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雨水。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一般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今天是雨水,春雨丝丝,带来春的气息。在诗人的眼中,春雨又有着怎样的意味呢?下面十首春雨诗词,可能会给你答案。

《初春小雨》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初春之际,细雨微风下,远看草色青青,天地一派清新自然。

关于24节气雨水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1)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

关于24节气雨水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诗人拄杖春游,春风化作“杨柳风”,雨水是为“杏花雨”,诗人这样形容早春的风雨,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於画意。

关于24节气雨水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3)

《送严士元》

唐·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这是一首赠别诗,与春景融合在一起,更显美感。

蒙蒙细雨不觉润湿了衣服,自己却没有注意到;树上的花朵飘落到地上,听不到一点响声。

薄暮时你离开了,夕阳下江上孤帆远去;湖南碧草如茵,绵延万里,充满了我的惜别深情。

关于24节气雨水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4)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细是春雨的形状,润是春雨的品格。每到春天就来了,来了就滋润万物。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做恰当的事情,这就是“好”。一个“好”字,一个“润”字,道尽了春雨的温柔。

关于24节气雨水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5)

春日

(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万丝,当然是比喻春雨的细了。不过,秦观的落脚点还是“含春泪”的芍药和“卧晓枝”的蔷薇。秦观这个大男人写诗,特别女性化。他对“花”的观察和描写比女性还要女性化——“有情”和“无力”,那不是林妹妹吗?

关于24节气雨水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6)

《菩萨蛮》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江南之美,甲于天下,但寓居在此,逃避战乱的人,又怎么会有归属感?故这两句是沉郁的。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说的是碧绿的春水,比天空还要明净,躺在游船画舫之中,和着雨声入睡,又是何等之美,何等之空灵。前二句的沉郁,与后二句的空灵,就形成了难以言喻的艺术张力。

关于24节气雨水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7)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她不仅洗刷了空气中的尘土,更给这离别带来丝丝愁绪。

关于24节气雨水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8)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尾句里的“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关于24节气雨水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9)

春寒

宋·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料峭的春寒还未结束,让我感到害怕!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万物待发,和煦美丽的季节里,愿我们能伴随美丽的诗词,迎着饱满的雨水,生长出风光旖旎的一整年!

我是青榄君,一个教育行业工作者,关注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学习。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转发或者收藏,同时我准备了学习大礼包及各年级部编版语数英电子课本,需要的请私信我“资料”。

点击“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好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