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两点,在徐汇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陶俊发和他的10名队员终于可以坐下来吃午饭了。而在吃饭之前,他们还要花费将近30分钟进行洗消,包括喷雾器的消杀、擦拭,以及自身防护装备的脱卸。

这是徐汇消防支队防疫消杀队的11名消防员,投身到抗击疫情第一线、转战防疫消杀战场的第十天。

——从4月9日起,徐汇区消防救援支队组建“防疫消杀队”,承接徐汇区疾控中心部分消杀任务,由陶俊发担任队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阳性患者转运后的居住环境进行充分、彻底的消杀。这,也就是上海市民经常能从疫情播报中看到的那句“已对相关居住地落实终末消毒措施”的终末消杀。

十天时间里,这支防疫消杀小分队逆向而行,总共出动143人次,工作时长超过60个小时;他们进入两百多户居民家中,室内消杀面积超过两万平米。他们收获了来自感染者本人以及其所在小区居委、物业、居民们翘首以盼的欢迎和感激,也从那些依然定格在主人离开瞬间的房间里,看到了主人匆匆离家时的场景。

以下是陶俊发的讲述。

“穿着大白、背着40斤喷雾器的时间,每天长达4-5个小时”

我们这支防疫消杀队总共有11名队员,我又将这11个人分成ABCD四个小组,一个2人组,三个3人组。我所在的A组,有3名队员。

我们现在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每天晚上,区疾控中心都会把第二天的消杀住址清单发给我。我会按照路线最优化的原则派发给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也会再去做进一步细化,规划第二天的行车路线。

每天早上8点,我们到区疾控中心报到,吃早饭,领取个人防护和消杀装备,调配好第一桶消毒水。为了能在生理可承受的时限内完成当天任务、避免中途出现需要更换防护服(一来不安全,二来也会耽误时间)的情况,我们从早上起床之后就不太喝水了,早饭也不多喝流质,就是一个鸡蛋、一块玉米、一个包子。全套装备穿好,9点不到就可以出发了。

飞机什么时候喷雾肺炎消毒液(我们背着40斤重的喷雾器)(1)

简单的早饭

飞机什么时候喷雾肺炎消毒液(我们背着40斤重的喷雾器)(2)

出发前

终末消杀是两个人(有时需要三人)一组。走在最前面的队员用的是常规容量喷雾机,跟喷洒农药感觉差不多,这种消杀在敞开和封闭空间里都是适用的。所以第一个队员的工作,从感染者所在的小区门口就开始了,沿着小区通道、进楼道门、走楼梯,一路走,一路消杀。我们的工作原则,是永远跟着第一个人走,第一个人没走过、消杀过的地方,后面的兄弟是不会过去的。回来的时候相反,第一个队员走到最后面,将我们所到之处消杀干净。这既是对小区居民负责,也是防止我们自己被感染。

第二个队员用的是超低容量喷雾机,喷出来的水雾非常细密(水珠大小在50微米以下),类似于家用加湿器,对物体的整体覆盖性更好,非常适合房间等封闭空间。所以第二个队员的工作,一般从楼道门入口开始。

飞机什么时候喷雾肺炎消毒液(我们背着40斤重的喷雾器)(3)

走在最前面的兄弟负责开路

进入感染者家中,也是跟着第一个队员的路线。比如他先进厨房,把所有抽屉、橱柜门,能打开的都要打开,消杀一遍,出来,转到其他房间。第二个人再进入厨房,关上厨房门,进行封闭式消杀,完成,出来,关门。所有房间完成后,返回大门口,把门关上。再一路消杀,回到小区门口。这样,才算完整地完成一单消杀任务。

飞机什么时候喷雾肺炎消毒液(我们背着40斤重的喷雾器)(4)

专业而细致的室内消杀

一套七、八十平米的房间,室内消杀工作大概需要20到30分钟。但加上从小区门口进入、爬楼梯、房间消杀、再爬楼梯、回到小区门口的时间,以及有时候需要等待联系人的时间,我们在每个住址的停留时间,平均是40-60分钟。而每个队员每天背着那个40斤的喷雾器的时间,长达4-5个小时。

我们每个小组每天完成5-6套房子的消杀之后,再返回区疾控中心。像今天能在下午两点吃上午饭,已经算是比较顺利的了。

“最复杂的一单,我们一天当中去了三次”

我们已经做了10天消杀了,也确实经历过各种不顺利的情况。跟同事们交流下来,发现迄今为止最复杂、最波折丛生的一单,应该就是我们A组做的。

那是我们当天的第一单。到了之后才发现,这是一栋商住两用楼,正面是商场进出口,背面是住宅区进出口,但两个进出口都被铁皮封掉了。我们联系业主,他说等他联系一下居委,因为他自己被隔离之后,他根本不知道楼下的情况。

好,那我们就去做第二单。做完第二单回来,又到了那个小区,按照业主的指点找到了小区的入口,但是仍然被铁皮围挡住了,没人帮我们开门。

我们又去做第三单。再回来,提前联系了业主,终于有个保安帮我们开了门,但到了业主的楼栋下面,发现楼栋门也被铁皮封了,也没有人在那边。我们又联系业主,他又联系人,反正是耽误了很久,才终于把楼栋门给打开了。

他家住在6楼,我们一路消杀着从楼梯上去,进门一看,又傻眼了。虽然他报给我们的是一户,但里面是复式,房间也很多,总面积大概有200平米以上——这是我们迄今为止做过最大的一套。

我们进去消杀,做到一半多,两桶药水都快见底了——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我们只能又一路消杀着从6楼下来,到车上补充药水,再一路消杀着进去,最终帮他把消杀完成。我后来自己算了一下,只算我们在这套房子里正式消杀的时间,就将近1个小时了。

那天我们组结束得特别晚,回到区疾控中心,感觉整个人都瘫掉了。

当然,无论如何,这单算是完成了,我们心里还是高兴的。可能是消防员天生的责任感吧,反而是遇到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消杀不成的情况,我们会特别遗憾。

比如有一次,我们拿到了业主的钥匙,但他家门锁老化很严重,我们钥匙插进去一半,断了。那怎么办?我们只能移交给居委来处理,自己赶紧接着去做下一家。

还有一次,感染者告诉我们已经把钥匙交给某某了,这个某某就住在同一个小区里;而且该小区处于封控状态,他肯定是在家的。我们快到小区之前联系,发现这个某某的电话一直打不通,我们又不能一直等下去,那么这一单也没完成。

就我了解,在阳性感染者确认之后,街道、居委其实都会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对楼栋的公共区域进行重点消毒。但他们显然还是很紧张的,觉得消毒力度还是不彻底。所以我们每次进小区,接待我们的不管是居委还是物业还是普通居民,以及之前我们在联系阳性感染者的过程中,他们都表现出了十分的期待和热情,就觉得我们是去保护他们的。很多居委、物业都强烈要求我们,在把感染者家消杀完成后,能不能把其他地方也消杀一下。

我们其实特别了解这种心情,但我们自己每天的行程也非常紧张,确实无法百分百满足大家的要求。不过,只要是他们特别指出感染者经常活动的区域,或者跟我们的路线挨得近的地方,我们能捎带的,都会给捎带消杀掉。这,也算是给封控小区居民一点额外的安全感吧。

这里我也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每完成一单出来,都会进行严格的自我洗消;我们自己,每两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没做核酸的这天也会进行抗原检测。所以当我们进入您的小区时,您是可以放心的。

飞机什么时候喷雾肺炎消毒液(我们背着40斤重的喷雾器)(5)

每完成一单,队员们都要进行一次自我洗消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这么密集地进入这么多人家”

虽然我自己是消防员,工作中也有需要进入市民家里的时候,但做防疫消杀工作,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这么密集地进入这么多上海市民的家中。而且为了做到彻底消杀、不留死角,我们需要把所有抽屉、柜门,能打开的地方全都打开,这真是前所未有的经验。

从我们接到的任务清单上,业主们给出的要求就五花八门。比如有人说“钥匙放在外面厨房放盐等调味品的瓶子下面”,这肯定是老公房了,家家户户的厨房都在公共走廊上。那我们在去消杀的时候,除了他的房间,公共走廊也要进行彻底消杀。果然,我们的队员消杀完成之后,居委的工作人员特别感激我们,说这下其他邻居终于可以放心出来做饭了。

我自己印象非常深的一单,业主指出的消杀地点包括:1楼厨房间、2楼卧室、3楼卫生间加一个卧室。这是南昌路上的一套老房子,是我们A组过去消杀的。那个楼梯特别陡峭,楼梯间里光线特别暗,我们又是背着喷雾器爬楼,防护面罩也已经雾蒙蒙的了,我跟在后面,真怕前面的兄弟一个不小心栽下来。我想拍个照片给兄弟们做个记录,但光线太差了,而且我们的手机都是带着防护膜的,结果拍出来的照片很糊。

事实上,因为手机蒙着防护膜,我自己拍的所有消杀现场的照片,都不怎么清晰。

还有一条任务备注,是告诉我们“沙发有点贵,别喷”,这是我们遇到的唯一一次“别喷”的要求。我们就联系业主,说如果不喷的话,无法保证彻底消杀。这里也可以跟大家解释一下,就是我们的消杀并不会出现有些市民所担心的把整个房间都搞湿了的情况,第一遍喷雾式消杀干了之后,可能会留下一些白色印迹,而气溶胶喷雾几乎连印迹都不会留下,对书籍、衣物等都不会造成本质性破坏。沟通下来,业主最终同意我们直接用气溶胶喷雾器消杀。

我们应该是感染者被转运之后,第一批进入这些房间的人,也因此看到了主人最真实的生活场景。最常见的,是很多人都忘记了关灯,我们都会帮他们一一关掉。还有一户人家,卧室的投影仪忘了关,我也帮他关掉了。也有很多业主窗户没关,我们消杀的时候也会帮他们关掉,进行密闭消杀。

飞机什么时候喷雾肺炎消毒液(我们背着40斤重的喷雾器)(6)

进入阳性感染者家中消杀

离开之后,我们也会打电话跟一些业主交代一下,比如有些裸露在外面的零食、水果,回来后就不要吃了;未开封的瓶装饮料还能继续喝,但因为我们做过消杀,要记得把瓶身整个洗干净之后再饮用;等等。

应该是因为我们自己也有家庭,我们自己小区也有确诊病例,甚至我们认识的人当中也出现了阳性感染者吧,将心比心,每次进入这些阳性感染者、这些普通老百姓的家中,我们心里也是五味杂陈的。

在跟我们通电话的时候,得知我们要去他们家里进行消杀,这些阳性感染者是很开心的,他们的一部分担忧也因此释怀了。疫情当前,我们这个小团队能做的,就是用我们专业、细致的消杀工作,努力保证这些感染者回家之后面对的将是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同时也给同小区居民带去可靠的安全感。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 孙立梅

图片丨受访者提供

来源: 新闻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