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大方,应当与其本身的能力相匹配。

如果是打肿脸充胖子假装大方,就更没有必要难为自己了。

在变老的路上,在这几件事上,就别再大方了,越是大方,越容易给自己带来麻烦。

在变老的路上能老的轻松一点(在这几件事上别再大方)(1)

01

闲聊别大方。

《论语》中写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说,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别荒废了生命。

越是年纪增大,越是明白时间的可贵,越不愿意将时间浪费在无聊的闲聊上。

近代民主人士、法学家沈钧儒曾写道:“立志须存千载想,闲谈无过五分钟。”

从中,也可以瞥见一代法学大家志存高远、惜时如金的风范。

身为普通的打工人,很难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很难有“彪炳史册”的成就,但胜任岗位,成为行业标杆,并不是没有可能,只要愿意付出时间去钻研,不断地打磨自己,便会熟能生巧。

很多年前,我们村里出了一位女大学生,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在一家中英文双语报社工作,为立足下来,她好几年都没有回过老家。

老家这边的亲朋好友去北京,她也只是匆匆安排一起吃个饭,定好旅馆,拟定好出游的路线,便又自顾自地忙去了。

以至于,老家的亲朋好友对女孩的评价都带点负面情绪了。

直到多年后,女孩带着她的丈夫和孩子回了一次老家,挨家挨户送了礼物,大家才恍然大悟:那些在外打拼的人,唯有抓紧了时间,才能抓住一次又一次难得的机遇啊。

如今,当自己也步入职场了,才发现,不管在哪里工作,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唯有珍惜时间搞好工作,才能赢得片刻属于自己的“自由时光”。

而闲聊,便是对这种“规律性”作息的挑战,一方面,浪费时间;一方面,分散精力。若是口无遮拦,还难免节外生枝,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学会对闲聊不再大方,其实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是学会取悦自己的开始。

在变老的路上能老的轻松一点(在这几件事上别再大方)(2)

02

借钱别大方。

人与人之间关系再好,也不要轻易借钱。

一旦有了“金钱”上的来往,再纯粹的感情,都会蒙上一层“不信任”的阴影。

能够张口借钱的关系,多半是彼此熟络、相当信任的关系。但再深厚的情谊,也无法为“借钱”提供信用保障,人性的贪婪和多半,往往连自己都拿捏不准。

大春是我们单位的一位前同事,是个业务能力很强的会计,和大家的关系也处得十分融洽。后来,他迷上了网络赌球,还深陷婚外情,开始不停地向同事借钱。

起初,大家抱着“救急”的态度,都伸出了援手。但大春非但没有了解那些让他深陷泥淖的“烦心事”,反而越陷越深,以至于欠债太多,跑路了事。

直到十几年过去,大春欠下同事们的钱,还未曾偿还分文。对此,越是和他关系好的,越是深受其害。

在变老的路上,捂紧自己的钱袋子,才是往后余生,踏实过日子的有力保障。

重情重义固然没错,守住底线更为重要。只有自己有赚钱的能力,有足够的存款,才能从容以待。

在变老的路上能老的轻松一点(在这几件事上别再大方)(3)

03

喝酒别大方。

游走在职场上,人际应酬断然少不了。

当自己还是个小职员的时候,甚至还无比羡慕,那些中层领导,隔三差五又有饭局,能好酒好菜大吃一顿了。

当自己成为部门负责人之后,才发现,陪领导、陪客户吃饭,一点都不比技术攻关更容易,不仅要有酒量,怎么喝都不会醉,更要有胆量和才气,不管什么样的客人,都能找到他们的兴趣点,活跃气氛,宾主尽欢。

酒桌饭局上,总不乏有将别人灌醉的人,不乏想方设法让别人下不来台的人。对此,年轻的时候,很多人都是“隐忍”了事,但越是年纪增大,越没有必要大方地“奉陪到底”了。

一场饭局下来,喝醉了,自己难受,喝坏了身体,家人也跟着遭殃。

多少人,由于工作应酬,而让自己患上疾病,再光鲜亮丽的职位,也待不了几天,这是何等的得不偿失呀。

在变老的路上,拥有健康的身体,才是最大的本钱。

那些酒桌饭局,就算真的能够带来订单和效益,也不必再全力以赴了。真正的合作伙伴,拼的不是酒量,而是多年合作的质量。

在变老的路上能老的轻松一点(在这几件事上别再大方)(4)

04

结束语:

人生,并不会来日方长。

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一个会更先到来。

在变老的路上,那些与我们生命底色契合的人和事,终会渐行渐远,当他们悄然离开,或者挥手告别,不必恋恋不舍,不必苦苦追赶。

坚定地走自己的路,遵循自己的节奏,终会抵达幸福的彼岸。学会对一些人和事,不再大方,并不是一种抠门,而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对他人的一种警醒。

往后余生,且行且惜,只为爱自己的人和自己所爱的人。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