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236期 文/无常奉天玉)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发现了一个最令人头疼的“新物种”,那就是熊孩子。当然了,熊孩子也分级别,有的会令人哭笑不得,使家长又爱又恨;有的则会闯下大祸,令家长不知如何收场。不过,虽然“熊孩子”这种说法,是近代才出现的,但是这一“物种”却“历史悠久”,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就涌现出了三个聪明的熊孩子,其中一个好奇心旺盛,一人当场令人尴尬,还有一人,则得罪人而不自知,自以为聪明绝伦。他们分别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第三名:曹叡

三国时期两大神童(三国时期的三个熊孩子)(1)

曹叡,字元仲,是曹丕之子,也是曹魏的第二任皇帝。虽然,作为一个皇帝,他还算合格,在位期间,能任用曹休、曹真、司马懿等人,抵御蜀汉与东吴的侵略,平定过辽东叛乱,也曾派秦朗出征北疆,平定过不安分的少数民族。不过成为一个合格的国君,与他被称为熊孩子,并非矛盾。据记载,当时有一个叫何晏的人,是曹操的养子,按理说,曹叡还应该喊他一声叔叔。这个人常服五石散,因此面色苍白,再加上他本身便非常英俊,成为了较为著名的美男子。

三国时期两大神童(三国时期的三个熊孩子)(2)

不过就像现在的娱乐圈一样,一个人因美貌成名之后,有粉自然有黑。当时有人传出了何朗傅粉的说法,说何晏之所以这么白,并非天生的,而是像女子一样,涂脂抹粉。曹叡听说之后,非常的好奇,想知道何晏到底有没有傅粉。但他没有直接问,而是选了一个炎热的天气,请何晏吃面,使何晏出了满头满脸的汗。《世说新语》记载:“何平叔 (何晏)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噉,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说到此处,我们不得不承认,曹叡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熊孩子,只是不知道,他没有见到何晏出丑,会不会失望呢?

第二名:孔融

三国时期两大神童(三国时期的三个熊孩子)(3)

孔融,字文举,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士,在当时名满天下,宾客无数,不过因为他忠诚的对象是汉朝而非曹操,再加上他常直言劝谏,所以被曹操以图谋不轨的名义杀害了,他的三族也被夷灭。不过提起孔融,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还是三字经中那句“融四岁,能让梨”,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疑惑,如此有礼貌的孔融,怎么可能是熊孩子呢?其实孔融除了有礼貌的一面,还有能言善辩的一面。据记载,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个叫李膺的名士,并得到了李膺的夸奖,当时的太中大夫陈炜也是李膺的座上客,他开玩笑道:“小时候聪明,长大了便未必了。”这个时候孔融直接回应道:“想必先生您小时候一定非常聪明吧?”虽然孔融此举,仅是反击,但想必在陈炜眼中,他的确是个十足的熊孩子吧。不过,孔融的结局却非常惨,被曹操灭族。

第一名:诸葛恪

三国时期两大神童(三国时期的三个熊孩子)(4)

诸葛恪,字元逊,是诸葛亮的侄子,诸葛瑾的儿子。说到他,可能没有几个人会感到陌生,毕竟诸葛恪得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他凭借自己的口才,不但维护过父亲的颜面,还得罪过江东老臣张昭。《三国志》记载:“命恪行酒,至张昭前,昭先有酒色,不肯饮,曰:‘此非养老之礼也。’权曰:‘卿其能令张公辞屈,乃当饮之耳。’恪难昭曰:‘昔师尚父九十,秉旄仗钺,犹未告老也。今军旅之事,将军在后,酒食之事,将军在先,何谓不养老也?’昭卒无辞,遂为尽爵。”

三国时期两大神童(三国时期的三个熊孩子)(5)

意思是说,有一次孙权设宴,让诸葛恪给诸臣敬酒,张昭因微醉,不想再饮,孙权开玩笑道,如果你能让张昭理屈词穷,他便会饮下这杯酒。于是诸葛恪开口了,他对张昭道:“从前姜尚九十岁时,仍能上战场,如今行军打仗之事,不必你费心,喝酒吃饭之事,让您当先,怎能说这不是敬老呢?”虽然张昭最终还是饮下了这杯酒,但是想必他内心一定是不满的。毕竟作为江东的老臣,他虽不上战场,却一直负责着内政,诸葛恪一句话,就把他的功劳全抹杀了。诸葛恪长大后,成为东吴的大将军,丞相,不过也许正是因为性子太过张狂,诸葛恪最终应了其父的预言,招致了灭门之祸。

虽然上述列举的三人,都能当得起熊孩子之称,不过曹叡只是好奇心旺盛,孔融也仅是令人哭笑不得,只有诸葛恪,算是熊孩子中“佼佼者”,令人痛恨。你还知道三国时期,有哪些熊孩子呢?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