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针”的典故流传至今,并且广为人知,它与唐朝大诗人李白有关最早记载这一故事的书籍,是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据该书记载:“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業妪自言武姓今溪傍有武氏岩”,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铁杵磨成针是哪个典故?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铁杵磨成针是哪个典故(典故铁杵磨针)

铁杵磨成针是哪个典故

“铁杵磨针”的典故流传至今,并且广为人知,它与唐朝大诗人李白有关。最早记载这一故事的书籍,是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据该书记载:“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業。妪自言武姓。今溪傍有武氏岩。”

由此可知,在南宋时,四川眉州象耳山下还有古迹“磨针溪”、“武氏岩”。祝穆使用了“世传”一词,这说明至少在南宋以前,这一故事在民间早已出现,并且广为流传,至于故事的真实性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如果这一典故属实,老媪就是李白的恩人,是她成就了李白。“铁杵磨针”的故事之所以流传千年而不衰,一是因为人们对诗仙李白的喜爱,二是这一典故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