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各个王朝的统治者们为了能够更好的达到自己的统治目的,往往会对手下的臣子、诸侯们采取各种计谋,按照今天的话说,就是实施各种阴谋。
尽管阴谋绝大多数都是暗地里实施且不为人知的,但是提前做好防范的话未必会中计,因此阴谋的成功率并不是很高。但凡事也有例外,那就是与阴谋与之相对的“阳谋”。
说到阳谋读者朋友们可能都不陌生,因为中国历史上记载的阳谋实在是太少了,例如春秋战国的“二桃杀三士”,“围魏救赵”,西汉时期的“推恩令”等。
在这些阳谋中,有人就认为推恩令是最无解的,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他背后无解的本质逻辑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推恩令”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它深远的影响。
- “七国之乱”为推恩令打下基础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击败了楚霸王项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汉王朝。刘邦为了能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永远的统治天下,设立了著名的“白马之盟”,规定了“非刘不王”的政策,并大封刘氏子弟为王。
白马之盟虽然保证了汉王朝的江山永远都是姓刘的,但是同样也面临另一个问题:刘氏诸王的权力越来越大,开始威胁到了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地位了。
汉景帝即位后,这个问题日益严重,于是御史大夫晁错给汉景帝出了个主意:“削藩策”。
这个削藩策可以说是推恩令的前身,大致意思就是由于诸侯王们的势力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皇权,必须削弱诸侯王们手中的权力才能加强中央集权。
这个计策似乎很符合当时汉王朝的国情,汉景帝欣然同意实施削藩策。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下诏剥削诸侯国楚国、赵国、吴国等国的封地。
汉景帝这一举动自然会引起诸侯国们的不满,他们早就对中央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了,削藩策正好成了他们的借口。
于是在同年,吴王刘濞联合了济南王刘辟光、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淄川王刘贤、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等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的名义,公开反叛汉王朝。
由于汉王朝高层对局势的误判和没有做充足的准备,加上诸侯王们早有准备且来自四面八方,因此这场叛乱打的汉王朝措手不及,七国军队进展顺利,汉军节节败退。
面对来势汹汹的七国军队,汉景帝大惊失色,连忙询问晁错如何是好。晁错认为只有汉景帝亲临前线才能鼓舞将士士气,于是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可汉景帝认为现在的七国反叛都是晁错的削藩策搞出来的,有点不信任晁错了,于是询问袁盎的看法。
这个袁盎当初是在吴国当过丞相的,可能是内心还是向着诸侯国多一些,于是回答汉景帝说,不如按照七国诸侯王们的意思,诛杀晁错,这样就能让七国军队不战自退了。
汉景帝也想快点结束这场叛乱,但又有点舍不得杀晁错,于是晋封袁盎为太常,让他先出使吴国,看看诸侯王们能不能换个条件。
可袁盎出使十多天之后,朝中重臣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等人联名上书,要求立刻诛杀晁错。可能是汉景帝面对的压力实在是太大,最终在万般无奈之下,下令将晁错满门抄斩。
可晁错的死并没有让叛乱的诸侯王们停下进攻的脚步,反而让诸侯王们认为汉景帝是个软弱无能的庸君。其中吴王刘濞最为过分,居然僭越称帝,自称东帝,并且赶走了前来出使的袁盎,公然的表示要和汉王朝分庭抗礼。
其实并不是汉景帝软弱无能,主要是汉景帝看在同是刘氏子弟,不忍下杀手,按照辈分的话,刘濞等诸侯王还是汉景帝的叔叔辈呢!
见诛杀了晁错之后刘濞等人更加得寸进尺,于是汉景帝终于下定决心与七国的诸侯王们决一死战!
虽然七国诸侯王的军队声势浩大,但是这些诸侯王之间也互相猜忌,互不信任,而联军作战最忌讳的就是互不信任,因此给了汉军可乘之机。
最终在名将周亚夫的率领下,汉军对七国联军各个击破,七国诸侯王死伤殆尽,周亚夫仅仅用了三个月就平定了这场叛乱。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汉王朝的诸侯王遭到了致命打击,汉景帝也趁机收回了诸侯王们的大量领土。但是诸侯国仍然存在,到了汉武帝时期,诸侯国问题仍旧是汉王朝的“心腹大患”,于是推恩令就此诞生。
- 推恩令的诞生和推行
上文提到,虽然汉王朝趁着“七国之乱”收回了诸侯王手中的部分权力和领土,但是诸侯王们的势力仍旧强大。史书记载,到了汉武帝初年,一些中原的诸侯国仍有方圆千里内的数十座城池,严重的威胁了汉王朝的中央集权。
汉武帝意识到,对于现状必须加以实施政策削弱诸侯国的实力,不然很有可能让昔日的“七国之乱”再次上演,于是汉武帝开始集思广益,大量征求群臣的意见。
公元前127年,大臣主父偃上奏献策,这个策略就是大名鼎鼎的“推恩令”。
主父偃建议汉武帝说道,为了彰显陛下您的恩德,应当下令把各个诸侯的子弟封为列侯,这样诸侯以及他们的子弟得到了恩惠,必然会对陛下感恩戴德,不再有不臣之心了。
这个策略从表面上看是在赋予诸侯以及他们的子弟权力,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因为这个策略不光可以削弱诸侯国的实力,符合了汉王朝中央集权的需要,而且还能避免诸侯们武装反抗中央的可能,因此汉武帝欣然接受了主父偃上奏的策略。
于是从公元前127年正月开始,汉武帝开始下令大肆推广推恩令。按照推恩令里的内容,汉王朝的诸侯王的子嗣们,不论是嫡出还是庶出,都可以分到一定的土地盒人口成为列侯,但要从他们的父亲的诸侯国里分。
因此,推恩令全面实施之后,那些封地很大的诸侯国被顺理成章的分割成了若干个小的诸侯国,这样又导致了另一个结果:
不仅让原本实力强大的各个王国的领地缩小数倍,而且让汉王朝直接管控的领土不断的扩大!
从结果上看,推恩令的极其成功的,众诸侯国的实力被分封的越来越小,相对的中央朝廷的实力越来越强,对诸侯国的掌控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推恩令具体效果就能从分封的结果上能看出。据史书记载,光是中原几个比较大的王国被分割成了近一百个小国。
这些小国小到什么程度呢?《史记》记载“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甚至一个村子就可以算作一个诸侯国!
而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汉王朝中央朝廷凭借推恩令收回了大量领土,《史记》记载“汉郡八九十”,意思就是说汉王朝直接掌控的国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分封的小诸侯国国土之间都是互相穿插的,《史记》记载“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扼塞地利”,中央直接掌控的领土和诸侯国的领土互相交错,诸侯们的领土不能连成一片,就算诸侯们发到叛乱,也能迅速被中央平定!
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推恩令的成功推行,造就了汉王朝长达四百多年的江山!但推恩令的内涵、逻辑与影响远不止于此,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分析推恩令的逻辑和对后世的深渊影响。
- 推恩令的逻辑和影响
在汉朝时期,推恩令造成的最直接影响就是诸侯国的实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弱。因为推恩令规定,诸侯王去世后,是有嫡长子继承王位的,但诸侯王的其他儿子仍然会分割王国内的领土成为列侯。
列侯去世后,列侯的儿子们会按照上述程序,嫡长子继承爵位,剩下的儿子们再次分封领地,而没有后代的列侯死后没有人继承,这个领地就会被中央收回。
举个例子,汉末英雄刘备他就自称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而这个刘胜据记载有多达120多个儿子!因此经过几百年的分封,到了刘备这一辈已经分无可分,因此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也是当时著名的“织席贩履”之徒,这就是推恩令造成的后果!
说到这里,有读者就会问了,汉王朝的中央朝廷是如何靠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的呢?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简单点说,那就是好管理。
前文提到,诸侯们的领土经过多次分封,已经变得非常小,而且领土之间不连接,根本不会对中央造成威胁。而诸侯们想要存在下去那只能对中央唯命是从,不会再有不臣之心。
那有读者就会问,这些诸侯不会联合起来吗?答案是不会,确切的说是不敢,因为有前车之鉴啊!之前的七国之乱,那么多强大的诸侯国联合起来都不是中央朝廷的对手,这些经过多次分封的小诸侯们联合起来又如何是中央朝廷的对手呢?
又有读者会问,推恩令推行之前,那些大的诸侯们也不是傻子,不会看不出推行推恩令的后果,那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反抗而选择这样的慢性死亡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从逻辑上解释。
第一点就是他们不得不接受中央朝廷的政策。因为汉王朝是推崇儒家思想的,因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中心思想在诸侯们心中根深蒂固,加上七国之乱的前车之鉴,使得诸侯们不会再去冒险和中央朝廷正面对抗。
第二点,诸侯们为了维持内部稳定必须接受中央朝廷的推恩令。因为按照汉王朝之前的规定,诸侯们的后代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爵位,诸侯们的其他儿子则什么也分不到,但推恩令让这些诸侯们的庶子看到了分封列侯的希望,他们是非常迫切的希望推恩令实施的。
试想一下,如果某个大诸侯不肯实施推恩令,则他的庶子们也就没有机会分封列侯,也就没有理由名正言顺的继承大诸侯的财产,这会让这些庶子们对大诸侯不满,要知道人对于权力是十分痴迷的,弑父夺权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综上所述,从我们后世人的眼光来看,在当时,推恩令就是无懈可击的顶级阳谋!要到说破解之法,很抱歉,起码在当时是无解的!理由很简单,诸侯们面对推恩令,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推行推恩令,要么被灭亡!
结语:作为中国古代的顶级阳谋,推恩令在历朝历代都饱受推崇,很多皇帝都想效仿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但是往往事与愿违。
因为经过数百上千年,人的思维和想法都有了极大的变换,这也导致推恩令不再像当时那样无解了,如果推恩令真的无解,也就不会出现汉末群雄割据,军阀林立的局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