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一个人居于什么样的位置,能利用当下有限的条件为自己谋取福利,这就是人生最好的智慧。

即便是外界的因素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时候,也能避开不利的因素,寻找有利的时机,达到一种扬长避短的效果,这就是最好的处事哲学。

易经人生六个阶段对应时间(易经人生被动时)(1)

一:“有勇无谋”并不利于自我发展

当我们在谋事的时候,总希望外界的因素能给我们提供更好的条件,但有时事与愿违,有的时候甚至会产生敌我力量比较悬殊的局面。

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之下,如果一味的逞强,不但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还会因此而招致问题。

我们不妨避开强硬,用缓兵之计避开锋芒的因素,采用迂回的战术达到自己的效果。

在生活中不乏有这种性情耿直的人,他们处事偏激,遇事执拗,这样的人优点是能坚持人生的底线和人格。但是这样的人也会因为自己的偏激,而总犯一些钻牛角尖的错误。

易经人生六个阶段对应时间(易经人生被动时)(2)

《菜根谭》说: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

《菜根谭》就说:能够建功立业的人,都是处事圆滑,而那些总是丧失机会导致失败的人,都是因为固执任性,才造就了这样一个局面。

宋高宗时期,苗傅、刘正彦两个人发动叛乱。

很多救驾的军队不断的往京城赶来,这个时候朱胜非从中调解,终于说服了苗、刘两个人投降。

苗、刘归顺之后,皇帝就下诏封他们两个为淮南两路制置使,命令他们带着自己的部队去赴任。

易经人生六个阶段对应时间(易经人生被动时)(3)

当时朝廷正在庆幸他们离去,但是苗、刘两人的同党张达却从中作梗,让他们请求朝廷赐给他们免死铁券为证。

于是朱胜非回头要役吏拿笔,假装批准了他们的要求,朱胜非就对苗刘两人说:“奏折已经批准了,我命令属官去考察以往的事例,就会按照先例执行。”

苗两个人听了之后非常高兴,第二天郎官傅宿有急事禀报,朱胜非急忙让人请他进来,他就问朱胜飞:“昨天接到您签发的文书,要给苗刘两人做铁券,这是朝廷非常的恩典,用在这种事情上妥当吗?”

朱胜非接过文书就说:“你们有没有详细考察以往的事例。”

很多人就说:“没有先例可以考察。”

朱胜非又问:“没有借鉴怎么按先例执行呢?”

很多大臣就说:“不知道。”

朱胜飞就说:“那这样的话,可以赐给他们免死铁券吗?”

众位大臣都笑了。

易经人生六个阶段对应时间(易经人生被动时)(4)

在这一个事件中,朱胜非就是用了缓兵之计,先假装答应了苗刘两人的要求,让他们的带领部队尽快的离开京城。

如果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时候,也就是当外在的环境没有满足自己必胜的条件时,千万不可逞强。

有的人喜欢意气用事,即便是外界条件不利于自己,也会凭着自己的一时之勇来刻意为之,但是这样的结果,除了能够显示你的勇气之外,对于你的成功并不会起任何作用。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用缓兵之计避开锋芒,才可以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易经人生六个阶段对应时间(易经人生被动时)(5)

二:《易经》的避祸法则

在儒家中主张的是“内人外合,从善如流”就是让我们在内心能够坚持“道”的原则,但是外在要求是变通,用中庸之道处事随和。

这样的人关系才能融洽,做事才能够更加的接近成功。

在《易经》的“师”卦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六四:师左次,无咎。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六四,军队先退下来安营扎寨,没有危险。

易经人生六个阶段对应时间(易经人生被动时)(6)

“六四”是属于阴柔又不在中位,原本是没有战胜的可能的,但是阴爻阴位得正,也是处于一个安全地带的布阵,据守在高点,如果不轻举妄动就会避免灾祸。

这也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说战场的形式对自己不利,就要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保全自我的实力。

易经人生六个阶段对应时间(易经人生被动时)(7)

这正是一种以退为进,迂回变通的策略,当外界形势对自己没利的时候,我们不要以单纯的勇气去争夺,而是保守自己的实力,在更好的时机占据一个有利位置。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