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文艺片。
喜欢看滕汝俊,消瘦的脸庞上皱纹写满了故事;喜欢看刘烨,灿烂的笑容了填满了纯真与无暇;
喜欢看霍建起,用镜头书写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和情怀;
喜欢看《那山那人那狗》,如一篇格式清新的散文,简单里又漾着浓郁的芬芳。
也忘不了背光中的陈好,金黄的发线朦胧着青春的面庞;
忘不了葱茏的大山,微风中禁不住无尽的眺望;忘不了狼狗老二,体贴的就像多年的老友;忘不了白石山的那一段旋律,颤战着我们每一寸多情的神经。
大山的路上,一对父子邮递员,踏上了几百里的路程,为的就是一份坚守和扶持。
不经意间,却找回了失落多年的亲情,理解和回忆。
倔强的老爸,当儿子转过身是却又是如此多情,期望,责备,关怀,种种感情交集在那双湿润的眼;
轻狂的儿子,抚摸着旧背包带时松开原本上扬的嘴角,理解,埋怨心疼,都掩盖在背起背包的那一刹那。
父亲对儿子说:“你过得了江,不一定能过得了溪,不一定能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站稳。”
老爸是二十年前的儿子,儿子是二十年后的老爸,每个人都保留着一半的故事,合起来就是一个传奇。
村里的老人都说,“背得动爹,儿子就长成了。”
儿子问老爸,为什么人们不愿意走出大山呢?老爸说,因为他们是神仙的后代。
虽然我不是山里长大的,不过也是实实在在的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
不管在城市里呆多久,身上总还是带着一些难以抹去的怀旧气息。
我对大山,也向来有种说不出的感受。
似乎它过于闭塞,过于淤滞。也许是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呆久了。
当我看到屏幕上铺满了被绿树遮蔽的大山,山间被氤氲的水汽所包裹时,
我的内心升腾起一种清凉的触感,仿佛大山就在我眼前,触手可及,徐徐展开。
在记忆里,那些泥巴路、石子路和那些风景于我来讲还是熟悉的,一切就好像这部电影里所展现的那样,清新、质朴,同时又充满了时代感。
让人在感到舒服、亲切的同时,
又难免会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心头浮上一丝伤感、无奈,而后又归于坦然、平静。
简单来说,《那山那人那狗》是一部散文诗式的文艺电影,其风格神韵上与《城南旧事》《边城》《黄土地》等某些相似。
影片有着简单的人物,父亲与儿子之间朴素的情感;
父子的隔阂与交融,以及相对封闭的叙事空间;
曲折坎坷的邮路、优美的湘西风光;影片舒缓安静的节奏,宛若山涧静谧流淌的小溪,透出自然清丽,显得不着世俗。
电影其实很多年前就看过一次,那时候多少想的还有些浅显。
只是单纯地被里面的景色所吸引,被父子二人的亲情所打动。
如今再看,可能是因为心态不同,其中感受自然有了些许不同。
除了那些至今未变的感受之外,更多是觉得霍建起导演要表达的实际上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缅怀。
就像影片中儿子对固执的近乎死板的父亲说的那样,“等到直升机停在山顶的那一天,乡邮路再这么走还有什么用啊!”
可是无论如何,那个已经远去只能缅怀的时代,还是值得我为它写上一些什么。
看完全片之后,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那连绵起伏的群山,缭绕的雾霭,空旷的田野,一幅幅田园美画...
人说,朴实之美方为真谛,我想真正的美丽不需要华丽的外表,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美才是真美。
翠绿的画面里没有一张不散发着这样的朴实的美感,多远景的镜头描摹这青翠的山,孤独的邮路上演绎着一个平凡的故事。
想对这部电影说的内容有很多,《那山那人那狗》不是让人一看上去就会觉得很震撼的影片,可是那种看过后内心的冲击却很强烈。
影片中的天然景色都俊邑得称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旖旎低旋的雾气,缤纷落尽的斜阳,一切那么恬淡容谐,仿佛早早避开世俗嘈扰。
若平静安静,若铺张游离,像水墨画,像动态的诗,渲染着叙事的深刻与衬托主题的鲜明。
也是从这部电影我知道了有个导演叫霍建起,他的作品虽没有张艺谋的浓烈、陈凯歌的反思。
但始终缠绕着一股质朴与真情,一股豁达与平和,一种城市人所难得的对乡土的认识与情怀。
这种情怀,是中国第五代导演身上独有的气质。
高考失利的儿子接替年老病衰的父亲出任山间邮递员,父亲带着儿子走这一条艰辛的邮路。
整部电影像是追求纪实,大量的远景来表现山,大山仿佛也是有生命的,它是生命意义的载体,承载了一个普通山间邮递员的生活理念和职业理想。
父亲作为一个普通邮递员的一生在一趟护送儿子上岗的邮路过程中得以体现。
山仍是那座山,狗仍是那条狗,只是人由父亲转变为了儿子,但邮路的生命意义却没有消失。
一条漫长、崎岖、孤寂的邮路上,书写了老邮递员的一生和刚开始的新邮递员的生命历程,他们只是中国千千万万邮递员中的一个,用朴实和敦厚的品质感动着成千上万关注他们的人。
他们有着山一般的沉默、淳朴、不张扬,也有着山一样的高尚、深沉与厚重。
一次父子共赴的邮路就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旅程,收获丰盛而且干净简单,也许生命就如那父子行业间的遗传和圈状的工作路线般,充满循环。
在崎岖路途间互相了解,悄然注目彼此的态度细节,儿子的独白与父亲记忆里的闪回,父亲的反复叮咛与儿子的漫不经心。
如果父子在行程起点选择了继续到底,那影片中的配角就像驿站般戏剧性地逐个登场,铺垫任何能激聚感人后果的前提,及时触发。
村委会接待人的诉苦规劝,盲人五婆的守门期盼,侗族姑娘的婚礼邀约,转娃求学的初衷目的...
父子之间的隔阂,也在这一次父子同行的邮路中逐渐消除。
犹记得儿子背起父亲淌水过河的一幕。因为常年淌这冰冷的河水,而落下腿病的父亲,终于在这最后一次的邮路中,享受了一回。
儿子的一声“爸”,消融了父子之间的冰墙,惹得父亲感动得热泪盈眶,儿子心中对父亲的生疏与畏惧也不复存在。
这邮路不仅仅是一条邮路,更是父子之间一次坦诚的心灵交流。
在这一旅途中,父亲将自己先前的邮路经验传授给了儿子,儿子也同父亲交流着自己对于邮路的各种感受。
在这些交流感受中,更是父亲和儿子这种特殊关系的阐述,父亲会老去,儿子延续了父亲多年的坚持。
在走这条艰辛而又漫长的邮路的过程中,父亲了解到儿子不为人知的认真坚强的一面,儿子也体会到父亲平日观众的不易与辛劳。
两代人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相互体谅、相互理解。
当然,影片中也有交代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儿子与父亲在如何选择运邮方式的问题上起了争执。儿子不解父亲为何坚持步行运邮,而不愿塔乘别人的顺风车;
父亲认为儿子投机取巧,邮路就应当踏实走完。
父亲是勤劳守旧的老一辈的代表,而儿子则拥有敢于敢于革故鼎新的勇气。
这样有缓有急的情节设计,使影片显得跌宕起伏,富有故事性,也使父子之间的感情更加真实可信。
电影上映于1999年,正是千禧年之前,故事背景的年份可能是八几年,也可能是九几年,电影中刘烨随身携带的袖珍收音机,证明年代也不会更加久远。
记得以前看的《感动中国》,看到某位送信邮递员的故事,现在也极少有这样的存在了。
在真正一些偏远的地区,可能还需要邮递员步行去送信。
故事里,高考失利的儿子愿意开始这样一份工作,按照儿子的话说:我们家必须要有个国家干部。
而在与父亲走完了这一趟旅途,才知道几十年父亲的坚持。
并不仅仅因为这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记挂在心底的责任。
邮包被儿子中途搁下的时候,父亲生气呵斥;
冒充孙子给五婆送信只为带给她一丝慰藉;信被风刮跑时不顾一切地去追,人和狗不顾一切地奔跑,这个时候儿子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背影。
更是由父亲身上体现出的那老一辈人的坚持和信念。
父亲在山里送邮一辈子,从山上滚下来过,也因为水凉冻伤了腿,为此,当然没少花钱看病了。
那时候都是公费医疗的,也因此,他享受到了公费医疗。
可是,父亲在进山的路上,却给儿子说他为此感到很过意不去,“我这病让国家花了多少钱呀。”
可见老一代人身上的淳朴和精神可贵。
路途很孤独,几百里的路,都是需要独自一人走完。
这一次儿子有父亲和老狗“老二”陪伴,也带了自己的收音机,播放着父亲不懂的歌。
最开始他不知道如何打发这段寂然的时光,想与父亲说说话,却不知道从何开口。
一路不紧不慢地行走,思绪回转,过去的记忆闪现,儿子渐渐明白了这么多年父亲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父亲通过儿子,也回想起自己年少时的记忆,此刻父亲儿子心意相通,几十年了,终于在心里有了情感的交流。
在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有了各种挂念。
侗族姑娘,美丽大方,也许会成为儿子第一个记挂的对象。当年父亲把母亲从山里接了出来,儿子可能也会沿着这样的路一直走下去,两代人书写同一个故事。
儿子问父亲为什么山里人愿意生活在山里,父亲反问他妈怎么说。
儿子说:“妈说,山里人住在山里,就像脚放在鞋里,舒服。”
父亲当时没有回答。
后来的父亲说了一些话,说出了他的观点:“这日子很苦,但是过得越苦的人越有念头,叫理想。”
山里条件的确很苦,但是身在其中的人反而习惯了而觉得自在。
但也有一些想走出去的人,比如放牛孩子转娃,通过函授大学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父亲和儿子听到转娃大声喊出的话时笑了,我也很欣慰一个孩子不必陷入“放羊的孩子的孩子还接着放羊”的无知循环。
其实邮路就是父亲的一生,邮路承载着父亲的梦,父亲的爱,他在这里经历着爱情,亲情,他也在这里奉献者自己无私的爱,对大山的爱,对大山里人的爱。
在这里两代人走到了一起。
故事很纯粹,99年的刘烨和陈好都还很年轻很青春,却也把角色诠释得很自然。
《那山那人那狗》在国内只卖出一个拷贝价,几乎没有票房收入,国内的很多观众都是通过电视才接触到它的,才真正认识到这一部难得的作品。
相较,只花了8万元购进本影片的日本,却成了《那山那人那狗》的知音,共收获超过800万美元的票房,不能不说实在是遗憾。
这部故事按日媒评论说,质朴真实。
《日本经济新闻》曾给这部电影高度的赞誉:这是一部十分质朴的影片,人们不仅欣赏到了南方乡村美丽的绿色风景,还能体会到长久以来在日本丧失的父子亲情,而这种父子亲情恰好是日本最为缺乏的。
或许在如今日渐浮躁的院线上映,恐怕也依旧不能吸引太多人气。
原始自然的叙事,也让我想起了一部日本电影,根据川端康成原著改编的《伊豆的舞女》。
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里面的男主人公川岛一路的行程,以及所发生的故事,也和《那山那人那狗》一样质朴实在。
也像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
整部影片映入眼帘的是美丽的田园风光没有一点瑕疵,郁郁葱葱的大树,轻如云烟的薄雾,缤纷的夕阳,清澈的溪水,朴实的农家风情,如诗如画恬静怡人。
镜头缓慢的移动平时的像是拍纪录片,故事娓娓道来,心慢慢被影片占据。
最后,影片仰视镜头拍摄,父亲每次回家,母亲每次都站在桥头等待,父亲抱起母亲的画面被定格。
儿子背起邮包,还有那个侗族姑娘回眸的一笑,这些镜头都运用了黄色调,很好的衬托出了人物的高贵品质,人物的精神被定格。
还记得儿子背父亲涉水的那一幕,父亲在儿子的执意下爬上儿子的肩膀,泪水凝结在父亲的眼眶,多年来儿子终于理解了父亲,父亲哭了,这是喜悦的泪水,他等了多少年。
这部戏如果换一个导演拍,可能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完全可以拍成人性的悲苦大戏。
导演霍建起,没有带任何感情色彩在里面,整部电影就像散文一样叙述着,淡淡的悲情在心头蔓延。
他只是想讲好老邮差和小邮差的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温暖和深刻。
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刻意煽情的情感流露,一切都好像是融入了真实唯美的大自然田园风光之中。
观众的直观感受也许就是美丽的风景与质朴的人物。
然而这种简单的风景与人物却蕴藏着丰富的感染力。
故事中的父亲似乎在走过二十多年的那条邮路、那段风景之后,给人的感觉也是简单而丰富。
他在世俗看来艰辛而枯燥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生,因为在他看来,这份工作有干头,他认为:“人呐!最重要是要有想头,有了想头,就什么都有了...”
影片的背景放在了湖南西部的大山之中,细看影片之中的风景,没有纯正江南部分的水光涟涟,也没有北方山区的干燥。
石板处有着青苔,有着绵延的山林,大山之中也藏有平原部分的一块块稻田。
想想这又是另一番景象,介于水色的江南和广袤干燥的北方,又正是这样一种特质造就了影片整体的唯美和舒缓的情调。
如果说景语皆情语,那么影片对准大山美景的每一个镜头都会让观众神游其中。
正如《东邪西毒》欧阳锋的一段剖白:
“年轻的时候总想知道沙漠那边有什么,走过去发现其实什么也没有,除了沙漠还是沙漠。”
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父亲很想告诉儿子,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现没什么特别。
山始终伫立在那,历经风雨,始终在那等待,等待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们。
那山从未改变。
儿子与父亲间的情感是这部影片重点。
父亲执意陪儿子走一趟邮路,在这趟邮路旅行中,两人互相回忆过往,互相交流这此时的想法,最终两位主人公在完成一趟旅行中认识得到了升华。
如果说二战后美国电影类型出现的以公路旅行为叙事元素的公路片,那么我想其实这部影片就是我国最早的“公路片”。
类型相似,只是这是在一段山路上完成的心灵成长,也可以叫做中国的“山路片”。
影片的情感高潮出现在了儿子背父亲过河的段落,儿子说该是父亲享受一回了。
顶着邮包过去后,镜头对准了河对岸的大水车,接下来的镜头已经是儿子背起了父亲。
当儿子说父亲还没有一个邮包重时,此时的父亲已是泪眼婆娑,立马转过头去不让儿子瞧见自己已经年老了。
影片中的狗被家里人叫做“老二”,足以见得那狗在家中的重要地位,而那狗的表现足以称得起这一称呼。
走廊中,儿子手中的信件被大风吹起,勇猛的老二一跳跃起便衔住了飞散的信封,就像儿子所说,“老二,棒极了”。
有那山,有那人,恰好也有那狗。它陪伴了父亲走过了父亲的邮路,也会陪伴着父亲的儿子走过他的邮路。
两代人的邮路,有了那狗,便连接起来,充满温情。
《那山、那人、那狗》给人的感动并不仅限于父子之情,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本片的深层次含义。
那茫茫的大山,那山中平实善良的人们,那忠诚聪慧的狗,在今天看来无疑都是我们疏离已久的东西。
送信的路本是艰难的,但生命和博爱赋予了新老两代邮递员源源不断的力量。
因为在他们看来,山路再曲折,也比山下蜿蜒的公路来得平稳、坚实得多。
实实在在的故事,透露出一种真实,这种真实放映的一个时代。
大量科技怪物们正在改造着我们的生活,以乡村邮递员为代表的旧的事物即将消逝不见,正如儿子所说,也许有一天直升飞机就会停在山顶上。
儿子接过了父亲的邮包,带着忠实的狗“老二”一路前行,他将会是最后一代乡村邮递员。
也许再过几年,他就会下岗,把职业交给汽车和公路。
电影歌唱的是一种旧的生活、旧的年代的缅怀,一次尚可来得及的好好的告别。
正如影片最后,儿子起身,背上行囊,开始送信。路途行起时,一个时代已经远去...
如果说20多年前的中国电影观众尚且缺乏观影经验,无法从电影的宣传造势中甄别出电影优劣的话。
那么经历了十多年来好莱坞工业大片的狂轰滥炸之后,内地电影市场依然仅对商业大片青睐有加,而使众多小成本电影甘受冷遇的不长进做法,就只能让人痛心疾首了。
当在一部又一部商业气息浓郁的大片疯狂圈钱行为接踵而来的时候,我们多么希望甚至渴望能有这样一部纯朴自然的电影出现。
提供给我们哪怕一丁点儿的人文关怀,让我们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和浮躁的社会中获得一丝的安宁。
可是当真的有这样的电影到来的时候,我们又在电影院的排片表上遍寻不到它的踪影...
最后我想说非常喜爱这部电影,自己看时更哭得一塌糊涂。
我在这里也借比喻寄托些对《那人那山那狗》的敬慕:像泪腺旁一颗死穴,温柔中招,无力抵抗,任涕飘零。
同样也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作品与我们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