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有很多中国元素,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朋友的关注。

继冰墩墩成为“顶流”之后,解说和运动员的东北话,又出圈了!

近日,长春市一网友在抖音上分享了一本《东北话词典》,词典内有“格棱子”“格路”“格塞子”“格色”等名词解释。

2022年冬奥会文化介绍(特别报道火遍冬奥会的东北话)(1)

网络截图

配文称,“看冬奥会手里必备装备,要不然看不懂解说,听不懂运动员采访。”这则短视频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并留言称,“东北话看来要走向全世界了。”

2022年冬奥会文化介绍(特别报道火遍冬奥会的东北话)(2)

网络截图

网友的搞笑举动,看似调侃。细细品味,这其中,又透着一种对东北文化的自豪感。

火出圈的东北话,背后究竟蕴含了怎样的文化启示?

日前,中国吉林网对话吉林省著名学者曹保明,打开东北话背后的文化密码!

2022年冬奥会文化介绍(特别报道火遍冬奥会的东北话)(3)

吉林省著名学者曹保明

解开方言密码,就是解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文化基因。那么,东北话是怎么来的呢?

曹保明老师介绍,“东北的原住民们,之前主要是满族,清朝时大部分都迁到了关内,所以东北话和北京话血缘关系非常近。所以说,东北话是最好的普通话。‘闯关东’后,形成多民族居住地区,融合了北京官话和山东、河北的部分方言。所以,东北话中蕴含着很多民族融合的东西。”

东三省口音有何区别?

黑龙江省和吉林人省说话口音基本一样,都是普通话。那为啥普通话表述,还听不懂呢?

“听不懂东北话的原因,不是因为发音,而是不懂方言的含义。”曹保明说,“东北话的发音,是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大家都能听清楚。但是,带了一些方言的词语,听起来让有些人费解。”比如,东北“全部都下雪了”和“整个浪都下雪了”表述时,音都是普通话的音,后者方言的内容,就是人们听不懂东北话的原因了。

而辽宁省人的口音,则分为两部分。辽东居民,跟黑龙江和吉林发音一样,讲普通话。而在辽南、鞍山、抚顺、大连等地,在历史发展中融合接纳了大批胶东移民,还融合了日语、俄语、英语等外来词汇。如大部分人都不说 r 这个音,多会读成 y 声母,比如:东北人(yin)、猪肉(you)等常用语。这就形成了所谓东北的“大碴子味儿”和“海蛎子味儿”,两种“东北味”。

那么,“大碴子味儿”和“海蛎子味儿”究竟是啥味儿?

很多人不知道“大碴子味儿”是啥意思,只是听着感觉有一丝土味和大嗓门。对此,曹保明给出了正名!“长期以来,人们对东北‘大碴子味儿’有一种误解。”

实际上,大碴子是玉米粒碾碎后的一种食物。黑吉两省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是中国玉米最大产地,盛产玉米、梁豆,“大碴子味儿”是形容风调雨顺时粮食的味道。很多人不愿意听,觉得农耕文化是久远文化的历史,认为太传统就是落后过时、陈旧的,但实则传统是生动的。曹保明说,“北方普通话加上东北方言,‘大碴子味儿’活脱脱呈现出一幅地域文化的画面啊!把东北人的豪爽、粗犷表现的淋漓尽致。”

“海蛎子味儿”也一样。这是因为,海蛎子(牡蛎)是大连的海鲜特产,这也是形容大连本地人说话的鲜明地域特点,是属于胶东地域方言系列。

无论是“大碴子味儿”,还是“海蛎子味儿”,都体现出浓浓的地域文化底蕴。

视线回归冬奥会,为啥东北话在冬奥会火了?

曹保明认为,首先,东北话非常接近普通话,借着感染力强而容易学习。生活中,大学寝室,如果有一个是东北人,整个寝室都会东北话的趣谈,也比比皆是。另外,东北是冰雪运动的主阵地,也是东北重要的文化特征。

冬奥会上,东北的运动员、健将也多,自然说东北话的人就多。东北人豁达、豪放、直率和幽默的性格,以及热情,喜欢强调的表达方式。在强调对客人的热情时,在语言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这也充分体现了,“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发展在吉林”。

而方言,绝不是单纯的语言现象。方言是文化的综合记忆。东北话中饱含了民族融合历程中的大量历史信息和文化走向。如今,东北话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在表述着,冬奥会中的东北方言是一种鲜明的文化特点。

所以,当高亭宇在大赛后,面对全世界的媒体,表述出“格路”这个词。

2022年冬奥会文化介绍(特别报道火遍冬奥会的东北话)(4)

网络截图

也才能更准确地展现出东北文化的生动和自信!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陈志文/文 截图来源于网络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