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远在世界各地或坚守在他乡工作岗位上的青岛人,倍加思念遥远而温暖的故乡。近日,记者与几位青岛游子连线,听他们讲述各自的思乡情和对家乡人民的祝福。

中秋节的探访之旅(心安是归途最忆是家乡)(1)

小宇

人物:小宇

身份:3年级小学生

地点:加拿大温哥华

让中华传统文化永远扎根心中

“中秋节能吃到妈妈做的大餐,希望周末爸妈有时间带我去看一看唐人街的舞龙舞狮中秋活动!”接到记者采访时,电话那端的小宇刚刚放学回家。小宇在2019年底跟随父母来到温哥华,今年正在读小学三年级。

“刚到这里的时候,我和孩子都是语言不通,有些想家。2020年初小宇入学后,在校园结识了很多同学老师,语言进步也很快,现在已经非常适应了。”小宇的妈妈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小宇的英文讲得比自己地道,还经常会纠正自己的发音。

尽管小宇有了许多热情的新朋友,但他还依旧记得青岛的小朋友,也常常会跟爸妈聊起青岛的大海和沙滩。“虽然温哥华的华人比较多,超市里也有许多国内小吃,如麻辣烫、黄焖鸡、奶茶甚至月饼等,但具有咱们青岛地域特色的比较少,比如我们全家人都喜欢吃的青岛蛤蜊这里就没有,螃蟹也不一样,月饼更是家乡的好吃。我们时常想念青岛。”李女士说道,尤其是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他们自到达加拿大后,几年来一直没有机会回来,非常遗憾。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小宇放学后经常在家背诵古诗,为的是不管在哪,都要让中华传统文化永远扎根心中。他告诉记者,中秋节自己会在视频聊天中向在青岛的爷爷奶奶问好,表达思念,还要告诉爷爷奶奶替自己多吃几块月饼,“期盼着疫情早日结束,我能回到青岛的家跟爷爷奶奶相聚!”小宇说,期盼家乡青岛越来越美,等自己回来时,要去更多好玩的地方打卡。

中秋节的探访之旅(心安是归途最忆是家乡)(2)

刘震

人物:刘震

身份:某医疗公司职员

地点:日本横滨

最自豪的是“我是中国人”

“身处异国他乡,比思乡更浓烈的是‘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从高中时就来到日本读书的青岛小伙刘震,已在日本待了10年。27岁的他目前在当地一家医疗公司工作,今年把妻子也从青岛接到日本横滨一同生活。

刘震告诉记者,疫情之前,每年他都会抽时间回青岛好几次,对家人的想念和青少年时代在故乡青岛的美好回忆,始终伴随着他一路成长。“即便来日本这么久,我仍吃不惯当地的饮食,总是怀念那一口家乡味。”刘震说,尤其记得中秋节时,父亲将一桌子琳琅满目的青岛海鲜摆上桌,再沏上一壶茶,全家人围桌欢聚,享受最具中国文化内涵的中秋团圆宴。

今年,刘震虽然仍是在海外过节,但第一次有了妻子的陪伴。他表示,在双方父母的支持下,95后的他们在未来规划时比较看重事业的发展,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挑战工作环境的变化、城市生活的不同。“越是在国外,越能体会到中国人凝心聚力的精气神和团结友爱。我们在这边的许多华人同学和朋友,大家都非常团结,互帮互助。”

今年中秋,除了与当地的山东老乡们聚会,刘震和妻子还会第一时间拨通双方父母的电话,“最大的牵挂就是希望双方老人身体健康,因为工作需要,我们无法在中秋佳节回家团聚,但一定会把满满的祝愿通过网络传递给他们。”刘震和妻子希望在青岛的家人们放心,即使身在海外,他们也会看中秋晚会,一起感受中国传统佳节的美好,同时祝愿家乡青岛发展得越来越好。

中秋节的探访之旅(心安是归途最忆是家乡)(3)

毕心仪

人物:毕心仪

身份:留学生

地点:加拿大温哥华

乡愁是一张到青岛的回程机票

今年21岁的毕心仪目前在加拿大温哥华留学,就读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初中毕业后,她便只身一人踏上异国的土地,开启了留学生活。在毕心仪看来,中秋节和春节是中国最具团圆意义的两个传统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我从小诵读的诗句,但在2017年来到温哥华后,才切身地体验到了诗句中的酸楚。对我来说,乡愁是一张温哥华—青岛的回程机票,但我更明白这份乡愁还承载着父母的期许和自己的名校梦。”

毕心仪说,在温哥华这几年,每年中秋节自己都会和身边的朋友、同学一起度过。“在这里他们就是我的家人,过去这几年,我们彼此支撑着度过生活坎坷和学习难关。”毕心仪告诉记者,温哥华是一个融合包容的城市,所以不难找到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店铺和商品,每逢中秋时节,大家会一起买上几盒月饼,晚上开车到海边赏月。“我们常说,海的对面就是家,漂洋过海为学业,满载而归为家人。虽然没有办法像国内的同学一样在中秋佳节和家人团聚,但跟自己的朋友们一起过中秋,也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毕心仪说,在国外的同学和朋友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选择的“家人”,大家也会把月饼等中国美食分享给国外的同学和老师,希望将这份美好的祝福传递下去。

中秋佳节之际,毕心仪也想借这个机会向父母表达感谢:“感谢你们的努力托举能让我看到更大的世界,让我能更加坚定地做自己,让我看到了人的不同活法。虽然这几年我们无法一起度过中秋佳节,但此刻的分别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团聚。不必担心,女儿会照顾好自己,变成更好更优秀的人,这是我们的约定!”

中秋节的探访之旅(心安是归途最忆是家乡)(4)

人物:胡波

身份:市立医院胸外科副主任

地点: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秋节当天要去病房看望患者

“在胸外科领域,这里开展的工作比较少,需要我们协助提升医务能力,填补空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胡波两次参加医疗援助行动,之前是援助贵州,如今是在定西市医疗援助一年。51岁的他冲锋在前,不断挑战自己,为促进东西部协作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从8月上旬来到定西市,如今已有一个月的时间。尽管当地的高海拔和极其干燥的环境与家乡青岛截然不同,但在当地人民的热情欢迎和帮助下,医疗团队还是很快适应下来。

万事开头难,在进行医疗援助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疫情防控,很多患者无法跨县前来医治。“如何提高医院的知名度,让病人来到医院并接受先进的医疗理念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胡波告诉记者,到当地后,他救助过一名肋骨骨折的患者,对方年龄比较大,一开始非常不愿意接受治疗方案,后来通过大家耐心、详细的介绍,最终同意了治疗方案,后续恢复良好。“好在来日方长,相信我们一定会取得好的成效。”胡波对团队的工作充满信心。

舍小家为大家,中秋节假期,医疗队依然要在一线奋战,“明天早上我要去医院,有最近刚刚做完手术的病人需要去看一下。肝胆外科的陈主任现在还在做一场比较大的手术,他明天肯定也不能休息。”这是提到中秋节安排时胡波的第一反应。胡波计划向家中的亲人和市立医院的同事遥寄中秋佳节的祝福和思念。等后面有空闲,团队的4名成员计划在当地周边的景点参观一下,好好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希望青岛的父老乡亲度过一个愉快而又幸福的中秋佳节,也希望我们团队能在这次的定西医疗援助中做出成绩,不负使命!”这是胡波对家乡父老乡亲的真诚祝福,也是对自己及团队的热切期望。

中秋节的探访之旅(心安是归途最忆是家乡)(5)

高娴(右一)

人物:高娴

身份:市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

地点: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名“医生妈妈”的忙碌和“缺席”

“作为一名医生,节假日值班、工作,不能跟家人团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管在哪里,把工作做好就是我的职责。”昨日下午,高娴接到记者采访时,刚做完一台手术。今年8月,40岁的高娴和几名同事来到陇南,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卫生健康对口帮扶工作。

这已经不是高娴第一次离家执行援助任务,离开自己的两个孩子。对医疗事业充满热情和干劲的她,若不是接受记者的采访,已经忘了第二天就是中秋节了。“没时间想念家乡,更没时间想怎么过节,来到这里就要尽全力为当地病人看好病,为推进和改善当地的医疗技术水平做出努力和贡献。”高娴告诉记者,自己平时下班后会尽可能地跟孩子聊视频,问问他们的学习情况,而孩子们早已经习惯了妈妈的忙碌和“缺席”。

有了家人的支持,高娴全身心地投入当地的帮扶工作中,一个月以来已经为当地多名中耳胆脂瘤患者实施了手术,收获了越来越多病人的满意和认可。中秋佳节,高娴最大的心愿是在“第二故乡”陇南踏踏实实地干好工作,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扎实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更要发挥好“传帮带”作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和医学技术专长,协助当地医院加强科室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开展新技术,促进现有团队诊疗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不断向高端诊疗项目延伸。“一定不辜负市立医院对我的锻炼,好好增长才干,也感谢家人的支持,真诚地祝愿青岛的亲人们中秋快乐,一切都好!”高娴表示。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刘文超 实习生 韩晓倩 受访人供图

中秋节的探访之旅(心安是归途最忆是家乡)(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