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保险公司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陆续发布,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再一次进入众人视线。根据其公布的今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看到,其最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被从B级降为C级。

永安保险有上市可能吗(永安保险难安现金流长期为)(1)

根据银保监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偿付能力达标的公司需要同时符合3项监管要求:第一,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第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第三,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不符合其中任意一项要求的,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永安财险目前属于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作为成立22年之久的老牌财产保险公司,永安保险,正遭遇成立以来最大的挑战。

现金流长期为"负" 净利润连续下滑

现金流是体现一个公司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指标,永安财险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末的净现金流约为-1.22亿元,到今年二季度末,净现金流为-3331.17万元。永安财险表示,"主要是因为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为-4.30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为3.97亿元。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可满足公司日常经营需要。"

永安保险有上市可能吗(永安保险难安现金流长期为)(2)

险联社统计发现,2017年一季度以来,其现金流一直处于负数状态。

除了永安保险的流动性状况不容乐观外,来自保监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永安财险有15家省级分公司出现保费负增长。业务负增长不仅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在深圳、山东等保费大省,同样也出现保费下降。江西分公司前5月仅实现保费0.06亿元,同比下降77.9%,甘肃分公司保同比下降22.3%,青岛分公司保费同比下降35.4%,除了四川分公司以外,其他分公司情况均不容乐观。如果只是一两个分公司负增长那是分支机构的问题,但是大面积的分公司保费负增长,说明公司的政策、制度都出了问题。

2015年-2017年,永安保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3.30亿元、98.58亿元、95.64亿元。营收不给力,净利润也接连下降,2015年-201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8.33亿元、6.03亿元、3.01亿元。

永安保险有上市可能吗(永安保险难安现金流长期为)(3)

永安保险的股东纠纷是造成业绩龟缩不前、净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董事长与总裁"互怼" 股东内耗不断

成立22年之久的永安保险,在险企中当属资深,然而其的年保费收入至今却还未过百亿,比其晚成立的阳光保险、大地财险等2017年的保费收入均已高达三四百亿。

永安保险近年来,一直由陕西国资和复星国际两大派系互相制衡着。早在2007年,郭广昌即以4.69亿元收购了永安保险14.6%的股份,此后,复星系通过增持持股比例再度扩大。

目前上海杉控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9.83%,上海复星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6.18%,上海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75%,上海翼航船舶设备物资有限公司持股0.92%,这几家公司均为复星系背景,合计持股40.68%。

去年12月以来,陕西国资加强了对永安财险的控制。目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0%。近日,陕国投A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受让凯撒旅游持有的2260万股永安保险股份,陕国投A持有永安财险的股份增至1.67亿股,持股比例上升至5.56%,为永安财险的第五大股东。除了陕国投增持外,还有一家陕西国资收购了平安银行所持永安财险的2.52%股权。陕西国资共计持有永安保险已经超过50%股权。

而在陕西国资与复兴国际内斗中,受伤最深的也是永安保险。

2012年,复星集团副总裁蒋明被聘任为永安财险总经理,永安保险的经营主导权掌握在复星手里。2017年12月,永安保险召开临时董事会,决定解聘蒋明的总裁事务,同日,复星系多位高管联名提议罢免董事长陶光强。在蒋明和陶光强之间矛盾爆发之后,蒋明被罢免。

截至目前,陶光强仍为永安保险董事长,永安保险目前临时负责人为永安保险副总裁刘雄。

高管互怼之时,永安保险两次出现伪造公章事件(即"萝卜章"问题),暴露出内控混乱。

今年6月,永安保险发布《关于陈孝红伪造我公司印章事件的严正声明》称,盖有"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险合同章专用章(106)"印章的文件,均为伪造。而裁判文书网一则判决书显示,此前永安保险自贡中心支公司总经理郭某某以公司名义私刻公章伪造借款合同,借款41.2万元,最终获刑18个月。

正是在复星系和陕西省国资在永安保险的拉锯"夺权"之争中,永安保险的业绩却是每况愈下。在2017年度保险公司投诉处理考评中,永安财险的排名也较为靠后。在73家财产保险公司中,永安财险以46.28分,排在倒数第二位。

本文首发bao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