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是中国东汉和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到280年至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结束。

为什么在大家的印象里东汉末年会是分成三国呢?连林俊杰的歌里也有这么一句:“东汉末年分三国”。因为无数的名将、名相、优秀的君主现世。一些野史和电视剧也是重点介绍了东汉末年魏、蜀、吴这三个国家。

曹操奠定了魏国基业,刘备创立了蜀汉政权,孙权则建立了吴国。

东汉是怎么分三国的(东汉末年分三国)(1)

很多古代有名的大将和军师都在这三个国家,像诸葛亮、关羽、张飞、赵子龙等等。所以电视剧和一些野史才会重点说这三个国家吧!而把当时另一个鼎盛的国家,东汉末年第四个国家给忽略了!除了魏、蜀、吴、这第四个国家就是东国。也称燕国,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个王国,由辽东太守公孙度创立,别看存在感不如魏蜀吴强,公孙一家割据辽东长达50年,从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开始,直到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年)才结束,在正史上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不然也不可能在那个时代和其他三国抗衡成为第四个国家吧。

要知道刘备创建的蜀汉政权也不过十万兵力。而燕国的兵力也和刘备的兵力不相上下,可想而知当时燕国实力还是蛮强的。因为懂历史的人都知道古时候天下不是一统格局,就是南北对峙。像东汉末年这种三分天下三国鼎立的态势可谓少之又少,几乎没有。但是当时这个燕国是怎么在那个三分天下的环境生存下来一步步壮大的呢?

东汉是怎么分三国的(东汉末年分三国)(2)

正史是不会骗人的和电视剧剧情和一些野史不一样,记录都比较正统,那时候发生的大事基本都记录在案,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烽火连天不休”天下战事连连,不是我看你不顺眼攻打你,就是你闲得没事做攻打我,天天想着怎么扩大自己地盘的时代,恰恰就给了燕国蓬勃发展壮大自己的机会。

这段时间内由于皇权对地方的过度放权,造成了各路诸侯的割据兼并土地彼此混战的局面。

后来,后将军南阳太守、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陈留太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西凉太守、北平太守、上党太守张杨、长沙太守孙坚、渤海太守和骁骑校尉曹操。十八路诸侯结盟讨伐董卓,个个尔虞我诈,到了72年的时候基本上天下就是魏国曹操、蜀国刘备、吴国孙权三国对立的情况了。这三个国家笑到了最后!

东汉是怎么分三国的(东汉末年分三国)(3)

然而大家都明白,曹操因为当时把持了朝廷的政权,所以实力是最强的,因为曹操灭,则北方乱,孙权最强,有机会统一全国,不利于刘备;曹操不灭,则孙权不敢轻举妄动,刘备可趁他们两家僵持中渔翁得利,扩大地盘。曹操因为败于孙、刘两家联合军,而两家都在,故也不会轻举妄动。这就是三足鼎立相互约制的关键,反而给了燕国发展壮大自己的机会。

燕国当权者公孙度最初只是一个割据在辽东的小军阀,趁着天下大乱之时,他趁势在辽东自立为侯,之后又是东征高句丽,又是西取乌桓,将势力范围逐渐慢慢向外扩展。在国内也是广招贤士,开学馆办教育,广收流民难民,博得了极高的名声。公元190年,他宣布称帝,从此建立燕国

当时其他三国正处于对战状态,根本无暇去顾及这个远离中原的小国家,才得以让燕国发展壮大五十年之久。后于公元238年被司马懿攻破!燕国就投降了!所以当时准确的说东汉末年应该是四国鼎立!

东汉是怎么分三国的(东汉末年分三国)(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