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1.水是由大量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2.水有冰(固态)、液态水(液态)、水蒸气(气态)三种状态,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1)

3.水分子能量的变化导致了水分子的运动状态(运动的速率和分子间隔)发生变化。特点:a.三态转化过程中水分子数目和大小不会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

子之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

b.三态转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4.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它们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氢气、氧气、蔗糖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特点: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相互之间有间隔,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间隔,气体>液体>固体;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分子间隔越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越弱。)

c.分子本身具有一定的能量,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宏观上的本质区别为有无新物质的生成,在微观上的本质区别是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有无新分子的生成。

6.水的天然循环在宏观上表现为水的三态变化,微观上为水分子的不断运动。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意义:a.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华;

b.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c.源源不断地为气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7.地球上的水储存量大、分布广。整体特点表现为约97.5%的水集中在海洋和咸水湖里,淡水资源总量约占2.5%,其中可供直接利用的江河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约占地球淡水总量的13%,占地球总水量的0.3%

8.天然水的净化

(1)沉降

原理:天然水中的大的泥沙颗粒,静置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

目的: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注,明矾是一种净水剂,溶于水后可以生成胶状物,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在天然水中加入明矾后可以加速泥沙的沉降

(2)过滤

过滤装置所需仪器: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引流)

原理:利用滤纸,使水分子等体积较小的粒子通过空隙,将泥沙等较小的颗粒留在滤纸上,实现二者的分离。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2)

目的:出去水中颗粒较小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注:a.将滤纸放入漏斗内,用少量水润湿,用手轻压滤纸使其贴在漏斗壁上,用手轻压的目的是赶走气泡

b."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加快过滤)。

c."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防止滤纸被水润湿后破损);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间间隙流下)。

d."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防止液体溅到漏斗外);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一侧(防止戳破滤纸);漏斗下端紧靠内壁(防止液体溅出)。

(3)吸附

原理:活性炭疏松多孔,表面积很大,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可除去水中有颜色或气味的杂质。

目的:除去水中有颜色或气味的杂质。

(4)蒸馏

定义:给水加热使之变为水蒸气,再将水蒸气冷凝得到液态水的过程

原理:利用液体物质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

目的: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矿物质,得到纯水(蒸馏水)。

注:这几种净水方法都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9.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过滤、灭菌(化学变化)等净化操作,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

10.硬水为含有较多可溶性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软水为不含或含有少量可溶性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

注:1.在等量的硬水和软水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后搅拌,出现较多泡沫的是软水,出现较少或没有泡沫出现的是硬水。

2.硬水软化的方法有:煮沸法(生活中)、蒸馏法(实验室里)、离子交换法或药剂软化法(工业上)。

3.长期用硬水洗涤衣服会使衣物变硬;硬水易使锅炉结垢,使管道变形、损坏严重时还可引起爆炸(物理变化);长期饮用,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11.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不溶性固体液体的混合物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互溶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混合物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可溶性固体液体可得混合物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

12.水的电解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3)

现象:a.两个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b.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上端都聚集了大量的无色气体,管内的液面下降;c.负极玻璃管内产生气体体积约为正极玻璃管的两倍。

验证氧气和氢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能够在玻璃管尖嘴处燃烧且颜色呈淡蓝色的气体是氢气。

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注:a.直流电的两个电极的正负是确定不变的,而交流电是呈周期性变化的,选用交流电不能达到电解水的目的。

b. 蒸馏水的导电性比较差,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增加水的导电性,对产物没有影响。

c. 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会有少部分溶解在水中,溶解气体的量不相等,造成了他们的体积是大约2:1。水中溶解氧气的量大于氢气,所以一般电解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要大于2:1。

宏观分析: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a.水分子发生反应后消失了,生成了氢气氧气

b.水电解过程中消耗了电能

c.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微观分析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破坏,分成氢原子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氧分子

a.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b.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氢原子(H) 氢气分子(H2) 氢气

水分子(H2O)

氧原子(O) 氧气分子(O2) 氧气

通电

文字表达式:水分子(H2O) 氢气(H2) 氧气(O2)

注:水发生通电发生反应后,反应物水消失,生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反应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并没有发生改变。

反应实质: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破坏,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被破坏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4)

13.分解反应:有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变多,即反应物只有一种,产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14.水的合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氢气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烧杯内壁上凝结有水雾,且烧杯发烫。

实验结论:纯净的氢气能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5)

注: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氢气与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时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之间要验纯。(①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②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不纯;若声音很小,则较为纯净。)

15.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多变一

16.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一个很长的过程:首先由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的概念,然后经过道尔顿实心球模型,汤姆森通过阴极射线发现电子从而提出的葡萄干布丁模型,再到后来的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基础上提出的核实结构模型。最后得出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17.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中有质子和中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质子和中的质量差不多。核外电子相对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约为电子的1836倍)。所以:

a.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b.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原子的质量约等于原子核的质量等于质子的质量加上中子的质量。

18.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金、金刚石、铜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具有微观粒子的一般性质,质量和体积很小、原子之间存在间隔和相互作用,总是在不断的运动

19.由于原子的质量都非常微小,书写、记忆和运算都很不方便,为此化学上以一个碳12(C12)的1/12作为基准,计算出其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

20.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碳12的十二分之一正是表示一个质子或中子的质量)

21.常用的相对原子质量:

氢(1) 碳(12) 氮(14) 氧(16) 钠(23) 镁(24) 铝(27) 硅(28) 硫(32) 氯(35.5) 磷(31) 钾(39) 钙(40) 铁(56) 铜(64) 锌(65)

注: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质量之比。

22.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注:原子结构示意图在书本17页

23.原子都有形成稳定结构的趋势,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否容易得失,与其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原因是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有8个(氦是2个),这样的结构被视为稳定结构

24.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数,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从而达到稳定结构;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等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25.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是不变的,发生改变的只是原子核外电子。原子失去电子后变为带正电荷阳离子,得到电子后变为带负电荷阴离子

26.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它也具有微观粒子的一般性质,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离子之间存在间隔和相互作用,总是在不断的运动。

27.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则为原子,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则为阳离子,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为阴离子

28.科学家把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归为一类,称为一种元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2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为硅、铝、铁、钙……

30.化学元素的汉语名称是我国化学家徐寿创造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造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第三单元 溶液

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

注:a.若两种物质相互溶解时,其中一种为液体则该液体作溶剂,其它物质作溶质;

b.若相互溶解的两种物质都为液体,则量多的作溶剂,量少的作溶质;若其中一种液体为水时,则无论水的多少都作溶剂,其它物质作溶质;

c.溶质可以不止一种,溶剂只能有一种。

d.微观过程在教科书59页(溶质会被溶剂解离成细小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溶剂中)。

2.物质的溶解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3.氯化钠(NaCl)、氢氧化钠(NaOH)、浓硫酸、(H2SO4)、硝酸铵(NH4Cl)等物质在溶解(溶剂为水)过程中分别会使溶液的温度无明显变化、升高、升高、降低。(微观解释:溶质分子向水中扩散过程中会吸收或释放热量)

4.固体颗粒悬浮于液体形成的混合物叫作悬浊液泥水、石灰浆等),悬浊液静置后固体颗粒会沉降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作乳浊液牛奶、豆浆、花生油等),乳浊液静置后会分层。

5.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a.土壤里的各种营养物质只有溶于水、形成溶液才容易被植物吸收;

b.动物摄取养料,也要先变成溶液才能被吸收利用;

c.医疗上广泛使用的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各种抗菌注射液,都是配成一定要求的溶液使用的;

d.维持人体生命和健康的化学反应多数也是在溶液中进行的。

6.洗洁精、洗衣粉、洗发液、沐浴露等乳化剂利用食用油等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的特点使食用油以细小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的现象叫作乳化现象。

7.乳化剂中有一种表面活性分子,这种分子一端亲近油分子,一端亲近水分子。那么在这种表面活性分子的作用下,油污慢慢地被"拉"入水中,然后用水冲洗,就达到了除去油污的目的。

8.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作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作该溶液的不饱和溶液

9.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可以通过改变溶剂溶质温度来相互转化。

10.溶质质量分数是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它是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11.在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时,一定要抓住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或者溶液的均一性即改变溶液体积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关系建立等式求解。

1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

步骤:

(1)计算(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和所需溶剂的体积);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溶质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溶剂的体积);

(3)溶解(先将溶质倒入干燥的烧杯,再加入量取的溶剂,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的作用为加速溶质的溶解);

溶液名称溶质质量分数(4)装瓶保存(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要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即:

所用仪器:(托盘天平、药匙、胶

头滴管、量筒、烧杯、玻璃棒、试

剂瓶)。

误差分析:依据公式找准导致变量的原因得出结论。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加热铜粉

a.实验原理:在密闭容器中加热铜粉,铜粉能跟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文字表达式为:铜 氧气 氧化铜 2Cu O2 ==2CuO 消耗了容器内的氧气,不产生其他气体,容器内减少的气体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6)

b.实验步骤:将一支硬质玻璃管注满水(两端用橡皮塞封住)。然后打开上端橡皮塞,将水倒入量筒中,记录体积;在另一支干燥的硬质玻璃管中装入铜粉,两端塞上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其中一端用气球密封;移动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中留下一定体积的气体,记录体积后与硬质玻璃管另一端密封连接;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将玻璃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使管中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停止加热后,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待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c.实验现象:铜粉加热后变成黑色;冷却至室温后,密闭容器内气体的体积减小。

d.实验结论:空气是混合物,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e.注意:①铜粉要足量;②装置必须密封;③加热时温度要高一些,时间要稍长一些(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④加热时要不断推拉注射器(使管中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⑤冷却至室温后,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注射器内。

f.误差分析:①氧气含量大于1/5的原因可能是1.铜粉不足或者反应时间不够,氧气不能被完全消耗;2.实验装置气密性不好;3.未冷却至室温;②氧气含量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气球内的气体没有完全挤出

(2)红磷燃烧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7)

a.实验原理与(1)相似;

红磷 氧气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8)

五氧化二磷 4P 5O2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9)

2P2O5

b.实验装置与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 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③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c.实验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放热,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实验结论:空气是混合物,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支持燃烧

e.分析与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的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③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

f. 误差分析: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①装置漏气;红磷用量不足;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测量结果偏大的原因:①弹簧夹没有夹紧;②燃烧匙伸入太慢。【推测】:①氮气溶于水;②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氧气:无色无味、不易容于水、密度比空气、化学性质较为活泼,供生物呼吸,支持燃烧。可用于钢铁冶炼金属焊接。

5.氮气是工业上生产硝酸(HNO3)和氮肥(如碳酸氢铵(NH4HCO3)尿素(

[CO(NH2)2]

重要原料;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液态氮气是很好的制冷剂(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6.稀有气体(惰性气体)可用作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保护气体;制作多用途电光源

7.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氮的氧化物(NO、NO2))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NO、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2.5即直径不超过2.5μm的可吸入颗粒)等。

8.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空洞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9.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某种物质(纯净物)组成的式子。一种物质用一个化学式表达,但是一个化学式不一定只表示一种物质

10.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H2O)、原子(Cu)、离子(NaCl)。

11.化学式的含义:

H2O,①表示水这种物质(宏观);

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宏观);

表示一个水分子(微观);

表示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微观)。

Cu,①表示铜这种物质(宏观);②表示一个铜原子(微观);

NaCl,①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宏观);

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宏观);

表示在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与氯离子的比例为1:1(微观)。

12.化合价:定量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化合物是相互化合的数目比例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时原子得失电子或者共用电子对偏移的数目。

13.化学中有一些原子是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的,我们称之为原子团,化学上用"根"来命名这些原子集合体:氢氧根(OH)、铵根(NH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硫酸根(SO4)

14.常见元素或根的在化合物中的主要化合价:P83

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钙镁钡氧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15.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之和为。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也为

16.书写化学式的规则:正价元素写在左边,负价元素写在右边;根据元素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求得元素的原子数(必须是整数)写在该元素的右下角;读化学式时从左往右读。

17.计算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的质量比: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一个分子或离子中对应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18.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

19.物质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该物质的化学式量。如果该物质由分子构成,其化学式量也叫作相对分子质量

20.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般思路:选择合适的药品(药品要含有所制备气体的组成元素且原料易得、无毒)和反应条件简便,易控制);选择合适的装置(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确定操作步骤;评估实验体系的环保、安全性。(无有害物质排放,无安全隐患)。

实验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决定。

①反应物是固体,且需加热,(固固加热型)通常用如图装置A,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10)

②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且不需要加热,(固液不加热型)通常选用如图装置B,

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常温下是否与空气成分反应决定。

①排水法(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如实验装置C,

②排空法 如实验装置D、E。

实验制取氧气的方法:

①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药品: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MnO2)

二氧化锰(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起催化作用

原理:

实验装置: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11)

操作步骤: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c.塞好带有分液漏斗和导管的双孔塞;d.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e.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

②加热高猛酸钾制取氧气

药品:高锰酸钾(KMnO4暗紫色固体

原理:

实验装置: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12)

实验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移、熄

a.(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操作:将导管一端浸入水里,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

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b.(装)装药品,(放棉花的作用: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塞上带导管的橡胶塞。

c.(定)固定试管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d.(点)点燃酒精灯加热(操作:先预热,用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再把外焰集中在药品的部位加热)

e.(收)收集气体。(当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才收集的原因:刚冒出的气泡是空气,若收集则气体不纯

f.(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原因:防止水倒吸到试管底部,使热的试管炸裂)

g.(熄)后熄灭酒精灯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

h.注: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③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药品: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

原理:

步骤和装置与②相同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或减慢),而本身的质量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

20.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注:1.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

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2.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21.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注:a.宏观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之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微观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2.化学反应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一般步骤为:

①写(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连接);

②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数目不发生变化进行配平。化学计量数化为最简整数);

③注(注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

④等(把短横线改写为等号)

⑤查(检查)

注: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要标注向上的气体符号。同理若都有固体,也不需要标注向下的沉淀符号。

3.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有关信息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其中的定量关系,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相对质量之比等于实际质量之比求解。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1.通常我们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和氧气发生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注:a.燃烧通常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这个过程有新物质的生成;但是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反应不一定有新物质的生成,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b.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食物腐烂、铁生锈等是缓慢的氧化反应,它们同样也会有热量的产生。

c.燃烧并非都有氧气的参加,如氢气、钠等在氯气中燃烧,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2.燃烧得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所需的任意一个条件,就可以阻止燃烧的发生。方法:①降低温度;②隔绝氧气;③移走、隔离可燃物。

4.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的燃烧,反应产生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就会引起爆炸。(爆炸不一定都是因燃烧而起的化学爆炸也可以是压强引起的物理爆炸或质子碰撞引起的核爆炸)。

5.(化学)爆炸的发生的条件:①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氧气的接触面极大;②达到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的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发生爆炸的可燃气体或粉尘占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③遇到明火。

6.化学爆炸与燃烧的关系: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产生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就会发生爆炸。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13)

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遗忘了,请问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们的骨头和血肉了。初三的年纪,彷徨而美好,你不可能回到前一秒,也不可能快进到下一秒,收拾好昨天的遗憾,简化对明天的憧憬,努力使现在变得单纯而充满智慧。祝同学们:谈笑间,让青春无悔!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14)

加油,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