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经典名句相见欢(诗人白头及第感慨返老还童)(1)

在唐朝,诗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才从初唐一直火到了晚唐,伟大诗人层出不穷。即便是衰败时,也有李商隐、杜牧撑起了门面。然而,在唐朝最后的时光中,军阀混战,文人地位迅速下滑,导致了诗人的人生价值观狭隘,诗歌格调自然不高。即便这样,当时依然产生了“咸通十哲”,在风雨飘摇中扛起诗歌的大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许棠与郑谷。

许棠是宣州泾县,出身寒门,性格又很孤僻,所以尽管才华横溢,却始终没有能够及第,始终挣扎在贫困线上。他曾经以洞庭湖为题材,写过脍炙人口的诗歌,所以被人称为“许洞庭”。可惜的是,终日奔波生计的诗人,充斥着自卑、自贱、自疑的思想情绪,再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凋敝,很难再现初唐诗人的昂扬,盛唐诗人的豪迈,中唐诗人的反思精神。

古诗词经典名句相见欢(诗人白头及第感慨返老还童)(2)

也不是没有人赏识许棠,大同军幕僚马戴就曾经非常欣赏他,邀请他前去饮酒作诗。两人相谈甚欢,可是马戴光顾着和许棠喝酒,却没有流露出资助之意思。直到有一次,许棠接到家书,马戴让他打开时,才得知自己的家人已经被安顿好。马戴有古代君子之风,施恩不挂在嘴边,可惜自己也只是一名幕僚,对许棠没有太多实质性帮助。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这句话并没有错,可惜许棠这块金子发光得有些迟了。直到快六十岁时,头发胡须全白了之后,他才以高龄及第。尽管如此,许棠对于自己的人生巅峰还是颇为自得的,他曾经豪迈地说:

自得一第,稍觉筋骨轻健,愈于少年,则知一名乃孤进之还丹也。

古诗词经典名句相见欢(诗人白头及第感慨返老还童)(3)

及第的感觉如同返老还童,这比“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还要让人唏嘘不已。清代诗人潘德舆曾经为此笑话许棠,认为“咸通十哲”就这点出息。这纯粹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在那个乱世,寒门学子能够一举及第,找碗饭吃,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这一点,“咸通十哲”中的郑谷深有感触。尽管他的家世比许棠要好得多,考场之上也顺遂得多,但他能够深切感受许棠的艰难。他比许棠要先登科,却宁愿以晚辈的身份交往。等到许棠被任命为泾县尉时,郑谷还以这首《送许棠先辈之官泾县》相赠:

白头新作尉,县在故山中。

高第能卑宦,前贤尚此风。

芜湖春荡漾,梅雨昼溟濛。

佐理人安后,篇章莫废功。

这首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当然不可能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分量。它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还是因为流露出的真情实感。

全诗首联开门见山,直言不讳地说许棠熬到了白头,才第一次当官,实在是不容易。这句诗表面上看,只是交代了作品的背景,却是朋友发自内心地真诚感慨。

颔联之中,郑谷恭维许棠,年纪这么大了还能够心甘情愿地充当小吏,并不嫌弃自己的官小。哪怕是前贤,也是崇尚这个做法的。其实,许棠这么老还去当官,自然是为了生计迫不得已,郑谷这么一夸,立即塑造了一个高大不屈的形象。

古诗词经典名句相见欢(诗人白头及第感慨返老还童)(4)

颈联很巧妙,作者并没有继续直接来夸赞许棠,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衬托自己心情的愉悦。芜湖清水荡漾,梅雨的朦朦胧胧,让整个气氛都充满了纯净的味道,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由衷的高兴。

尽管如此,郑谷还是向许棠提出了忠告和建议,那就是尾联所说的,在所有一切都安顿下来之后,还是应该努力奋斗,争取在文章上取得更加显著的进步,绝对不能荒废。

也许,这两个诗人的分量,无法与李杜、元白相比,但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一样真诚的。他们对于诗歌的创作热情,也是一样高昂的。只不过,在历史洪流之间,个人的努力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