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风病以发病率具有升高的趋势,而且具有很高的致残率, 给病人、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除了西医西药外,中医中药对脑中风后的治疗也具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中成药使用方便,可以作为恢复期治疗的一种选择,中成药治疗脑梗死,应根据类型及证候选择药物,前几天已经介绍了痰热腑实证型宜采用化痰通腑药物、气虚血瘀证型宜采用益气活血药物等等,今天我们再介绍两个证型,阴虚风动证型和痰蒙清窍证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牛黄上清丸可以和中风回春丸同服?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牛黄上清丸可以和中风回春丸同服(大补阴丸天麻钩藤颗粒)

牛黄上清丸可以和中风回春丸同服

近年来,中风病以发病率具有升高的趋势,而且具有很高的致残率, 给病人、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除了西医西药外,中医中药对脑中风后的治疗也具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中成药使用方便,可以作为恢复期治疗的一种选择,中成药治疗脑梗死,应根据类型及证候选择药物,前几天已经介绍了痰热腑实证型宜采用化痰通腑药物、气虚血瘀证型宜采用益气活血药物等等,今天我们再介绍两个证型,阴虚风动证型和痰蒙清窍证型。

阴虚风动证型, 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清,偏身麻木,眩晕耳鸣,手足心热, 咽干口燥,舌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多见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急性期亦可出现,可选用大补阴丸,天麻钩藤颗粒。

大补阴丸,主要作用是“降阴火,补肾水”。朱丹溪根据“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阐述了虚劳病的病机为阴不足以配阳,水不足以制火,精血亏损,相火熬煎所致,因此自拟大补阴丸意为大补肾阴之良方。大补阴丸可滋阴降火,主治阴虚火旺证。

天麻钩藤颗粒,天麻甘缓质重,柔润不燥,性平不偏,善平肝息风、通络止痛,治肝风、肝阳之头痛、头晕;钩藤甘缓平和,微寒清泄,质轻疏透,善平肝阳、息肝风,兼清肝热。两药相伍,平肝息风力胜。全方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安神的功效,用于肝阳上亢所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高血压见上述证候者。

痰蒙清窍证型,主要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松懈,瘫软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周身湿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多见于急性期,可选用苏合香丸方,苏合香丸芳香开窍,行气止痛。用于痰迷心窍所致的痰厥昏迷、中风偏瘫、肢体不利,以及中暑、心胃气痛。

痰热内闭证型 主要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褐黄干腻,脉弦滑数。多见于急性期,重症患者发病即可出现,亦可由痰热腑实证演化而来。宜选用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

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为吴鞠通《温病条辨》方,有清热解毒、醒神开窍之功效。适用于因温热邪毒内陷心包导致的身热烦躁、神昏谵语、舌绛脉数、甚至痉厥、窍闭等症。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功效,临床可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另外,服用本药,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安宫牛黄丸为热闭神昏所设,寒闭神昏不得使用;2、安宫牛黄丸处方中含麝香,芳香走窜,有损胎气,孕妇禁用;3、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之品,以免助火生痰;4、安宫牛黄丸中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5、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肢寒畏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脉微欲绝,由闭证变为脱证时,应立即停药。

牛黄清心丸,牛黄清心丸又称局方牛黄清心丸,属国家基本药物。本方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的“牛黄清心圆”,是历久不衰的效验名方。具有清心化痰,镇惊祛风的功效,用于风痰阻窍所致的头晕目眩、痰涎壅盛、神志混乱、言语不清及惊风抽搐、癫痫。现代研究表明,牛黄清心丸具有镇静、降血压、解热、耐缺氧、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多味药物对心脑功能有明显的良性改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