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金庸,评金庸,小心说金庸。

郝大通开创了华山派?

本小编一直都有这样一个疑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都在说是郝大通开创了华山派。可是,本人从小读金庸,金庸各部小说也不知翻过好几遍,记忆中从来没有在书中看到过这样的说法。近两年,因为准备开始写金庸武评,又把《射雕》和《神雕》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细读了一遍,连书尾的后记都看了,也没有在原文中发现郝大通开创华山派的说法。

可是,网络上“郝大通开创了华山派”的说法流传太广了,大家都这么说,好像成了一种定论。

我不知头条中,有没有网友同样持有和小编一样的疑惑?

全真七子,其实留给我们的未解之谜还有不少。比如,除了丘处机武力排名第一外,其他六子的武力排名是怎样的?还有,从《射雕》到《神雕》,大家是不是感觉全真七子在江湖中的武力地位下降了?另外,一个黄药师可以打几个丘处机?天罡北斗阵又是如何发动的?

本小编经过细心的研究,准备逐一解开这些谜团。今天就来讲一讲第一个谜团:郝大通之谜!

下面是一条拥有神秘力量的分割线,可以帮助我们探索郝大通开创华山派之谜。让我们跟随这条分割线,一起拨开历史的迷雾,看一看历史中真实的全真七子吧!(当然,没有这根分割线,也一样)


全真七子在历史上全都确有其人,在道教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现在很多人对全真七子的认识主要来自金庸老先生的《射雕》和《神雕》两部作品,其实历史上王重阳的徒弟远不止这7位。

王重阳,本名王中孚,字允卿。入道后,道教名字叫王喆(zhé),这个“喆”字也有写成3个“吉”的王嚞(读音一样也是zhé,意指聪明,有智慧),陕西咸阳人,号重阳子,所以被后世称为“王重阳”。

王重阳最早是在家乡陕西一带传教收徒,弟子包括史处厚、严处常、刘通微等人,后来云游到山东传教,在山东宁海自题其庵名为“全真堂”,故入道者都称为全真道士,全真教也由此流传。在山东,他收下了后来鼎鼎大名的全真七子,其中,马钰公认是首徒。

金庸怎么评价郭襄(谁说郝大通开创了华山派)(1)

王重阳与全真七子

7位师兄弟的排行,历史上流传最普遍的顺序是: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

在《射雕》中,金庸也是这样写的:

大弟子丹阳子马钰,二弟子长真子谭处端,以下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最末第七弟子清静散人孙不二(《射雕英雄传》第六回“崖顶疑阵”)

甚至在排出天罡北斗阵时的顺序也是如此:

马钰位当天枢,谭处端位当天璇,刘处玄位当天玑,丘处机位当天权,四人组成斗魁;王处一位当玉衡,郝大通位当开阳,孙不二位当摇光。(《射雕英雄传》第二十五回“荒村野店”)

当然,也有人研究认为“全真七子”皈依王重阳门下的正确次序实际上应为:马钰、丘处机、谭处端、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刘处玄,但这已经不是我们金庸迷们所要讨论的范围了。

金庸老先生的史学知识非常深厚,很多著作都是架构在真实历史之上,当然,在历史的基础上免不了也有很多虚构的部分,但不少细节还是有史料来源的。在书中,对全真七子的描写也都有史可查,比如,谭处端的两个道袍袖子都去掉了半截,孙不二的道袍上绣有骷髅,这些都是有史料记载的。但是我们看到大多数影视作品,在这些细节上很少能表现出来。

王重阳最重要的布道地方是在山东,而在全真教传承中最重要的全真七子也都是山东人,如果要按历史的真实,《射雕》和《神雕》里面全真七子互相交流应该用的是山东话。

既然是这样,而且历史上第一座“全真堂”也是出自山东宁海(现属烟台市牟平区),就连周伯通都是山东宁海人,那么在金庸书中他们不在山东待着,反而一直都住在终南山上的重阳宫,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重阳宫,顾名思义,当然是为了纪念王重阳的。其实,真实的历史上,王重阳于山东传教成功后,在金大定九年(1169年)携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四人西归故里,次年(1170年)一月在大梁(今河南开封)羽化(没来得及赶回老家)。

王重阳卒后,其弟子护送遗骨,归葬于终南山刘蒋村故居(今陕西户县祖庵镇)。马钰袭掌全真教后,于其地建立道观,手书“祖庭”二字为额。而后,王处一上奏,请于其址建灵虚观,丘处机又请改名为重阳宫。后全真道尊奉该地为祖庭。

全真道有三大祖庭,北京白云观和山西永乐宫也被尊为祖庭,但终南山重阳宫是祖庭中的祖庭。

这也是为什么金庸老先生要把终南山重阳宫写为全真教门派所在地的原因。

金庸怎么评价郭襄(谁说郝大通开创了华山派)(2)

重阳宫

金庸怎么评价郭襄(谁说郝大通开创了华山派)(3)

重阳宝殿

金庸怎么评价郭襄(谁说郝大通开创了华山派)(4)

七真殿

当然,林朝英和古墓派历史上是没有的,但活死人墓是有的,只不过规模没那么大。

金庸怎么评价郭襄(谁说郝大通开创了华山派)(5)

除了古墓派,金庸作为小说家杜撰的地方还有不少,比如我把全真七子的生辰年岁列出来,大家就能看出问题:

大家看了以后会发现,咦?原来孙不二年纪比马钰还大,丘处机原来是年纪最轻的,谭处端还比马钰多活了两年,而小说中是在牛家村早早地就被欧阳锋打死了,谭处端实在苦啊,活得好好的,非要被写死(呜呜~~)。

另外,活到最晚的丘处机,羽化于1227年,这一年是元太祖二十二年,什么意思?元太祖就是成吉思汗,元太祖二十二年是成吉思汗在位的最后一年,也就是说成吉思汗死在这一年,即公元1227年。所以,丘处机和成吉思汗是在同一年去世的!这样的话,到了神雕时代,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忽必烈的时代,怎么可能还有全真七子呢?

所以,作金庸武评,只能按金庸小说中的逻辑来,真实历史在小说中不作数。金庸说谭处端是在牛家村被欧阳锋打死的,那谭处端就必须死在牛家村,死于欧阳锋之手,金庸说神雕时代全真六子还活着,那他们就必须活着,在金庸武评中,这事没得商量,必须按小说来。

金庸怎么评价郭襄(谁说郝大通开创了华山派)(6)

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在全真门徒中,最得王重阳器重的当推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四人。临终之际,王重阳安排马、谭、刘、丘四人相继“主掌教门”。

现在大家对全真教的认识,普遍以全真七子为主,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金大侠《射雕》、《神雕》两部巨作,另一方面,确实是全真七子对全真教发展贡献太大。

自王重阳之后,全真七子将全真教不断发扬光大,每个人都开宗立派:

当当当当~~问题出现了!

大家看见吗?全真教华山派。原来郝大通开创的不是武侠小说中的华山派,而是道教全真道中的华山派。

现在,关于“郝大通开创华山派”的谜团终于解开了,郝大通开创的其实是真实历史中的一个道教分支,不是金庸武侠中的江湖门派,此华山非彼华山也!

在金庸武侠中,其实《碧血剑》提到过华山派的开山祖师叫“风祖师爷”。

那老人取出一幅画,画上绘的是一个中年书生,神态飘逸。那老人点了香烛,对着画像恭恭敬敬的磕了头,对袁承志道:“这是咱们华山派的开山祖师风祖师爷,你过来磕头。”(《碧血剑》第三回“经年亲剑铗 长日对楸枰”)

这里的“风祖师爷”是不是指风清扬?不知道。因为风清扬在《笑傲江湖》里出场的时候,已经是老头了,而这里“绘的是一个中年书生”。难道风清扬在早年间是一位“神态飘逸”的“中年书生”?

另外,比《笑傲》早许多的《倚天屠龙记》里,华山派已经是六大门派之一了,那这位“风祖师爷”是不是华山二老、鲜于通他们的祖师爷呢?这个也不得而知。

金庸怎么评价郭襄(谁说郝大通开创了华山派)(7)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华山二老

金庸怎么评价郭襄(谁说郝大通开创了华山派)(8)

还有他们的经典语录

总之,在金庸武侠里,并没有郝大通开创华山派的说法,这是将真实历史中郝大通开创道教华山派的经历混淆起来了!

郝大通身上这件谜团算是解开了,但是关于郝大通的武力定位,似乎又是一个谜团。

郝大通的武力在全真七子中可以排第几?

在《神雕》中有这样的描述:

郝大通在这柄剑上花了数十载寒暑之功,单以剑法而论,在全真教中可以数得上第三、四位(第五回“活死人墓”)

这个定位相当厉害。大家知道全真七子中,丘处机肯定是第一,第二不是马钰就是王处一,如果郝大通的剑法“在全真教中可以数得上第三、四位”,排第四位就等于仅在马钰、王处一之后,如果排第三位那就等于把马钰、王处一中的一位挤下去了。这可不得了!

但是,在后面第十回“少年英侠”中,杨过又认为郝大通不及刘处玄,

杨过……听得耶律齐说是全真派门下,心道:“他果然是全真派的,难道是刘处玄的弟子?料得郝大通也教不出这样的好手来。”

照这么说,如果郝大通还不及刘处玄,那他的武力定位就很一般了。

然而,到了第十二回“英雄大宴”,郭靖夫妇对郝大通的武力评价却很不一般,

郭靖心想,广宁子郝大通是全真教中有数高手,江湖上武功胜过他的没有几人

等到金轮法王一行提出三场定胜负的时候,郭靖一方拟定的3人名单最初是:郭靖、朱子柳、郝大通。

郭靖、黄蓉与众贵宾低声商量,……今日与会之人,除了黄蓉不能出阵之外,算来以郭靖、郝大通,和一灯大师的四弟子书生朱子柳三人武功最强。

也就是说,在英雄大宴中,郝大通的武力值排第四(郭靖、黄蓉、朱子柳、郝大通),连泗水渔隐都不如郝大通,这可真不一般。

郝大通的武力水平前后显得如此矛盾,一会儿描写得很厉害,一会儿又被描写地很一般,而且还都是原文里的描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另外,全真七子他们7个师兄弟之间的武力排名又是怎样的?

这就涉及到全真七子第二个未解之谜:全真七子武力排名之谜。

这一谜团,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解开。敬请大家继续关注《小心说金庸17:全真七子武力排名之谜》

本小编文章更新不快,但绝对值得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