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一生指挥了大小战70余场,且从未败绩,这才是真正的常胜将军。就在长平一战,白起就歼灭了45万赵军,差一点将赵国灭了。据梁启超先生的考证,整个战国时期总共战死了200万人,而白起一个人就占据其中的二分之一,真是当之无愧的杀神,令人不寒而栗。

长平之战白起向秦王增兵(白起严禁士兵吃羊肉)(1)

秦国本来非常注重刑罚,特别是军队更是强调令行禁止,杀神白起更是对士兵的要求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在著名的长平之战的时候,白起下达了一条奇怪的命令,就是严禁士兵吃羊肉,士兵不解,更是不服,白起说:“你走50步试试”,这才明白了白起的高明之处。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中到底有什么隐秘之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

奇怪的禁令

公元前260年,秦昭王派遣秦国大将王龁攻韩,夺取上党,然后攻赵,就此长平之战拉开了序幕。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都投入了40多万将士,双方势均力敌,可谓是两国的国运之战,一战定乾坤。在大战前期,赵国老将廉颇布置了三道防线,坚守不出,企图拖垮秦国。

长平之战白起向秦王增兵(白起严禁士兵吃羊肉)(2)

然而,秦国和赵国这样一打就是3年,直接打成了消耗战。赵国的国力本来就远远的低于秦国,这样下来,秦国还没有被拖垮,赵国就先垮了。于是,赵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赵国可以战胜秦国,就将老将廉颇换了下来,让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担任主将,主动发动进攻。

长平之战白起向秦王增兵(白起严禁士兵吃羊肉)(3)

与此同时,秦昭王也更换了主将,秘密派遣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奔赴前线作战。面对对面一个乳臭未干的赵括,白起因地制宜,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一举歼灭赵军。在大战前夕,白起下达了禁止吃羊肉的禁令,令众人不解。

高明之处

秦国的士兵,赳赳老秦,大多都是出生在陕西,这里出产的羊肉非常鲜美,秦军非常喜欢吃羊肉,特别是在冬天来一碗热乎乎的羊汤,真是太美了。白起的这个禁令一下达,下面的士兵直接炸锅了,但是秦军令行禁止,士兵们敢怒不敢言,但也忍不住,就在私下偷偷地吃羊肉。

长平之战白起向秦王增兵(白起严禁士兵吃羊肉)(4)

纸是包不知火的,一日白起巡视营帐,发现有士兵在偷吃羊肉,就下令将其军法处置。士兵不服,就质问白起为何有这样的禁令?白起并没有生气,而是让这个士兵向前走了50步,就问众人闻到什么吗?众人回答说:“有很大膻味!”这时候,众人才明白了白起的高明之处,一个人吃了羊肉50步之外就能闻到,这要是在上风口,那么飘得更远了,这样很容易暴露士兵的位置,导致埋伏暴露。之后,士兵们再也不敢偷吃羊肉了,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长平之战白起向秦王增兵(白起严禁士兵吃羊肉)(5)

一切准备好了之后,白起制定了诱敌深入的口袋阵,先令前沿的军队佯败后撤,然后又派了两支奇兵,一支绕到赵军的背后,奇袭了赵军的最后一道防线百里石长城,断了赵军的粮道,釜底抽薪。而另一支奇兵突然出现在赵军背后,利用地形将整个袋形埋伏圈堵住,整支赵军陷入包围。

长平之战白起向秦王增兵(白起严禁士兵吃羊肉)(6)

白起又派兵,将40万赵军分割为三段,令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赵军熬了46天,弹尽粮绝,赵军奋起突围,但是终不能成功,赵军主将赵括被射杀,赵军群龙无首,陷入绝境,最后赵军选择了投降。白起假意不杀投降的赵军,但为了以绝后患,他食言了,在赵军投降后,下令将40万赵军全部坑杀,只留下240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从此,赵国元气大伤,差一点就直接灭国了。

结语

杀神白起不仅杀伐果断,而且还心思缜密,这可能就是他一生70余战,从无败绩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就这样一个猛人,最后没有血染沙场,却死于君王的猜忌,也是可悲可叹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