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亮 通讯员 陈紫高
【田间课堂】
学习科目:机械化翻耕
拜师地点:宁乡市回龙铺镇沿河村
师傅名片:李应台,男,58岁,宁乡市回龙铺镇沿河村村民,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李应台全家7口人,共有14台(套)农机,承包水田逾1000亩,年收入40万元。
(4月21日,宁乡市回龙铺镇沿河村,当地种粮大户李应台指导记者驾驶旋耕机。 图片均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迪 摄)
现场实录:
场景一:5分钟耕完两亩地
“轰!轰!轰……”
4月21日下午,阳光夺目。宁乡市回龙铺镇沿河村村民李应台驾驶“铁牛”,正在承包地里进行翻耕。
李应台皮肤黝黑,个头不高,外表精干。只见他驾驶着机械,在田间来回穿梭,弯曲锋利的旋耕刀不停旋转,泥土翻卷落下,田块翻耕一新。
“铁牛”犁田就是快。这就是旋耕机?
李应台说,旋耕机是耕整机的一种,主要用于稻田的耕、耙。简单点说,就是过去的牛换成了拖拉机,然后犁耙升级为旋耕刀及平整轴。
听起来没啥了不起,但用起来格外好使。旋耕刀切碎埋在泥里的根茬,土地平整度更好,便于后期的机插、机抛等作业。
记者注意到,旋耕机大概以时速20公里行驶。“轰!轰!轰!”不到5分钟,两亩水田就翻耕完毕。
“没机械化前,要么用牛,要么用人,翻耕2亩水田,得干大半天。”李应台说,机械化种田,让人轻松了,也让牛“失业”了,现在很难看到牛耕田了。
(4月21日,宁乡市回龙铺镇沿河村,当地种粮大户李应台指导记者驾驶旋耕机。 )
场景二:20分钟学会驾驶
看着李应台驾驶着旋耕机“辗转腾挪”,记者早已手痒难耐。
“这台旋耕机是今年1月份买的,正宗的湖南造,生产,操作十分简单。”李应台将记者拉到驾驶座,笑着说,“农机中,只有驾驶联合收割机、履带式拖拉机等大型农机需要考取相关驾驶证。开这种中小型的耕整机,不需要相关证件。我都能学会,年轻人更没问题。”
他边介绍边示范,先是扭动开关,然后开油门、挂离合,推动前进杆,旋耕机就能动起来。一个操作杆控制方向,上面有6个按钮,分别用来控制后面的刀轴、平整轴等部件,整个过程要求双手麻利灵活。
李应台一番言传身教,记者已急不可耐地坐到驾驶位,迅速扭动了开关。
“轰!轰!轰!”的机鸣声瞬间爆发了出来,记者按照步骤进行操作,旋耕机开始动起来、慢慢加速、稳稳前行。
驾驶着农机,耕耘在田野,记者心里升腾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奇妙感觉。试了一圈后,轻推前进杆,又把速度调快一些,大胆在田里行进起来。
对比小汽车,旋耕机的驾驶感受十分独特。没有方向盘,控制方向用连杆,精准度和平顺度大打折扣,和小汽车没法比。因此,每调整一次方向,机身都会震动一下。
点击按钮控制旋耕刀,要多次调试。调高了,旋耕刀翻耕土地不够深;低了,如果地面比较硬,会出现卡顿的情况。
完全找到感觉后,记者将李应台“请”下了驾驶台,一个人驾驶旋耕机在田间自由“舞动”,直到把已经翻耕过的农田来了一次“深加工”,才靠边熄火。
体验完成后,记者掏出手机发现,从师傅讲解介绍到自己独立驾驶结束,费时仅20分钟。
(4月21日,宁乡市回龙铺镇沿河村,当地种粮大户李应台驾驶旋耕机翻耕农田。 )
场景三:田边算账一年挣40万元
走下旋耕机,李应台笑呵呵地说:“怎么样?轻松吧!”
“的确不难!你看我能给你打工吗?”
谈笑间,李应台和记者聊起了他的种粮历程。
2008年以前,他一直在外面务工。因为长期在外,家庭聚少离多,收入也不稳定,便决定回乡种田。
他说:“一开始是传统人工作业,种几亩田都很辛苦。后来市里、镇里开始推行机械化,自己已开始承包土地种粮,在2011年买了第一台耕整机。”
“升级”为机械化后,承包的水田越来越多,李应台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如今,种粮逾千亩,他购买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各种农机具达到了14台(套),购买机具的投入超过100万元。
前几年,农民购买机具,政府补贴30%左右。从今年起,不仅购机有补贴,机械化作业也有补贴了。李应台算账,去年承包土地640亩,全部种双季稻,早稻单产400公斤,晚稻单产475公斤,刨去成本纯赚了40万元。今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李应台承包的土地达到1100亩。
站在田埂上,李应台的“算盘”打得响:由于化肥涨价,今年农民种田成本更高。但政府补贴也增加了,种粮收入应该不会比去年少。
【学习体验】
机械化种田,带上我吧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亮
以前聊起农业机械化,小时候总是觉得神气,后来才想到提升产量、节省人力等题中应有之义。但机械化具体体现在哪里、那些“大家伙”好开吗、花那么多钱值吗,还是没有清晰的概念。
此次来到宁乡县回龙铺镇,实地操作了一把旋耕机,才真切感受到农业机械化的巨大价值,对国家,尤其是对农民。
原来,驾驶一台农机如此轻松,不管你是老人还是女性,都能很快学会;可以给农民带来那么大的助力,让田间耕种不再特别辛劳。
尤其是听到,依靠着机械化,李应台一家6口去年种了600多亩双季稻,收入达到40万元时,更是为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而萌发出巨大的骄傲和自豪。
过去,谁要是说很想当农民,记者肯定怀疑:“谁会干那苦差事”。
现在,谁再和记者提起这个话题,记者一定要追问他:“去哪里?合同怎么签?带上我吧!”
来源:湖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