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染坊》,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无论是里面的经商谈判,销售策略,还是人物性格,处事方法,都是我反复琢磨不断研究的学习素材。作者陈杰先生,以自己爷爷陈立亭为人物原型,讲述了生逢乱世的孤儿陈六子,从一无所有的街头乞丐,一步步成长为商业奇才的传奇历程。

小说《大染坊》中的男主角陈寿亭,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靠吃百家饭,沿街乞讨过活,可是他却能抓住时机把握机会,在一次次艰难险阻中,迎面直击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创造了属于他的时代,短暂而又灿烂辉煌!

大染坊陈寿亭开拓市场 从乞丐到商界大亨(1)

为什么陈寿亭可以从乞丐成长为一代商业大亨呢?

第一:能力是立世的根本

陈寿亭最大的能力有两方面,技术和经商。

1、技术能力

总有人鼓吹读书无用,学历不值钱,这句话太过极端,学历是证明能力的一种依据,读书是为了从书中获得知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能力,而技术也是能力的一种。

陈寿亭在雪天佯装昏倒,被通和染坊的周掌柜一家搭救收养,跟着染坊的刘师傅当学徒,当伙计,先是鞍前马后的伺候恭维刘师傅,伺机偷学会他的手艺,等到青出于蓝后,就辞退了刘师傅,15岁,他就成染坊的大师傅,当家掌柜。

大染坊陈寿亭开拓市场 从乞丐到商界大亨(2)

有人说他是卸磨杀驴,对于刘师傅太过绝情,但我觉得这是求仁得仁,首先刘师傅没有教他任何手艺,都是他是自己偷学,比如同样干活做事的伙计柱子,只会听从安排,虽然被刘师傅欺负,但他不懂得如何改变现状。其次刘师傅人品不端,知道周掌柜家生意不好,一家子都吃不起饺子,腊八的时候就一盘饺子,全部都得给他一个人吃,下锅的时候他还要用眼睛数一遍,生怕少了几个,生意好起来后,他知道是陈寿亭的功劳,还跑去找周掌柜加工资。

技术是核心力量,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陈寿亭就是如此,从传统的染布手艺,到机器染布,印花技术,时代在进步,他也在不断学习,在济南开办宏巨染厂时,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他愿意接受苛刻的合作条约,带着款子去上海面见林祥荣,可见他对于技术能力的尊重和钦佩。

2、经商之道

大字不识几个的陈寿亭,虽然没有书本上的知识文化,可从小四处流荡见惯了人情世故,经常跑去听书,懂得很多历史典故,当上厂长后,他还让人天天读报纸,了解当今实况。

刚刚在青岛开大华染厂,人生地不熟,货销不出去,陈寿亭一边着急一边想法子,偶然看到学生游街抗议,立刻想出到办法,资助学生布料送水找记者报道,一下子让飞虎牌打出了名声,加上自身染布质量过硬,留住了回头客,让飞虎牌在青岛站住了脚步,在青岛赚到了第一桶金。

同样是逛街过马路,有人是看热闹,混时间,有人能看出商机。

大染坊陈寿亭开拓市场 从乞丐到商界大亨(3)

战争事变,全名抵制日货,青岛商会定下协议,不购买日本商人藤井的坯布,虽然藤井的坯布价格一再降价,但无人敢买,陈寿亭看准了时机,又了解到藤井的船已经被日本军队征用,急需去转运粮食,非常急迫要将一船的坯布出手,所以,他安排卢家驹支走孙明祖,让藤井无路可走,只能求他并以最低的价格将坯布收下了,当他把一船坯布买走后,又通知学生去闹事,让藤井的船拉不成粮食,赚到钱还为国家作出贡献,一举多得。

同样是爱国,有人一昧地抵制封闭,有人极端地打砸污蔑,还有人时理性看待问题,赚钱的同时做出实际行动。同样是商人,有人唯利是图,有人不择手段,也有人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坚守底线。

第二、 人品是为人之道

陈寿亭是个虽然目不识丁,满口粗言的大老粗,但他粗中有细,为人纯厚刚正,有手段也有道义情谊。

1、对竞争对手的仁义

虽然他在做生意上,用尽手段心机,可是他都是为了对付困阻,如果大家都规规矩矩做生意,他也不愿意弄一堆诡计,他的根本目的就是好好做生意,赚到大钱,大家都有肉吃,所以,他与青岛孙明祖几次交手大胜后,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留有一线,让对方得有喘息的机会,离开青岛时,给对方理好后路,并把自己最宝贵的染布方子送给他,让孙明祖彻底折服。

上海的林祥荣年少有为,又是商界名流之后,看不起乞丐出身的陈寿亭,故意怠慢羞辱,导致陈寿亭出招,低价买走他八千件布,事后,陈寿亭主动让步联系林祥荣到济南提布,可他依然不愿意放下姿态,甚至在报纸上诋毁陈寿亭,最终导致品牌口碑受损,造成巨大损失,但陈寿亭没有再赶尽杀绝,及时止损,主动退还花布,以德报怨,让林家父子彻底心服口服,从而成为挚友,日后有了多番交往。

都说同行是冤家,可是他却能够包容,从对手到知己,他靠自己的能力手段以及胸怀,让对手彻底臣服,大俗也是大雅,从他身上也看到了中国儒商的姿态。

大染坊陈寿亭开拓市场 从乞丐到商界大亨(4)

2、 知恩图报,感情忠诚

卖水的八叔只是让他在炉洞子里缓和了一宿,他逢年过节送礼送肉。苗瀚东先生给了他一块白膜,他年年拜年磕头拜谢。锁子叔只是给了他半块饼,他月月送米送肉,负责养老送终。

他对卢家驹宽厚仁义,即使后期没有继续合作,每年也照样给他分红,两人从互相看不上,到最后成情同手足的兄弟。

大染坊陈寿亭开拓市场 从乞丐到商界大亨(5)

他对员工信任人性化对待,逢年过节,发钱发肉,因公成了残疾的工人,他并没给点钱打发了事,而是让他们留在厂里当门卫,收留东北逃难的难民,给他们一份工作,虽然他脾气暴也打人,但对事不对人,工人们都信服他,吃过苦,更加理解底层百姓的难处。

其实为人做事就是个循环,收养他的周掌柜,就因为自己的善举得了好报,原本已经快倒闭的染坊,成了周庄最大的染厂。他搭救了自杀未遂的沈远宜,后来他在济南开染厂时,沈远宜邀请了诸多高官名流,为了开业典礼做足了门面。

大染坊陈寿亭开拓市场 从乞丐到商界大亨(6)

对于感情,他忠诚专一,年少时,与周掌柜家的女儿周采芹情投意合,是青梅竹马的情感,结婚后,夫妻俩依然恩爱如初,没有一点风吹草动,即使年过四十,依然从欣赏的角度看待妻子,看到其他漂亮动人的女性也会动心,但还是无法做出任何越轨的行动。

寿亭一拍大腿:"你六嫂当年比她还俊。当然你六嫂不会弹钢琴。东初,这话又说回来了,她也不会纳鞋底子,不会炖豆腐做饭呀!"

就像小说中的卢家驹,虽然是留学生,有文化的新派人,却还是花心风流,一妻一妾,还四处招蜂引蝶,这就是很讽刺的地方,所以,婚姻关系,跟文化、知识没有多少关系,看的还是要看个人心态,就像很多成功人士,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成功了就换老婆,他们只觉得如今的糟糠之妻配不上功成名就的自己,却没有想过当初困难的日子,是谁陪他一起度过。

第三、 人格魅力

在小说中,所有与他打过交道的人,无论是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都被他的人格魅力折服。

而他的人格魅力主要有哪些呢?

1、宽容大度,有容人之量

我觉得首先是他的胸怀,能接纳人,从各个角度看待他人的优点。

卢家驹是个留学生,空有一套理论,却没有实际经验,到了青岛之后,就是个甩手东家,没有什么作用,还经常添乱,但陈寿亭依然把他当成东家,事事与他商量,两人在一起做事,性格互补,心里相互都很踏实。

孙明祖跟他是一开始的敌人,对手,却能在一次次的交手中,从对手渐渐成为朋友,最终成为知己,合作伙伴,没有永远的敌人,万事都要留一线,其实二人实力相差不大,只是孙明祖少了陈寿亭的胆识,不敢出险招,才会数次落败,即便如此,陈寿亭佩服对方的能力,由衷地称赞孙明祖,创业是把好手,守业更是把好手,特别是两人在国家兴败面前,能放下成见站在同一战线。

林祥荣起初看不起陈寿亭的乞丐出身,数次羞辱他,结果几次较量,最终输得头破血流,还是让父亲舍下老脸,出面求情,然而陈寿亭却非常懂礼数,主动向林伯清认错,冒犯了商界前辈,名门出身的林祥荣做事如同无赖,底层乞丐的陈寿亭却明白礼教规矩,最终大家握手言欢,成了相互欣赏的朋友。

赵东俊的能力才智不在陈寿亭之下,可就是在胸怀气度上差了许多,他心思想法太多,并不是眼光短浅,而是太计较眼前的得失,对他人的防范心理太重。

2、胆识过人,白手起家

没有读过书的陈寿亭,头脑灵活,懂得察言观色,他说过三种人不能读书,一种是读书后作恶的人,一种是死读书的人,一种是太过聪明的人。

小说中,这三种人都有写照。

訾有德是第一种人,他是留学生又是律师,是有文化的文明人,然而却无半分文明人读书人的仁义,对于他而言,读书不过是为了敛财,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对他而言,只要能赚钱就行了,至于什么方式,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他丝毫不在乎。

卢家驹是第二种人,他也是出国留学生,人长得又好有派头,可是读了书,却不能上机器做事情,空有一套理论,正如陈寿亭所说,学染布不会染布,不过他为人踏实,有自我认知,心态好,日子过得自在舒适。

大染坊陈寿亭开拓市场 从乞丐到商界大亨(7)

而陈寿亭就是第三种人,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头脑灵活,懂得察言观色,有自己的看法观点,不被他人左右,做生意也没有被常规思维局限,用自己野路子的方式,将对手一一击破,他最大的一点就是胆识,他敢拼敢孤注一掷,因为他原本就是个乞丐,什么都没有,对于他而言,就算是输了也不怕,所以,他当初敢去青岛开染厂,他就是想赚更多的钱,做更大的生意,小说中,大部分人的成就,一半是自身能力,一半是家庭缘故,而陈寿亭从乞丐,到染坊伙计,十五岁就当上了掌柜,用了十年的时间,成了周庄最大的染布厂,可是说,靠的就是自己能力。

第四、 个人的奋斗,时代的悲剧

到底是时代创造英雄,还是英雄成就时代,这是个一直被探讨的问题,我觉得,一切相辅相成,时代给了英雄机会,英雄把握了机会,成就了事业,所以,时代不重要,重要的是英雄,如果自身能力不足,无论多少资源优势,到最后都还是一败涂地。古龙小说《圆月弯刀》中写道:有些人纵有神刀在手,仍是无法成为刀中之神!

然而,在错误的时代,人纵使有万般能耐,也敌不过天命。

国破家亡,兵临城下之时,面对即将来临的侵略者,陈寿亭用最决绝的方式,炸毁染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以最悲壮的方式结束全部心血,而当时的民族工业也如昙花一现,辉煌灿烂转瞬凋谢,这是小说故事,也是时代历史。

国家,是人生活动的最终平台,当这个平台倒塌的时候,所有的一切,亦如流星逝去。能力、热血、才华、激情,也仅是垂死者那惨白的面孔上,一缕灿烂的笑容!

如今,我们生活在最好的年代,最平等的年代,最有尊严的年代,然而,这一切不是理所应当,而是因为国家的强大。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个最好的时代,我们可以靠体力赚钱,可以脑力赚钱,可以靠才华赚钱,总之,这个时代不会辜负任何一位努力奋斗前行的人,试着拼搏一次,或许人生也会有所不同,即使没有成功,也不会遗憾!

大染坊陈寿亭开拓市场 从乞丐到商界大亨(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