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的定义是在熔融或溶于水能够导电的化合物这个概念听起来非常好理解,非常容易抓住关键词就是导电,其实这个概念是一个整体,只看导电很容易一叶障目,下面就对这个概念进行庖丁解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高一化学必修一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化学必修一电解质电离方程式(高一化学之电解质)

高一化学必修一电解质电离方程式

电解质的定义是在熔融或溶于水能够导电的化合物。这个概念听起来非常好理解,非常容易抓住关键词就是导电,其实这个概念是一个整体,只看导电很容易一叶障目,下面就对这个概念进行庖丁解牛。

电解质首先是属于化合物这个范畴。所以无论其他物质能否导电,只要他不属于化合物就一定不是电解质,比如铜(单质)、氯气(单质)、氯化钠水溶液(混合物)均不是电解质。不是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非电解质也一定要是化合物,上述三种物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这里要说明的是HCl与盐酸是有区别的,前者属于化合物是电解质,后者是混合物指的是HCl的水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其次,电解质导电是有条件的,是熔融状态或者是水溶液两者中的至少一种。熔融状态,可以理解为熔化状态,也可以理解为升高温度使该物质变成液态。比如常温常压下的纯水,也就可以认为是水的熔融状态, 再比如达到氯化钠的熔点使氯化钠变成液态氯化钠,这时我们就叫熔融氯化钠。另外,水溶液导电,特指电解质本身电离出来的离子导电。比如三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是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硫酸,是硫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才导电的,所以只能证明硫酸是电解质,而无法证明三氧化硫是电解质,事实上,三氧化硫属于非电解质。那氧化钠是不是电解质?氧化钠属于电解质,不是因为氧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判断是电解质,而是熔融状态下氧化钠可以导电,此时钠离子和氧离子可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

第三,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分类的依据是水溶液下是否完全电离。物质是否难溶,溶液导电性强弱与否,与其是否完全电离,没有必然关系,比如硫酸钡难溶于水但是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硫酸钡溶于水的浓度非常小,所以其溶液的导电性也很弱。氧化钠这种溶于水会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按照惯例,由于熔融状态是完全电离的,也将其归类为强电解质。

从物质类别上讲,强电解质主要有强酸、强碱、盐(绝大多数)、活泼金属氧化物。弱电解质主要有弱酸、弱碱和水。非电解质主要有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的有机物(如酒精,辛烷),NH3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