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是不完美的,而且越是在聚光灯之下的人问题就越多,即使明明做得很好别人依然会找茬挑刺。即使被尊为圣人也免不了会遭到很多反对之声。

孔子诛杀少正卯的原因(孔子为什么要杀少正卯)(1)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首开私学,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教育的垄断,他周游列国四处宣扬仁义思想,为人民生活安定国家富强做着不懈的努力和尝试,在历代王朝的尊崇之下他被推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不过在无限荣光的背后,也有无数的反对和诋毁。甚至有人把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僵硬和腐化都甩锅给孔子,认为是他的学说阻碍了社会进步。这真的是无稽之谈。就像很多人读不好书,就鼓吹读书没用,甚至说读书有害一样。

孔子诛杀少正卯的原因(孔子为什么要杀少正卯)(2)

在反对孔子的声音中,作为佐证,“孔子诛杀少正卯”一事被引用最多,这也成为了圣人最大的“污点”。但是这所谓的佐证,本身就存在争议,并不十分可信。

据可见记载,少正卯是鲁国大夫,官居少正,是和孔子同朝为官,同殿为臣的著名人物,他也和孔子一样开办私学,招收学生,还多次把孔子的学生吸引过去听讲。后来,孔子担任鲁国大司寇,代理宰相,上任才七天就把少正卯以“君子之诛”杀害了,并曝尸三日。这与夫子平日里的慈眉善目形成强烈反差。

孔子诛杀少正卯的原因(孔子为什么要杀少正卯)(3)

子贡等弟子问孔子为什么要诛杀少正卯,孔子说少正卯说:少正卯是"小人之桀雄",身兼五恶,有惑众造反之害,不可不杀。

虽然说得义正言辞,但在有心人听来,这显然是嫉贤妒能,公报私仇。只因为人家抢了你的学生,而怀恨在心,借机报复。俨然是一个阴险小人模样。事情真是这样吗?恐怕另有蹊跷。

首先,从孔子一向高光伟正的形象来看,他不可能因为同行相争而做出显得如此下作的事情。这和他推行的仁义道德不相符合。

孔子诛杀少正卯的原因(孔子为什么要杀少正卯)(4)

其次,少正卯竟然没有学说流传下来,这着实很奇怪。按常理来说,能吸引孔子的弟子前去听课,他的学术水平即使不如孔子,也相差无几。他也有自己的弟子,流传自己的学说应该不难,孔子的能力还没有强大到将他们全部抹除吧。

然后就是孔子的弟子对此事从未提及。听了人家的课,却连人家的一字半句都没有记录,这可不是孔子的好学生。少正卯就好像凭空出现,就为了让孔子杀一回,然后消失,毫无痕迹,干干净净。

孔子诛杀少正卯的原因(孔子为什么要杀少正卯)(5)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孔子自己都师从多位老师,他不可能阻止弟子去学习别人。如果说有,那就是这个被学习的人真的不值得学习。用今天的话来说,或许那就是一个邪教。所以孔子才会新官上任三把火,把他烧干净,以正视听,但如果是这样,应该也会有详细的记录,毕竟这是大功,也是政绩。

可是什么都没有。除了这个事件本身以外,却没有任何少正卯的思想学说存世。世人都说李斯害死了韩非,好歹韩非也称了“子”,“五蠹”更是让始皇帝侧目。

孔子诛杀少正卯的原因(孔子为什么要杀少正卯)(6)

所以,这个事件大概率是假的,或许是后世某些人为了污蔑孔子而蓄意编造的。但是这不免又有一个,这个事件如此广泛地收录在各类书中,甚至《孔子家语》中都有,到底是编故事的人能量太大,还是什么原因呢。或许尊孔者把他当成了“正视听,除奸邪”的正本,而批孔者借题发挥,把它打磨成批孔的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