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日名称的由来(中秋佳节的由来)(1)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古诗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此诗想象奇特,意境优美,描写了中秋节这一天赏月桂的传统习俗,节日气息扑面而来。

中秋节,又称为祭月节、月夕、仲秋节、拜月节、团圆节等,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华人文化中的重要节日。关于这一盛大的节日的来源说法不一。一种说法为早在先秦时期,帝王将相在祭拜日月方面就已有了较为完备的仪式。久而久之,在秋季正中、月圆之时祭拜月亮的习俗就演化成了日后的中秋节。还有一种说法为秋季是一年庄稼成熟的季节,到了八月正中,田里的农作物和水果陆续成熟,农民们为了庆祝丰收、感谢神明,并期盼来年的丰收,就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定为节日,用以秋报。由此可见,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上古时期,在汉代时普及开来,在唐代初年定型,在宋朝及以后盛行,一直延续到今天。

中秋节的习俗多种多样,有祭月(拜月)、燃灯、赏月、追月、吃月饼、观潮、猜灯谜、饮桂花酒、玩兔爷等,种类形式丰富多样,充满着欢乐与美好的希冀和浓浓的民族文化。

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日名称的由来(中秋佳节的由来)(2)

中秋节日名称的由来(中秋佳节的由来)(3)

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

吃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宫饼等。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节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今天仍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其中蕴含着中国人对家、对祖国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强烈的归属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与期盼。中秋时节,景色宜人,天高气爽,瓜果飘香,忙碌了大半年,正是慢下来享受生活的好时候。放下手边繁杂的工作,与亲人团聚,与好友结伴,互送祝福,共享美味,共赏皓月,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