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指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

今天,我们介绍的盛世王朝涉及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四个鼎盛时期。

仁宗盛世【宋】

背景人物

赵祯是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四十二年之久。这一朝达到了北宋乃至于中国封建王朝社会经济文化的顶峰。由于他改元次数较多,他统治的最后八年,被称为“嘉祐之治”,也有后人把他的整个时期称为“仁宗盛治”。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仁宗盛世-宋至元之治-元)(1)

人口数量

全国人口达1246万户

翘楚

寇准 、 王曾 、 晏殊 、 鲁宗道 ,范仲淹 、 包拯 、 富弼 、 狄青 、 欧阳修 、 王安石 、三苏、沈括、米芾等

文化繁荣

成就了宋词在中国文学史的崇高地位

思想振兴

王安石变法铺垫

形成了“实体达用”为宗旨、以“经世致用”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潮流和学说。

科技强国

火箭、突火枪、火炮、地雷、火毬等兵器大有发展;

朝廷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官交子”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仁宗盛世-宋至元之治-元)(2)

至元之治【元】

背景人物

至元八年,忽必烈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 大元 ”,忽必烈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并在次年改中都为大都,宣布在此建都。元朝的盛世一直以来都不被正史所认可,原因是因为元朝实行的是等级制度,这似乎又回到了奴隶社会一般。但是忽必烈在位时期对国家整体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百姓虽然地位低下,这个时期国家没有战乱,生活还算安逸。在此期间大元所铸就的繁荣是历史上少有的。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仁宗盛世-宋至元之治-元)(3)

政治复兴

1.元朝保留了宋朝的机构和全部行政官员

2.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如在地方上建立行,中央设中书省,开创我国省制之端。

3.在各地建立驿站,巩固了对全国各地的统治。

经济繁荣

1. 发明了“钞”即纸币。他把钞票引入流通领域,并使它成为财政的基础。

2. 由于农业发达,忽必烈多次要求地方长官对老学者、孤儿、病弱者提供救济。

重视文化

1.从《易经》中选择了“大元”作为国名。新朝代的名号直接出自汉族传统经典著作之一。

2.人才辈出,如董文炳、刘秉忠、 张弘范等

洪武之治【明】

由于幼年对于元末吏治痛苦记忆,朱元璋即位后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恢复社会的经济生产,改革元朝留下的糟糕吏治,惩治贪污的官吏,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政治发展【有利于社会】

1.刑部尚书刘惟谦奉旨编定《大明律》,朱元璋亲加裁酌,后又经三次修订,于1397年(洪武三十年)正式颁行。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仁宗盛世-宋至元之治-元)(4)

“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 ——朱元璋

2. “宽”、“猛”并用,采取软硬两手。“宽”,是对黎民百姓而言,休养生息。在政治法律领域和官场上,则采取“猛”的一手——“重典治吏”。

3. 爱惜民力,提倡节俭。

他即位后,在应天修建宫室,只求坚固耐用,不求奇巧华丽,还让人在墙上画了许多历史故事,以提醒自己。

经济繁荣

1. 把发展农业放在了首位,明政府大力推行屯田政策。屯田主要有民屯和军屯两种。农业生产在大规模战争而遭受极大破坏的背景下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

2.轻徭薄赋 减免受灾和受战争影响的地区的农民的赋税,或给以救济。

洪武二十四年统计时天下田土,已达到3,874,746顷。

文化兴盛

天下立社学,府、州、县每五十50家要设社学一所,用于招收八到十五岁的民间儿童入学。儿童入学后先学习《 三字经 》、《 百家姓 》、《 千字文 》等,然后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同时必须兼读《 御制大诰 》、明朝律令,另外还要讲习社会之礼。

外交盛况

1. 北方-高丽王遵循中国古代的惯例,每三年来中国一朝天子,贡献方物。

2. 东方-日本王良怀经过赵秩的阐释明处外交政策打消了顾虑。公元1371年(洪武四年)朱元璋派遣僧人祖阐、克勒等八人送日使归国,从此明朝和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

3. 南方-朝贡国家:占城国 、 安南 、 爪洼国 、 浡泥 、 三弗齐国 、 暹罗国和柬埔寨

康乾盛世【清】

争议

“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 康熙

“比年以来西域大奏肤功,国家势当全盛” —— 乾隆

但是上面的话都是在位皇帝称呼这个时代的,这个盛世的争议点在于民国时期大多学者都对“康乾盛世”这一说法持有否定态度, 认为是清廷御用文人和遗老叫出来的。

不符合的条件如下:

1. 康熙晚期,由于官员薪资过低以及法律过宽,导致吏治败坏,而太子一位反复废立也导致党争的始乱。

2. 乾隆晚期,乾隆帝宠信贪官和珅 ,官员腐化使政治大坏。

3. 闭关锁国政策使得清朝故步自封。

4.连年的征战致使国库严重损耗,落后于世界。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仁宗盛世-宋至元之治-元)(5)

康乾盛世历经三位皇帝,可以说雍正帝是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也是从执政到退位最为尽职的一位皇帝,康乾盛世在乾隆时期达到高潮,我认为要归功于雍正帝的基础。

疆域

北起自外兴安岭以南,东北至北海 ,东含库页岛,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形成了空前“ 大一统 ”的多民族国家。

“汉、唐以来未之有也”。

经济繁荣

1.国库财政储备充足,最高的年份达到8000万两,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恢复到世界的三分之一。

2. 中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的百分之三十二。

3. 全国共有耕地六亿亩,到乾隆帝去世,全国耕地约为10.5亿亩。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仁宗盛世-宋至元之治-元)(6)

文化兴盛【文字狱之前】

1.重视对汉族士大夫的优遇,他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南书房制度,并且向来华传教士 学习西方科学与文化。

2.黄宗羲 、 顾炎武 、 王夫之三人是这时期最杰出的思想家和学者

今天就介绍这些啦,有什么想说的话请在评论区下方给小编留言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