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技巧

1、律诗一般起 承 转 合 是对应 首 颌 颈 尾

“起”也就是首联:一般以景或情起句。 “承”也就是颔联:承接首联进一步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转”也就是颈联:由情转到景或者由景转到情来表达更深一层意思。 “合”也就是尾联:是画龙点睛之笔。

颌联和颈联最本质的区别:“颌联承,颈联转 ”大家一定牢记。颌联和颈联另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一景与一情。

颌联,就是用景语按照主题写一副成联。 颈联,就是用情语,按照主题写一副成联。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颌联还是颈联,绝对不是单纯的对联,而是不能脱离主题的对联。 它不象单纯的对联那样要求严格,可以宽对。

2、颈联,也就是“转句”。是下章的开始,是56句,和34句一样,必须对仗,没有选择。转的时候,若还是在前面的景语上铺展,就是拖泥带水,但若直接转情语,却又会断裂。因此,转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第五句要跟着第四句来。

来看诗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里的“万里”,扣着前面的长江,就没有出现断裂。很自然的从景语转到了情语,这就是转。

3、颈联对仗的要求,和颌联一样。所不同的是,一个是景语,一个是情语。

4、结合平仄和律,说下颌联和颈联。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请大家注意颌联的“万”字,这是什么声字呢?这是去声字。它的位置在第三位。

在五律中,按音律来看,与七律不同的是,七律五个音节,五律四个音节。第三字,通常为第二音节按字排,在第三位。 这里使用去声字的目的,是拔高音调。诗是唱的,这个“万”字,对整句诗而言,就起到了“抑扬顿挫”的效果。 颈联的“故”字有同样的效果。读来,抑扬顿挫感立出。

这个抑扬顿挫的效果通常用在两个对仗处,或最后合句上。这种情况,在填词的时候,尤其多。

5、关于去声字与顿的关系,朋友们在读和抄写的时候,多注意一下就会很容易掌握的。 七律五个音节,五律四个音节。 七律:12、34、5、6、7 五律:12、3、4、5

6、大家可以看看,七律韵句的第五字,是不是都是仄声字? 那么,如果在这个第五字该仄声的时候,使用入声字,就会出现暂停的效果,按音律,这里,使用去声和上声为佳。一般不使用入声字。

7、通常诗中不会连续两个去声字的。除非是在前四字中的词组才会体现。 若放在后三个音节连续是顿,就不能够更好的体现抑扬顿挫的效果。 中国字比较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因此,能避免的可以尽量避免,以求音律的完美。 通常去声字安排在第2 3 5音节处就行(七律中)具体根据自己写的内容来决定。

8、平上去入,总是交错进行的,在填词的时候,尤其明显,比律诗更为明显。因此,并不是该仄的时候,用上去入都是对的。

9、“排律”首先说“对”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从中不难看出: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第八句的2 4 6字位置的平仄与第一句、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相同位置字的相反。这就是“对”。比如,第一句是:2211122,第二句应该是什么?答:1122211

10、接着说“粘”,“粘”的意思和“对”正好相反

大家可以看出: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的2 4 6位置字的平仄,分别与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相同位置字的平仄完全一样。这就是“粘”。

比如,第四句是2211221,那么,第五句应该是?答:2211122

再比如,第六是1122211,那么第七句应该是?答:1122112

“粘”指的是3 5 7句,2 4 6 8句是“对”。

11、“韵不入诗”指的是:诗中的句子里,除尾字外,不可以出现所压韵部的字。

谁来说下这首诗的韵字在什么韵部?

答:上平[十四寒],也就是说除了尾字,诗中不能出现[十四寒]韵部的字。平起平收,第一句的寒,是韵字,是压韵。

12、写诗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技巧。

(1)诗中尽量不使用词组。 (2)能够用一个字表达清楚的,绝不使用两个字。 (3)结合主题,可以在名词(一个字)前,加形容词来增加力度。 (4)另外一个技巧就是:颌联和颈联同一位置的字,避免词性的重复。

13、唐人最忌讳的,是窜韵、倒韵、僻韵、险韵、窄韵这些错误。

(1)窄韵:指的是,在创作过程中,作品里所使用的韵字大多数属于同一词性。 (2)倒韵。单看字面,这个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为了压韵,在创作过程中,颠倒用字。 比如,本来应该是“天空”,但为了压“天”字的韵,非要写成“空天”。这个就叫做倒韵 (3)僻韵指的是,压韵所使用的韵字,都是生僻的,平时基本上见不着的。这样压韵,就属于僻韵。 如果压韵都拿一些大多数人都不认识的僻字来压,这就是显摆,当忌。 (4)险韵,指的是,所使用韵字所在的韵部的字少。比如[三江]韵。

比如,排律,却非要压[三江]韵。这个就属于险韵,当忌。也是显摆的一种。 如果作品是七绝,压[三江]韵,就没有险韵的嫌疑了。

因此,大家在以后的创作中要养成使用平水韵的习惯。 如果作品按照普通话来压,这个时候就非常容易出现错误。

14、大家看诗例:

杜甫《客旧馆》: 陈迹随人事,初秋别此亭。 重来梨叶赤,依旧竹叶青。 风幔何时卷,寒砧昨夜声。 无由出江汉,愁绪日冥冥。

这里,韵字“声”属于[八庚],其他三个“亭”“青”“冥”属[九青]。这个就叫做窜韵。

关于窜韵,有必要多解释一下。象这种压了两个(或两个以上)韵部的,在非正式情况下,就叫做“私韵”。 在正式情况下,就叫做“窜韵”。

所谓非正式,就是指平时自己创作或闲暇朋友间相互唱和。

所谓正式,就是指官方性的、或在正式的场合作诗。 窜韵和私韵,所犯的性质是一样的。但也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私韵是可以被接受的。而窜韵是不允许的,当忌。

15、作品压韵的时候,还要忌讳双声和叠韵。

双声,这里的“声”指的是声母。“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双声,指的是声母相同。

叠韵,这里的韵,指的是韵母。叠韵,指的是韵母相同。

律诗技巧100句(律诗技巧一)(1)

律诗技巧100句(律诗技巧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