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正月里理发舅舅躺枪的贴文在朋友圈刷爆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如何才能控制自己不刷朋友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才能控制自己不刷朋友圈(朋友圈里的控制术)

如何才能控制自己不刷朋友圈

前几天,正月里理发舅舅躺枪的贴文在朋友圈刷爆了。

那么,到底正月里理发是否对舅舅不利呢?民俗学家曹保明说:“民俗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口耳相传,在传习过程中产生变异,会与原意相差甚远。”,事实上,“正月理发死舅舅”便是民俗文化的变异,而这则是一种误传。

曹保明表示,“死舅”实际上是对“思旧”或“思念”,也是可以说是对亲人的一种思念,并没有单独指向舅舅的说法。

“所以正月里剪头并没有任何说道,甚至还有一个不错的寓意。”曹保明说。

以上民俗学家的说法,有其道理。但就本人在老家的生活经验论,各地对此都有不同的理解。

很多小孩子都不愿意理发,能拖就拖,但新春佳节一是要合家团聚,二是要走亲戚拜年,是露头露脸关系门面的大事。因此,节前家长们一定会逼着孩子们理发,遇到特别不听话的孩子,光劝说是没用的,就得连蒙带吓唬才行,一句“正月里理发对舅舅不利”,一下子就把不听话的孩子唬住了。这样就必须在腊月里理发,因为只有在春节前把头发弄妥了,才不至于在正月里长成长毛贼。

正月里理发舅舅躺枪,可能就是这样来的。

其实,我们的民俗中还有许多类似的传说。比如:人吃饭时一定要手扶碗,手不扶碗会穷苦一生的。“树摇叶落,人摇福薄”,抖腿也是一种破财的相。在民间有“男抖穷女抖贱”一说,如果一个人老有爱“得瑟”习惯,一坐下就开始抖腿或者耸肩,老处于一种不安稳的状态,对于男性来说不容易聚财,对于女性来说下贱轻浮,败家破财。

对这样一些习惯性动作,加以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一般人是不敢轻易违犯的。这也算是一种警戒或恐吓式教育方法了。

这种管理或教育方法,其实是带有一定的控制性的。就是通过恐吓性的预期,阻止或提倡某种行为,从而控制别人的选择,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一手法,在qq群或朋友圈里,被发扬光大了。

经常看到群里或圈里,要求人们转发一则信息,转了就会升官发财,不转就会如何如何。为了达到更好的控制目的,把神明、属相、星座、出生年月等等,都搬出来,看你从还是不从。

这种朋友圈里的控制术,看似对人没啥危害,但也令人十分纠结和烦恼。

对付这种近于无赖且不靠谱的手法,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拒绝!大家都不理他,没了市场,自然也就没了这类信息的制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