了社会心态的变化。其实有很多教师一直在用正面的、积极的心态去影响着周边人。一位从教二十余年的老教师说,“我不请求别人赐予尊严,我的尊严是自己挣来的”。那么,对于千千万万在一线从教的教师来说,如何为自己挣得尊严?

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

爱岗敬业、勤于实践、善于反思、肯于钻研……这是每位从教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站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一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保持对教育事业持续的热情。备课、上课、课后辅导、批阅作业、教科研、学生管理、家访等工作必须一丝不苟、不折不扣的去完成,并且要用尽所有心思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收获的不仅仅是教育事业上的成就,还有很多人的认可

学识渊博,有思想

对教师来说什么是最好的回报(尊严不是别人给的)(2)

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一身的功夫,如何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因此,教师们必须博闻多识,并且在某个领域有着超群的技艺。学识渊博的教师,说出的话、做出的事,都会让人刮目相看,他们是学生崇拜、敬佩的先生,是社会公众尊崇的对象。用“读书破万卷、出口成章”来形容教师或许过了点,但他们一定是训练有素的育人者、是某个学科的行家里手。

“没有思想的教师相当于丧失了灵魂”,教师必须具有独立和个性的思想。说白了,能独立和理性思考的“教书匠”才能称之为教师,才能教出有思想的学生,才能培养出文化巨人。学生跟有思想的教师在一起,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尊严和意义。

品德、修养是为人中楷模

无私奉献这类大话套话不说也罢,但教师的品德修为必须要“高人一等”。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人人都有偏爱之心,看到可爱、懂事、学习成绩棒的孩子,普通人可以表现出喜爱之情,而教师却不行,班上几十个学生,无论学习成绩优劣、行为习惯好坏,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对某些人偏爱,对另一部分人不屑;一个人用言语或动作羞辱了别人,别人可以用同样的言语或动作“回敬”他,而教师却不行,倘若被学生或学生家长明里暗里羞辱,还要保持平心静气,并尽量用德行去感化他们,就算无法感化他们,也要好言好语的送走学生家长、努力劝诫学生好好学习。

对教师来说什么是最好的回报(尊严不是别人给的)(3)

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指责、守得住平淡,决定从事教师职业就要做到这几点。无论是学习优秀的学生,还是性格顽劣的学生,教师都要成为他们的朋友,与他们共成长;无论是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学生家长,还是吹毛求疵、胡搅蛮缠的学生家长,教师都要努力说服他们关心孩子的教育和健康。

当一个教师变得极其优秀,便会自然而然得到大众的尊敬。不过,要想让整个社会尊敬教师职业,凭教师的力量无法做到,这是大环境、大趋势的问题。

综上,在让整个社会尊重教师这件事情上,教师们要做的、能做的并不多。不过,我坚信,一个教师的优秀或许不能改变什么,但千千万万个教师的优秀一定会改变人们对教师的看法,哪怕只有一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