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气候谚语(关中的气象谚语)(1)

□陈嘉瑞

《辞海》对“谚语”的解释是:“熟语的一种,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 谚语在中华文化中称得上是源远流长。

在谚语的大家族中,气象谚语别具一格,既生动形象,又富实用指导性。其中,关中的气象谚语尤其值得一提。

关中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几千年来农业发达,物产富饶。早在上古时代,农神后稷就在这里教民稼穑。它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关中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自古,这一地区的农业就和气象关系密切。有关天象的观察,始于殷商。西周时期,天子设灵台观天象;《诗经》中有震电、肃霜、白露等文字出现;《吕氏春秋》中有大霖、大雾的记载;《晋书》中记载有霾。和官方的典籍记载相对应,民间的天象观察则更为广泛与实用。关中农人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气象经验,其中的代表就是气象谚语。《诗经·谷风》中有:“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道德经》中有“飘雨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等,这些都证明了气象谚语较之典籍更为久远。观察天象“自古长安西风雨。”王安石的《咏风》诗说:“风从北海起,至此南海上。”关中地区每年立秋、白露以后,常常出现西风伴秋雨的现象,所以又有“秋后西风雨”之说。为什么关中地区秋后常刮西风呢?因为关中是个东西走向的狭长盆地,刮风要么东风,要么西风,南风北风较少。而古时的“北海”泛指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冷空气南下以后,和关中未退的副高相遇,形成降雨。这一谚语科学准确且地方特色鲜明。研究天气离不开观察天象,许多气象谚语都是人们通过观察日、月、云、风、雾等自然现象的演变规律,反复总结印证而得到的。云是天气的招牌,许多天气变化首先表现在对云的观察上。比如:“云往东,一阵风;云往南,水漂船;云往北,晒干麦;云往西,水叽叽。”——通过关中上空云的移动变化,总结出来的天气谚语,很符合关中地区的气象规律。再比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看东南,晚看西北”——告诉人们关中地区看云识天气,应该着重看东方和西方天空。通过雨后彩虹是否出现及其方位,也可以预测天气。如“东虹(jiang)日头西虹(jiang)雨,北虹(jiang)出来卖儿女”。此谚语用“卖儿女”作比喻,是说如果北虹(jiang)出来,预示着天将大旱,遭遇年馑,人们只有卖儿卖女来自讨活命了。看云识天气,云的形状很有讲究。如“钩钩云,雨淋淋”。这里的“钩钩云”指的是七八千米高空出现的一种一端有小钩的白色云丝。这种云通常出现在冷暖空气交界区的低气压前面。由于冷暖空气相遇,天空会出现高度不等的云层。钩钩云移过后,就要出现高积云、雨层云,表明高空不稳定,不久就要下雨了。关中地区出现钩钩云,一般隔十几个小时就会下雨,有时也隔一两天,故又有“天上钩钩云,三日雨淋淋”的说法。还有,“瓦片云,晒死人”——俗语中的“瓦片云”在气象学中称为高积云,因为它出现时常常成行成列整齐地排在天空,状如瓦片,故有此称谓。这种云多数出现在变性的高气压范围内,表明短期内的天气一般都是晴好的。“晒死人”当然是夸张的说法。另外,观日、观月、观风、观雾等,也可以识别预测天气。这类谚语不少,如“十雾九晴”,“夜晴没好天,等不到鸡叫唤”,“月亮长毛,有雨快跑”,“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星星眨眼,离雨不远”,“风刮一大片,冰雹砸一线”,“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等。总结规律就一个具体地区而言,天气的变化常常有规律可循。中长期的天气变化,可通过这些规律的总结得以预测。比如关中地区有“初三初四不见月,连阴带下半个月”之说。此谚语主要指的是关中的春季,其准确率达80%左右。还有“雷打一百八,雨多长庄稼”——是说每年第一次打雷日之后,相隔108天左右,就有雨水降下,十分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并且初雷的迟早,与后期的降水呈相关关系。初雷越迟,降水量越大。和此类似的谚语还有:“八月十五月朦朦,正月十五雪打灯”、“头九二九下了雪,头伏二伏雨不缺”、“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七月初七有雨下,七月十七紧相接”等。需要说明的是,关中地区气象谚语的时间表述立足于农历。农历的依据是月亮的圆缺,而月亮的朔望盈亏,影响地球上的湖海潮汐。与此相对应,一个地区的大气环流在每年的同一月份的同一天前后,有着周期性的反复与规律。对这些规律的总结与验证而形成的气象谚语,成了关中地区气象的中长期预测的依据。“水是命,肥是劲。”关中地区之所以有“米粮川”、“天府之国”的美誉,和关中地区一般都是风调雨顺、降水适度有关系。说到雨,关中的雨很有地方特色,春天有“毛毛雨”,夏天有“白雨(雷阵雨)”、“二杆白雨”,秋天有“霖雨”、“西潲雨”等。雨不同,特点也各异。例如关中的暑天,有“白雨不过犁沟”的说法,即白雨下来时,界限十分分明,犁沟这边下雨,犁沟那边晴天。结果,一场白雨过后,地里犁地的两头牛都死了——犁沟这边的牛被白雨激死了,犁沟那边的牛被太阳晒死了。关注物象天气影响着地球,地球上的动物、植物、非生物等,受温度、湿度、气压、风力等的影响,气象条件一旦发生变化,都能引起它们或大或小的变化,而且有的先于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关中地区的气象谚语中,根据物象预测天气的很多。比如,“燕低飞,披蓑衣”——因为即将下雨,空气中水汽很大,昆虫的翅膀因附着小水滴而飞不高,燕子要捕食昆虫就只能低飞了。而且,天要下雨前,空中气流较乱,燕子也飞不高;还有,“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蚂蚁对天气的变化很敏感。天要下雨,蚂蚁早早就感觉到了,将家从低处往高处搬。雨越大,窝筑得越高。同时,蚂蚁洞口高的那边对着风雨来的方向,风雨过大造成倒塌时,正好可以堵住洞口;再如,“青蛙嚎叫,大雨必到”——青蛙是两栖动物,对天气的变化很敏感。关中农村以前多涝池,夏日夜里,如果青蛙叫声此起彼伏,往往不久就要下雨了。动物中,蜘蛛也是预测天气的高手。“蜘蛛结网,天气晴朗。”——多日阴雨后,如果能看到蜘蛛出来补网,就预示着天要转晴了。因为蜘蛛是靠张网捕食小昆虫的,一直有雨或大风,即使蛛网破了,蜘蛛也不会补。只有天气出现转机,蜘蛛才会提前感知,而出来补网。“蜜蜂迟归,雨来风吹。”——天将变化时,蜜蜂采蜜就会迟迟不归。因为雨来之前,大气中水汽增多,花瓣大开,花蕊外露,此时很适合蜜蜂采蜜。此外还有“盐罐返潮,大雨难逃”一说。将要下雨时,往往气压降、温度高、湿度大,暖湿的空气遇到较冷的盐罐之时,水汽就会在盐罐表面凝结成小水珠。同时,盐本身也是一种容易吸湿的结晶体。罐和盐同时返潮,就预示着天要下雨了。类似的物象类气象谚语还有:“烟不出门,大雨倾盆”、“鱼儿出水跳,大雨要来到”等。另外,天气变化,人也有反映。如老人腰酸背痛,病人伤口发痒,关节疼痛等。唐人黄子发曾有一本《相雨书》,可谓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气歌谚集,该书收集了民间气象谚语169条。后来,元末明初的娄元礼有《田家五行》,其收集的天气经验比《相雨书》更系统;明朝徐光启著有一部《农政全书占候》,也是一部观测气象的经验总结著作。应该说,这些著作的诞生,都和源远流长的气象谚语密切相关。近些年,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大陆包括关中气候也有反常的地方,因此,一些气象谚语也就不准了。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警示我们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