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来自江西的阿姨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因为付不起30万就此晕厥而上热搜,让一件本该就此了结的糗事却在互联网放大镜中开始发酵。

事情还要从这位江西阿姨试戴玉镯说起,阿姨出于爱玉之心试戴了一只手镯,戴好后,询问价钱当得知30万的时候,她竭力想要把手镯摘下来,结果手一滑,玉镯不幸摔成了两瓣。

第一次戴玉镯摔碎了预示什么(游客试戴30万玉镯碎了)(1)

30万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确实相当于天价,虽然店员一直安慰她不要紧张,但一想自己就此要欠下30万的巨债时,阿姨还是被吓晕了,众人掐人中,叫救护车,慌乱救治中好歹阿姨是无碍了,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来了。

摔碎的玉镯应该怎么赔,谁的错?

1.

商家明码标价

不存在强买强卖

和猎头混久了,唯一的好处就是知道去了解市场行情再下定论。这就好像是拿到一个岗位的初始阶段,HR说年薪10万,结果你去市场上一打听,同等岗位,市场价已经是年薪15万了。你说这种岗位会有人去操作吗?

2.

仓促出手

缺乏价值认识

猎头联系候选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评估候选人的市场价值,只有和手中的岗位相匹配,候选人的价值才能被放大。

从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江西阿姨对玉镯的市场价值并不了解,仓促试戴以后,才问营业员玉镯的价格,得知30万以后,才出现了慌乱导致玉镯被摔。

30万的玉镯随意摆放,在顾客试戴的时候,营业员也未曾为客户介绍过玉镯的价格,导致客户从一开始对玉镯的价值就失去应有的判断,所以当得知是天价玉镯后才惊慌失措的想要摘下来。

猎头界都盛传一句话叫:推人要快准狠。太过优秀的人选,企业想要却无力支付其高昂的年薪,太过普通的候选人,企业又觉得自己亏了。所以往往在推人之前,猎头对于企业的薪资都问的格外清楚,因为这决定着猎头为企业推荐什么样的人才。

就像只有伯乐才能千里马一样,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特定事物的价值认知的,所以要嘛不出手,出手就要肯定自己所掌握的价值是自己能承载的。

3.

协商不成

法庭再会

警方在长时间内在店家和这位江西阿姨之间周旋,希望能协商成功,后来发现,不管如果协商,3万和18万的差距,是不可能被磨平的,只能寻求公平公正的裁判。

第一次戴玉镯摔碎了预示什么(游客试戴30万玉镯碎了)(2)

店家:

为自己收不回成本叫屈,价值18万的玉镯竟然只能得到3万的赔偿,空缺的成本窟窿谁来填补?

消费者:

为自己无力偿还哭诉。谁也不想打碎玉镯,可事已至此,全家所能拿出的赔偿也只有3万,你还不接受,我也没有办法。

这就是店家和消费者之间纠缠的根本,价值无法统一,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想争取更多的利益。

猎头和企业之间针对候选人的薪资问题,永远都是博弈的一个状态,想要高薪资,那就提高候选人的价值,价值和薪资无法统一,合作只可能终止。

既然目的无法达成统一,尽快走司法途径,是最快的解决办法,与其反复纠缠不清,倒不如果断出手,以绝后患。

这就是处事准则,简约,却并不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