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格外重视叠字,日月相重往往被视为天人交流之日,故每每定为假期,比如正月正元旦、二月二春龙、三月三上巳……那今天(六月六)又是什么节呢?有什麽民俗?又如何演变呢?

请看天贶(kuàng)节极简史——

01

先秦

回娘家的“姑姑节”

六月初六,最早被认为是姑姑节,也就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滥觞于春秋。

狐偃(?-前627年),姬姓,狐氏,字子犯。出身戎狄,是晋文公的舅舅,又称舅犯、咎犯、臼犯。

前636年,在赵衰、狐偃、胥臣、先轸的辅佐下,流亡十九年的重耳成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精明能干的狐偃又助文公成为五霸之一,偃为上军佐,首席谋士,真是志得意满。每逢六月初六狐偃过生日,总有无数人拜寿送礼。狐偃便慢慢地傲骄起来。

功臣赵衰是狐偃的亲家,对偃很反感,就直言相劝。但狐偃听不进,反当众责骂亲家。赵衰年老体弱,被气重病。赵衰的儿子恨岳父不讲仁义,便决心报复。

一年,晋国受灾,狐偃出城放粮,女婿想乘偃过寿之时报仇。女儿知道后,星夜赶回娘家报信,让父亲有个准备。狐偃回城,深知自己办了坏事,悔恨不已。他不仅不怪女婿,还改正了自己。事后,每年六月六日,狐偃都把女婿、女儿接回家里,阖家团聚。

老百姓纷纷仿效,也都在每年六月六接回闺女,以消仇解怨、免灾去难。天长日久,相沿成习,称为姑姑节。

二月二又叫天贶节吗(六月六天贶节极简史回一回)(1)

元 农村嫁女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上述不过是一传说而已。其实在上古,回娘家是经常性的,但什麽时候能回要看夫家能否离得开,如农忙时、节日期间缺人手就不便回。而六月正是农闲,最适合回娘家。

民谚「六月六,请姑姑」,此时,小孩也要随母去姥姥家,归来时,在前额上印有红记,作为避邪求福的标记。

02

唐代

晒经节

《西游记》唐僧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传为当年师徒自天竺取经归,渡通天河时,因负老龟重托被掀翻落水,书籍也湿透了,没法子,师徒惟有把经书铺开,放在大石头上等着阳光来晒干。是为第八十一难。电视剧中也有这段奇节。

二月二又叫天贶节吗(六月六天贶节极简史回一回)(2)

《西游记》电视剧截图

抛开魔幻,晒经更有可能是源于玄奘数十年后的义净法师,他筚路蓝缕,从天竺自海路归来,遇风暴打湿了典籍,故有此俗。

六月初六,是佛教传统的晒经节。这一天始,如天气好,寺院就会要把佛经拿出来晒,其实很实际。

佛经都放在藏经楼,保护技术比较差,长年存放易发霉生霉。因此僧众每年六月六都会将经书取出,翻晒一遍,以利经卷保存。

佛经是佛陀的教言,是珍贵的法宝,是祖师大德们为法忘躯、舍生忘死传承下来的。义净感慨: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若不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可知古代要得佛经是多么的困难!

佛经都要妥存、尊重、恭敬,珍视、爱护。《金刚经》说: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

「六月六、晒红绿」,宫内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又传向民间,家家户户都于此日在大门前曝晒衣服,文人就筛自己的书籍,此举成俗。况且六月正是太阳毒辣,清洁卫生多好啊!

03

大宋

「天贶」的定名

澶渊之盟后,宋真宗很敬重寇准,也为能保全社稷而自重。

但枢密院事王钦若讲,城下之盟古人耻之,而澶渊时帝以万乘之贵订盟,耻辱更大。真宗因是闷闷不乐,常想重振士气以湔前耻,接受小人钦若建议,欲以封禅为「大功业」,掩澶渊之辱,镇服四海。封禅须有天瑞,仓促难得,于是君臣合谋伪造天书以为祥瑞。

二月二又叫天贶节吗(六月六天贶节极简史回一回)(3)

北宋 佚名 宋真宗坐像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景德五年(1008)正月,真宗自称梦见神人,说将要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之后和宰执王旦、王钦若等在承天门举行受天书仪式,命内侍升屋,取下预置「天书」,改年号为大中祥符。

大中祥符四年(1011),「丙申,诏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日为天贶节。丁酉,奉天书发京师。」天贶,天赐也。

全国放假一天,天贶节正式定名!

随即皇帝东巡封禅泰山、幸曲阜祭孔子;西至汾阴登坛祀后土、拜谒太清宫。臣下争相虚报祥瑞、奉献赞颂来粉饰太平,又建道场、造宫观、迎圣祖、祠嗣老子,虚耗了大量国家财用。真是举国若狂!

东封西祀的真宗驾崩后,天书运动得以叫停,但百姓乐得有了天贶节的一日休息。大诗人陈与义有《六月六日夜》:

蕴隆岂不坏,凉气亦徐还。

独立清夜半,疏星苍桧间。

晦明莽相代,天地本长闲。

四顾何寥落,微风时动关。

南渡之后,许月卿也有《天贶》诗:

天贶逢佳节,地灵钟异人。

今朝书上考,同日是生辰。

部使星留次,临川月半轮。

明年当此日,五马列朝绅。

04

明朝

大象:不舒服的时候洗一洗

大象是吉祥的化身。到了夏天,忙于表演的牠们也很辛苦,难免不舒服,所以大明朝的天贶又有了洗象的欢乐民俗。

每年六月初伏为洗象日。锦衣卫官校旗鼓列队,迎象群出宣武门在护城河水闸附近洗澡,曰「洗象」,喜象的谐音。数十只大象依次下河,或舒鼻喷水或相互嬉戏。驯象员在旁号令指挥,很快即将大象驱赶上岸。缘于大象在水中不能过久,过久则雌雄发情,发情则狂怒,狂怒则伤人。一旦狂怒,极难控制。

洗象日如同过节,京师百姓万人围观。自宣武门往西沿线,车马喧嚣,道路壅塞。上斜街一带是观洗象最佳处。每逢洗象,周边酒肆终日座无虚席。各类店铺人头攒动,生意火爆。学人雅士搜肠刮肚记此盛景,如徐渭、刘侗等均有诗。

二月二又叫天贶节吗(六月六天贶节极简史回一回)(4)

清 黑漆嵌螺钿洗象图长方盒 故宫博物院藏

天贶节吃什麽?国人最关心!

老北京有喝绿豆汤、吃肉包子、炒韭菜、煎茄子和煎饼。华北吃馒头,西北则吃烙饼。在山东某些地区,还吃羊肉,不能确认的解释是羊肉属于生发之物,夏季吃羊,以毒攻毒。潮汕地区因此时西瓜产季过去了,天贶以后就较少吃西瓜了。江淮一带吃茯苓糕和炒面。

05

满清

洗宠物和逛法会

满清还是天贶节洗象,王渔洋写过长诗《洗象行》,还有一首《竹枝词》描盛况:

玉水轻魂夹绿槐,香车笋轿锦成堆。

千钱更赁楼前坐,都为河边洗象来。

嚯,看洗象,还卖票了!

二月二又叫天贶节吗(六月六天贶节极简史回一回)(5)

清 丁观鹏乾隆皇帝洗象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不过乐极生悲,一次,一头象踩死了一个驯兽员。光绪十年(1884)起,洗象被叫停。

民间也效法洗象,天贶就给自家的阿猫阿狗洗澡……

京师天贶节的另一大乐趣,是善果寺的晒经庙会

善果寺,天顺八年(1464),太监陶荣捐资大修,明英宗赐名。

天贶节到了,庙里和尚「晾经」。院里一排排的摆上案子,把所藏经书一本本打开,平放晾晒。善果寺有藏经楼,收藏经卷数量,当年在北方寺庙属第一。晾经的规模就很可观,很吸引人。还有隆重的佛教仪式,举晾经法会。

庙外空地,商贩云集。人们到庙里看晾晒的经书,围观法会,上香礼佛。在庙外逛集市、凑热闹、买东西、吃小吃。人挤人、人看人,更热闹。此外,百姓也郊游与赏荷,以解暑气。

06

当代

艰难的复兴

民国以后,天贶节逐渐式微。但在民族复兴的大纛下,六月六也开始了缓慢复兴——

北京昌平圣泉山,2010年开始举办天贶文化节,迄今已十年;

安徽六安金寨,也从2010年起兴办「安徽天堂寨天贶民俗文化旅游节」,令四方游客如痴如醉,他们之所以如是热衷,或许是六月六和六(lù)安市相因吧;

二月二又叫天贶节吗(六月六天贶节极简史回一回)(6)

安徽金寨天貺节

山东民间祭东岳大帝神,岱庙举东岳庙会,又是麦王生日;

天贶节,也是苗族的“赶歌节”,每年湖南凤凰、贵州松桃等地各族一起欢乐一番;

台北地区,民众到寺庙祭拜补运,需购祭品,一般会有纸人替身,以及一份补运钱,一份米糕(上有一龙眼干),摆在祭盘中祭拜,备金纸、饼干、面线或油面等,上香后将替身、金纸一起焚化,再将龙眼壳剥下,将过去厄运去除,食用龙眼,象征福气圆满。补运习俗目前在关渡宫、行天宫、松山慈佑宫、板桥慈惠宫等知名庙宇都盛行。

六月初六天贶节,早就脱离了道教的神秘,望它也能在如今中国更贴近人间的烟火气。

参考文献:

脱脱等,《宋史•本纪真宗三》;

戴璐,《藤阴杂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