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男左女右”的观念和习俗,可谓是来源已久又影响深远,我们经常能在各种场合听到这句话,甚至应用到实际情况中。
比如,在一场社交场合的宴席上,讲究点的都会遵从男左女右的座位排序方式;公共厕所也是男左女右;戴婚戒,男左女右;甚至连眼皮子跳,都要说出一套男左女右的说辞。
可以说,男左女右,已经约定俗成地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形成的呢?
传说,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左眼化成日神,即伏羲,右眼化成月神,即女娲。民间流传的“男左女右”习俗,就是由此而来。唐人所绘《女娲伏羲图》中亦是伏羲在左持矩,女娲在右持规。
“男左女右”的习俗还和古代人的哲学观关系非常紧密。古人认为,宇宙中通贯事物和人事的两个对立面就是阴阳。阴阳最初指的是日照的向背,古人常把阴阳与天地、高低、刚柔等相配合,甚至延伸到男女。
阳者刚强,阴者柔弱。人的性格,男子性暴刚强属于阳于左,女子性温柔和属于阴于右。《礼记》的注疏中也说“左,阳也;右,阴也”。
其中阳为左、为吉、为男,阴为右、为凶、为女,此中也可以看出男女所代表的地位尊卑差异。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许多事物都有尊卑高低之分,包括男女,但并不只是单纯的以左右的尊卑来定,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标准。就连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也有区别。
例如,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打了败仗、臣服他人称为“败北”;将贬谪称为“左迁”,将先贤称为“右贤”等等。
另一方面,在中医运用上,也有遵守“男左女右”的习惯,在诊脉时,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是说男子性刚强,故为阳为左,女子性温和,故为阴为右。这就是“男左女右”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