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于2019年2月17日发布于微信公众号“物演通论看世界”之四十五,网址如下:

mp.weixin.qq/s?__biz=MzI5MTU2ODQwOQ==&mid=2247484295&idx=1&sn=79ca58fd2f1e29e5576fa1ce843e2807&chksm=ec0fedf1db7864e7dfcfa16ce96161d56bd08a0fbe737a87890d4944ff89322ad6d609376f4e&scene=21#wechat_redirect

从科学的角度评价流浪地球(观流浪地球有感)(1)

《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电影人对科幻片的探索之作,导演及其团队付出了足够的诚意和努力,结果也让绝大多数中国人震撼,仅此而言,绝对是值得鼓励和赞许的。其中细节上的精益求精、视觉呈现的力求完美等电影技术层面的东西自有专业人士评价,不需要我班门弄斧。

作为《物演通论看世界》的影评,自然是立足于哲学的视野,从更深层的思想层面、文化层面,乃至终极的层面上去澄清电影中涉及的一系列认知问题。

任何科幻作品都是对作者乃至编导当下认知状态的反映。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而有的,都是作者自身对过去记忆中的信息或理念认知的组合、嫁接、放大和变态的产物。每个科幻的外壳下面都是作者内在综合认知的彰显

每个观影者要真正理解电影,首先就要理解作者乃至编导的认知倾向,因为他们的认知倾向决定了他们作品的思想倾向。

从科学的角度评价流浪地球(观流浪地球有感)(2)

(一)文化倾向决定创作思路

一直以来,中国之所以没有科幻电影,就是因为中国文化中根本没有科学(注:这里的科学指哲科思维范式下通过假设与证明达成的精密逻辑体系),所以也没有科幻文学,自然也没有科幻电影。现在能出现科幻电影也是以中国人全面西化,学习科学知识,终于慢慢产出了如刘慈欣这样的科幻作家的缘故。科学是西方哲科思维下进步论文化的表达,永远探索未知、关注未来,永远追求科技进步。正是这样的文化基础使得西方连电影也拥有成系列的科幻题材电影。但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如何想象未来,其基础都是建立在对过去、对历史的理解上,即对人类既有信息、文化、思想的认知和理解上!

中国现有科幻文学作品的出现,乃至现在科幻电影的出现,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科学的成果。自古崇尚实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上没有仰望星空做无用之学的习惯。中国人仰望星空,常常是出于农业文明的切实需要;加上具象的中国文字塑造了中国人具象思维的偏向,中国始终与科学无缘。直到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人全面跟着西方学习,但又没有把作为西方文化根基的西方哲学作为重点,同时又彻底抛弃了传统文化,遗失了作为自身根基的国学,便从一味的保守变成一味的激进,在深层认知上既不理解中国文化,也不理解西方文化。所以,当西方渐渐意识到科学的戕害效应而越来越多的反思科学时,中国人还把科学当做客观真理、客观规律加以崇拜。

西方凭敏锐的直觉感受到的科学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而且知道科学的根源来自西方拼音文字塑造的西方人的无法摆脱的逻辑思维。所以,后现代哲学中,开始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西方的科幻电影中,诸多世界末日的题材,都是其对人类系统生存危机诸多切身感受的反映。如电影《星际穿越》一开始就说明:20xx年,地球陷入危机,漫天沙尘,人类逼近世界末日。这是人类生态危机的表达。电影《末日危途》展示的是令人类绝望的未来,世界恍如巨大的废墟,双眼所及之处尽是荒凉与灰暗。人类文明在末日的劫难中毁灭殆尽,在资源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幸存者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烈情况,整个世界呈现地狱般的光景。电影《后天》也讲述了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电影《头号玩家》展现的2045年的现实世界也衰退而破败。更不用说现实中霍金对人类生存危机发出警告。赫拉利的著作《未来简史》也充分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这些,都展示了西方人对人类系统危机的直觉感知。同时,他们对科学的反思也是直觉式的。当下的西方,尚没有人能通过基础理论在逻辑上证明文明越发展,人类越危机深重。反而是身为中国人的王东岳先生因为兼具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层理解,在哲学这个最底层上,完成了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其著作《物演通论》打通了各个学科的边界,耦合了人类当下的既有知识量,通过精密的逻辑证明,在理论上说清了科技作为单刃刀的戕害效应,说明了文明将导向人类失存的单向前途。科技之光即人类的飞蛾之火。人类的文明发展进程就是人类在追求科技发展的进程中自我倾覆的进程。

从科学的角度评价流浪地球(观流浪地球有感)(3)

科幻作品立足于科学知识的合理运用,用的越深、越多、越合理就越“硬核”。对科学知识的运用反映了科幻作家的科学知识储备,但对科学的整体理解才决定着科幻作家的整体创作思路。对人工智能的安全性质疑的,会反思人工智能,如《机械姬》。不明确科技对人类未来影响的,则不表达任何倾向。最近看了科幻《湮灭》,感觉导演并没有明确的观点,只是把人导入思考,超越了人类能理解的变异到底是好、是坏,导演没有明确给出明确答案。

因为刘慈欣本人的思想还停留在视科学为信仰的阶段,认为科学技术是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终极手段,完全意识不到科技本身可能也是造成问题的表观根源(之所以说是表观根源是因为在《物演通论》中还有更深刻的根源,即递弱代偿的存在性)。所以,《流浪地球》中展现的是以科技的正面力量拯救地球的思路;而完全没有科技可能成为人类系统危机爆发缘由的反思。所以,在刘慈欣的作品中,人类的危机都是来自于外在的,要么是外星人入侵,要么是太阳出了问题。而所有学习过《物演通论》的人都清楚,《物演通论》所表达的存在度的内涵说明了人类极其有限的寿命,完全无法与地球、太阳的存续时间同日而语,在地球遇到危机、太阳遇到危机以前若干年,人类早就已经不存在了。所以,电影中的危机,是永远不可能出现的。外星人入侵的危机,也只能成为想象。

(注:存在度即存在者占据时空的程度,即在宇宙中的总存续时间、存续质量和存续稳定度等,越后衍的物种存在度越低,即在宇宙中的总存续时间越短、存续质量越少,存续状态越不稳定;更详尽理解需要看书)

既往科幻片中的场景常常得以实现,是因为科幻片许多场景是对未来具体科技成果的想象,而科技的发展是单向的,这些场景只要合理,常常会成为现实。但在终极问题上,如何理解和看待科技,是需要最大视野的哲学整体视角的。不具备这个深层理解的能力,人类对终极画面的想象不可能和以往一样得以实现。

人类最大的危机永远来自自身。虽然人类社会有自然规定赋予的寿限,但能否活够这个寿限全在于人类自身的文化认知。正如每个人的寿限虽然有基因的天然规定,但每个人对生命的认知和理解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式、健康理念,也决定了他能否活够基因规定的寿命。大多数人其实都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错误的健康理念下活着,基本上也都是暴病而亡而难以寿终正寝的。

西方的反思、《物演通论》的出现……人类的新文化正在应着人类整体求存的要求而生发、扩散,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接受。

思想传播的最有效工具是电影、是艺术作品……先知先觉的思想家与大众始终隔了一层,哪怕《物演通论》缔造了一个对人类很重要的新思想,如果没有主流的认可和推广,在思想、认知日益分化的当下,只能是小众的文化。而作家、艺术家用具象故事下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塑造大众的认知,成为链接思想家与大众的桥梁。所以,拥有新思想,激发人类对当下认知的反思,才是科幻作家、剧作家、艺术家可以站在未来的方向上,在超越大众认知之上,能够引领大众的地方,也是自身创作的活水源头。我相信,一定会有新的、更卓越的作家、艺术家承载非主流的思想,不仅关注人类的命运,而且有着对人类自身认知的清醒反思,传播着更有利于人类整体求存的文化

所以,就思想性上而言,《流浪地球》的思想是滞后的。但作为中国科幻的《流浪地球》有着与西方科幻不同的文化特点。西方人无法理解《流浪地球》中的人类为什么要带着地球去流浪,其实就是无法理解中国文化中的“家园”情节。与西方电影中多个人英雄主义倾向不同,《流浪地球》更多展现的是众志成城才能成功的集体主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基于人类整体求存的由联合国统一思想,统一人类认知,统一确定求存方案下的集体主义。

事实上,《流浪地球》里,表层生态圈尽毁的地球其实已经无法提供人类生存的条件了,它只是一个“家园”的符号和象征。那“家园”的深层内涵是什么?“家园”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从科学的角度评价流浪地球(观流浪地球有感)(4)

(二)何为“家园”

“家”字,根据唐汉先生的解读,从甲骨文字面上展现的最初内涵来看,指人类最早蓄养野猪时,为了提高效率只圈养母野猪,公野猪发情会自动到圈里来交配,然后离去;通过“家”字会意真正表达的是原始社会的走婚制度,即原始母系社会中,性成熟的女性被安置在特定的房间等待其他部落的男性来走婚。这后面更深层的内涵反映的是一个公养孩子、以女性繁育即以血缘为中心的一个集体或社会结构。中国农村近代还有以血缘为中心的“张家村”、“李家村”。但随着人口膨胀,哪怕是最典型农业文明下中国,也分化出更多以非血缘关系为主的城市,但孔子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在政治上把非血缘的大社会类比处理为曾经血缘化的小社会,所以,在中国人眼中,国家是大家,自己的血缘亲人组成小家。大家由小家构成,小家被等级化或结构化为社会有机体大家庭中的一个细胞。这是中国文化上根深蒂固的“集体主义”。也就是说,“家园”就是集体,是孕育了你的那个整体。

从科学的角度评价流浪地球(观流浪地球有感)(5)

我们知道,无论万物的不同还是人的不同,所有的不同都是通过个体差异来彰显的。严格的说,每片树叶都不同,每个人都不同;但只关注不同,我们是无法在更大的整体上认识事物的。要在整体上认识事物,我们就需要归类,归类就是求同;所有的相同都是通过“类”来彰显的整体或集体即“类”。

从动物类(包括人类)、植物类到生物类,从有机物、无机物到万物,不同层级的划分构成不同的“类”。达尔文只讨论了生物这一类的进化,但事实上,生物类前面的无机存在也有一个进化的过程,20世纪自然科学把这个脉络打通了:分子生物学让人们明白生命的本质只不过是一个分子编码,由此消弭了分子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界限;物理化学让人们明白所谓分子现象只不过是原子外壳层电子云能量的重新分布,由此消弭了物理学和化学的界限……也就是说,消弭了万物“类”的差异以后,万物就统一展现为一个整体即“万物一系”。上个世纪,获得物理学诺贝尔奖的英国物理学家盖尔曼作为夸克的发现者,在《夸克与美洲豹》中就指出万物都是由夸克和电子组成的,即万物没有质料差别(注:《物演通论》证明万物了的差别只是结构的差别),即“万物同质”。《物演通论》正是以“万物一系”和“万物同质”为基础,消弭了万物的差异,即通过理性逻辑的消矛盾律、排序律、追本溯源律,最后达成理性逻辑的最高成就简一律,提出了递弱代偿原理。

没有个体的整体是空洞的。正如没有分化的作为奇点存在的本原存在,是均质无差别的“在”的整体,但因为没有分化,所以没有个体,其整体在一般人眼中是不存在的空洞,只有分化后的个体之和才是有个体的整体。同理,老子的“道”、西方的“上帝”,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因为没有具体的内容,“道”只能沦为玄奥的概念空洞,“上帝”则是人格化的概念空洞。而《物演通论》把“道”的内容“递弱代偿”作了清晰而完整的表达,让整体成为蕴含了所有不同个体的整体。

没有整体的个体是片面的。正如当下的每个人基本上都活在个体的求存需要中,人类作为整体的需要没有几个人在意。正如在知识愈发分化的今天,任何专业化在彰显个人认知不同的同时,几乎成为狭隘化的代名词。唯有基于整体理解的专业认知才会同时明白差异性和统一性,专业而不狭隘。未来文明的专业分化就需要以这样一个统一性的宇宙观认知为基底,才能实现社会集体意志下的高效求存。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也是一样。没有不是通过个人来实现的集体主义,也没有不通过集体来彰显的个人主义。比如《流浪地球》里刘培强牺牲自己和空间站,其实是违反了作为集体意志表达、具有决策权的联合国的决定的,其行为属于个人主义行为,只不过他彰显的是牺牲小我,维护地球和地下城所有人类的集体利益,所以表达着个人文化认知中的集体主义精神。这里暗含了一个前提,个人的牺牲必须基于自我选择才有价值和意义,否则就是对人性的践踏。社会中人的认知或境界是有差异的,集体只能规定个人行为的底线,个人才能决定自己自我追求的更高标准。也就是说,与此同时,任何个人主义也是有底线的,不是个人可以为所欲为的自由权益,当它被集体奉为最重要的文化时,仅仅因为它是实现特定集体利益的最有效手段。进一步明确的表达就是:中国封闭地理地貌下的土地资源供应有限,其农业文明的素质决定了中国必须秉持集体主义文化倾向才能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存在,因为商业的暴利(数倍于农业)会导致大多数人弃农从商,以致最基本的粮食需求得不到保障,所以中国压抑工商,以保障农业、保障社会的整体求存;西方开放地理地貌下的工商业文明决定了西方必须秉持个人主义文化倾向才能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存在,即商业活动需要调动个人最大的灵活机动性,去跨地域的获取资源,才能维系自身靠商业求存而无法依赖土地求存的生存结构。

所以,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作为不同的文化倾向,其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对社会整体求存的维护,表达着整体对个体的文化制约。只不过,这种制约在中国文化中以更具体的“家园”意识表达,而在西方文化中,具体层面上鲜明的个人主义已经不自觉把它遮蔽了。但今天看看特朗普对美国利益的捍卫,就可以理解美国倡导的个人主义(即人权),与所谓集体主义之间,包括个人和集体之间,并不是一组矛盾,而是相对存在的。区别只是不同的思境下个体和集体的内涵不同:如个人与家庭、个人与企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整个人类、个人与整个自然存在;如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人类、企业与自然;如国家与整个人类、国家与整个自然,人类与自然……

从科学的角度评价流浪地球(观流浪地球有感)(6)

从哲学最极致的视角而言,本原存在是最初的最根本的家园。因为本原存在是最极致的整体,是均质而无差别的“在”。正是本原存在孕育(或分化,与“孕育”内涵一致)出了万物和人类,万物通过彼此的感应包括感知中的时空来连接彼此,就是为了回归作为整体的本原存在;但这种回归在万物的分化进程中只是彰显为一种内在的力量,却永远无法真正抵达;正如我们一旦离开母亲的子宫,那种绝对安全、温暖的感觉就永远成了无法抵达的奢望。既然无法抵达,我们就只能在彼此的依偎中,在相互的连接中,感受那个已经碎裂(即分化)的整体。而感受到那个整体,就等于进入的本原的思境。中国文化始终讲“天人合一”,就是因为中国文化站在人类文化的前端,作为前神学文化,始终还能感受到那个整体。

西方从神学诞生的时候就脱离了那个整体,就割断了人与自然的脐带,认为是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是上帝孕育了人类,上帝是人类的父母。前神学文化,即神学前面更深的文化之根,在西方,从一开始就遗失了。所以西方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的创作理念会是带着地球流浪。

东方人的上帝是天地自然,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是我们祖祖辈辈世代耕作并养活了我们的土地。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前神学文化,始终保留了人与自然的血脉链接。哪怕是刘慈欣这样其文化认知已经完全西化,甚至比西方更西方的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家园”作为中国人的文化符号也成为终身的印记。所以,“家园”是人类与大地母亲的脐带,是自然的生命之根,是人类的文化之根。

这是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色。但今天,随着人类的智质不断分化,分科乃至分工越来越细,人类的认知以及人类本身背离本原存在越来越远,人类对整体的感知越来越难。现在城市的孩子很多没见过庄稼如何生长,每天吃的包子、豆浆都不知从哪里来?更不知面粉从哪里来、大豆从哪里来。商品经济下,以为一切可由钱换来的。社会分工让人看不到或者看到了也看不清作为整体的社会,更看不到或看不清作为整体的人和自然。

所以,“家园”的符号也依着思境的不同,既包括过去整体视角下的自然,如具体的地球、黄河、黄土地;也包括切近的人类,如民族、国家;现在更多只是指最切近的血缘亲情下的小家。西方的“家”和“国”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特指小家。但“家园”在中国文化中永远是有本原或根脉之精神意向的。电影《搭错车》里面的歌曲《酒干倘卖无》的歌词就是这种意向的表达:“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

中学时,我极喜欢泰戈尔的诗,精读泰戈尔的全集。但现在想来那时候只有感性上朦朦胧胧的认知,并没有在理性上完全读懂。泰戈尔在《新月集》的《孩童之道》中写到:

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

他所以放弃了他的自由,并不是没有缘故。

他知道有无穷的快乐藏在妈妈的心的小小一隅里,

被妈妈亲爱的手臂所拥抱,其甜美远胜过自由。

这里的母亲,其实就是我们的“家园”,就是本原的整体存在。在本原存在中的状态,就是孩子般天真的自在状态。当然,具体的每个人都无法活在本原存在中,而只能活在本原的思境中,本原思境中的状态就是庄子逍遥游的状态。万物的分化就如同孩子的成长,大智若愚的孩子并不想成长,他明白成长只是自然律下的不得已,能赖在母亲的怀里才是真正的圆满、完美、甜美和幸福。

常常觉得,个人的成长或者人类的发展就如放风筝。风筝总想飞到最高最远处,但唯有那一条线牵着,才能维系住它的飞行。否则,它只会在风中坠落。那一条线就是连着自然元存的文化之根,就是我们越来越微薄、却越来越珍贵的存在最本质的部分,即《物演通论》用存在度来表达的生命的元气,它只能越来越少,最终耗尽。

另外还听过一个最形象的比喻:一块水泥地和一块烂泥地,你选择哪块地?连一只猪都会本能的选择那块烂泥地,因为里面有微生物,有生命,有小生态,能长出东西;而水泥地里什么都长不出来。

这块最后的烂泥地就是人类的家园、生命的家园!即使离我们越来越远,却如那根风筝线,最好别断了!人类最好别冲动的想把所有烂泥地都变成水泥地!因为离家容易回家难。

《流浪地球》的集体主义说到底就是回家的故事:刘启的爷爷死了,韩朵朵觉得小家没了;但在全人类的生死存亡面前,刘启和朵朵失去了小家,反而看到了大家。刘启也在人类整体求存的步步维艰中倾尽全力,因为他明白整体蕴含了全部个体,大家的倾覆是所有小家的灰飞烟灭。在这样的思境下,他终于理解了父亲、原谅了父亲,并成长为父亲那样的人!

回家的故事说到底就是求存的故事。那些令人血脉喷张的视觉呈现都是为了展现人类强烈的求存意志及其如何求存的动人故事。但是,何为求存?这其实是最深刻的哲学问题。

从科学的角度评价流浪地球(观流浪地球有感)(7)

(三)何为求存

何为求存?除了《物演通论》,我尚未见到任何著作有令人信服的说明。用《物演通论》的概念来准确说明的话就是:在简约原理的代偿规定性下,以最小的代偿换取最大程度的生存延续。因为,代偿度的增加本身就意味着存在度的降低,所以,代偿效率必须最大化。代偿效率的最大化就是存在度遗失的最小化,就是对存在度的维护,即对存在的维护。这就是求存的真正内涵。

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存在基础上,追求更多的代偿不是求存,尽力维持原有代偿程度,即尽力维系自己固有的存在度,保持自己的生存形势、生存结构不变,才是求存。求存的底层逻辑是能不增加代偿就不增加代偿,即使在单向的物演进程中不得已而增加代偿,也遵循简约原则,以最小存在度的损失即以最小代偿的增加,即自身状态的最小改变,来实现当下必须的代偿求存。所以,代偿度增加,只是维系不变而不能的不得已。主动追求代偿度的提升,是后衍的工商业文明成为主流以后其文化偏性(或特性)不断正反馈的产物。具体而言,哲科思维对智力的极致调动成为常态,进步论强化了所有人求新求变的竞争意识,进一步缔造了种内竞争的环境和体制,这其实是文化遮蔽导致的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对于最后衍的人类而言,在物种整体求存上是不利的。

存在度降低即“递弱”,对存在度遗失的弥补就是“代偿”,但“代偿”不是来自外在的帮助使存在度维持在原来的状态,而是存在者通过内在的分化耦合,通过代偿度的增加,补偿存在度的降低,以达到存在的标准(即以本原存在为存在标准的“存在阈”)。这是一个越补越失、越失越补的正反馈进程,就此达成了“递弱代偿”存在性的自性滚动,展开成整个宇宙物质演化的递弱代偿衍存进程。

衍存即存在纵向上(即时间上)的步步分化,代偿即横向上(即空间上)的层层耦合。横向耦合(即代偿)的实现即纵向分化(即递弱)的达成。分化、耦合是一回事,是同一求存过程不同角度的表达;正如存在度和代偿度是一回事,是同一求存过程不同角度的表达。所以《物演通论》在43章中说:

代偿度就是存在度的实现,故任何分割终究不能成立。

如果接着第二部分的比喻,求存就是维护好自己的家园,就是让自己做不断线的风筝,就是守护好最后的烂泥地,就是留住一口真元,其实就是留住存在度,就是在单向的演化运动中,守住自己的生命之根、文化之根,让自己可以追溯整体的文明与存在,从而拥有发展出更适合社会整体求存的新文化乃至新文明的内生性力量。

从科学的角度评价流浪地球(观流浪地球有感)(8)

人类文化是个整体,但局部上是有差异的,如中国传统文化是农业文明的文化,与西方工商业文明的文化相比,存在度更高。自然意志通过文化(注:文化是自然意志的人格化表达)来维护其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求存,也通过文化来调解和平衡人类的整体代偿。当中国几千年代偿迟滞的时候,西方的入侵逼迫着中国急速代偿;当西方工商业文明的加速度代偿行将把人类全体逼进死胡同的时候,中国文化帮西方文化续上根脉彼此融合成一种新文化,即《物演通论》的递弱代偿思想,可以缓解激进,充分发挥东方文化的保守精华,帮助人类走好余下的求存之路。

整体和个体其实是不可分割的。前面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都谈到了这个问题。

求存对具体的每个个体而言,就是自个儿能活下去并完成基因的延续。对整体物种而言,就是物种不灭。物种的存续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个体来实现的,每一个个体也依赖于这个整体,须臾不可离。

低等动物间的竞争,因为本身能力有限,无论是种间竞争还是种内竞争,一般都不会消灭任何物种,而是达成各物种多样性的平衡,以及自身在整个生态链中保持最合适的质量。

高等动物间的竞争,因为本身能力越来越强大,无论是种间竞争还是种内竞争,都可能消灭其他物种,破坏整个生态链的平衡,乃至因此而灭绝自身。最后衍的因而能力最强大的人类就是这样一个物种,一方面灭绝了大量其他生物,打破了生态平衡,缔造了各种系统性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为战争不断升级的各种武器随时会因为种内竞争的爆发灭绝自身。所以,能力越强,越需要相对保守的文化和思维,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文化在文明初诞之时就看清了文明的不良倾向,不讲创新,尊重传统,奉行止戈为“武”,老子更是把战争视为“不祥”,只能“不得已而为之”,就算打了胜仗,也不值得庆贺,而是“以丧礼处之”。当然,探索与求知也是人的天性,尤其在社会分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压抑自由就等于践踏人性。我们不能阻止没有实质伤害的探索行为,但每一项科技进步,是不是要应用于人类社会,必须小心翼翼、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必须要做基于整体性的全方面的利弊考量。

从科学的角度评价流浪地球(观流浪地球有感)(9)

虽然,达尔文根据马尔萨斯的“任何生物的繁殖量都远大于现实生存量”得出了种内竞争必然存在的原因,但时至今日,越发达的国家人口越是负增长,人类因为吃饱饭而造成的疾病和死亡可能远多于饿死的人。而且,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越激烈的竞争越是展现在远离衣食之忧的精英阶层。所以,当下的人类社会拼命追求创新、拼命追求提升代偿,更多的是因为当下的竞争文化、竞争环境、竞争机制使然。竞争文化、竞争环境、竞争体制造就了人类社会整体内部各部分安全感的普遍缺乏。在个人、企业、国家都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在只有成为资本和权力的永续赢家才有安全感的情况下,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竞争问题始终严峻。这就如中国当下的孩子在当下竞争的学习体制中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学生因为考试不理想而自杀的消息不时见于报端。这于个人和整体而言都是悲剧。要消弭这种竞争,需要国家之间达成全球加强合作而放弃竞争的共识,如《流浪地球》中的联合国代表“人类命运共同体”切实成为了人类共同意志的表达,在整体上决定着全球的生存决策;而要达成全球的共识,首先需要全球各个国家在文化的底层,即宇宙观、世界观、根本价值观上达成统一,然后以此为基础,保证制度上的宽松、不倡导任何具体的价值观,做到基底文化的统一性与各个国家表层文化的多样性兼容。

事实上,以教育为例,如果有合理的教育机制,每个人学习的目标和价值评定不是分数和排名,可能更有利于每个人在完成基础教育的情况下充分的各学所好、各展所长、各尽所能。有人觉得没有考试的学习,没有竞争的工作,会失去效率;但时至今日,面对人类整体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效率问题真的没那么重要。甚至还有一种可能,不片面追求效率,反而能实现个体和整体的最高效率。因为在这样的机制下,无论学习和工作,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内在的兴趣驱动,而不是外在的竞争压力驱动。而兴趣常常是一个人个体差异中的优势方向,其内在驱动永远更具有专注性和持久性。有人会觉得这可能将缔造一批不读书、不工作的懒人。但这其实还有一个如何定义工作的问题。任何一个人的人生都需要做些事,或学、或思、或行,能无所事事享受无聊需要极高的心境!那可能接近佛家的涅槃境界吧!一点儿不比争分夺秒的辛苦工作容易!

无论什么爱好,只要能专注、坚持的去发展,都可以为社会做贡献。哪怕是只爱好吃喝玩乐的人,吃到极致可以做美食节目,喝到极致可以丰富酒文化、茶文化,玩到极致可以做导游规划……能以个人的兴趣为导向,完成社会分工的配置,可能是最优化的配置了!当然,这还需要一个社会前提,就是社会价值评定不以金钱衡量,更注重个人的工作体验。

中国作为已然崛起的大国,其实肩负着输出全球新意识形态的重任以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求存!中国的文化工作者大有可为,但中国的文化复兴不依赖古老而不变的传统文化,而依赖于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精华的《物演通论》的思想。《物演通论》的思想,立足于最高的整体视角,正是对人类整体命运的终极关怀!

人类整体求存之路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与其带着地球流浪,不如呵护好当下的地球!前者是幻想,后者才是脚踏实地的可为的立足人类整体的求存!希望联合国不要等到人类生死存亡时才能统一思想,希望《物演通论》思想能早日成为人类整体求存的奠基性思想。思想分化虽然难免,但只要主流的底层逻辑统一就能同时保证统一性和多样性了!

结尾

最后想补充一句:以《物演通论》认知的哲学的深度要求作为文学作品的科幻乃至电影是不厚道的,但既然是以《物演通论》的视角写影评,就只能如此看待和评价。或许,当《物演通论》思想成为日益广泛的哲学认知以后,其思想才得以在更多的科幻中表达。与其说这是一种要求,不如说这是一种梦想。

从科学的角度评价流浪地球(观流浪地球有感)(10)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

…………………………………………………………

分享也是一种美德,如果您喜欢,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