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孩子相处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他们对很多事情都会感到害怕:一点点的小动静,一个会发出声响的东西,并不可怕的玩偶……他们都会避之不及,让你哭笑不得。

当然,也包括下楼梯这件事。

最近,朋友小艳发现,女儿特别害怕下楼梯。以前下楼梯时,孩子总是手脚并用,倒退着下,怡然自乐。

因为感觉太耽误时间,小艳要求女儿抓着扶手下楼梯,可她却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愿意下。如果妈妈催促她,她就会哇哇大哭。

对此,小艳感觉很不理解。

经常下楼梯对孩子好吗(孩子为什么害怕下楼梯)(1)

为什么下楼梯对孩子来说这么难呢?

年幼的孩子面对楼梯时,会表现得特别焦虑、害怕、手足无措。我们当然可以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手脚不灵活,没有掌握上下楼梯的技巧。

但是,原因并非这么简单。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能力,也正是因为这种能力,让孩子害怕上下楼梯,尤其是害怕下楼梯。

经常下楼梯对孩子好吗(孩子为什么害怕下楼梯)(2)

什么是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就是距离知觉,是涉及三维空间的知觉,不仅能感知物体的长、宽和高度,还能察觉到物体的距离、深度、凹凸等。

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深度知觉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如果没有深度知觉能力,人类可能很难生存。

比如,深度知觉能力让我们在走路的时候,判断出我们与对面来车的距离有多远;让我们站在高处时,判断自己与地面的距离有多远:这能激发我们的警觉意识。

如果没有这种能力,我们可能就无法准确地判断距离和深度。且不说有可能会被汽车撞到,或者从高处坠落,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后因为无法判断出身边与物体的距离,导致碰伤、摔跤等。

经常下楼梯对孩子好吗(孩子为什么害怕下楼梯)(3)

关于深度知觉的“视崖实验”

为了更加科学地研究深度知觉,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就是赫赫有名的“视崖实验”。

1960年,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R.D.Walk & E.J.Gibson)为了研究深度知觉,设计了一种叫做“视觉悬崖”的装置,简称“视崖”。

这个装置很简单,如下图,心理学家准备了一张1.2米高的桌子,桌面是由一块透明的厚玻璃做成,被一块0.3 米宽的中间板分成三部分:

贴着红白格子纸的桌面,被称为“浅滩”;贴着红白格子纸的中间板;在透过玻璃可以看到的地板上,贴着红白格子纸的区域,被称为“深渊”。

心理学家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希望利用这一装置,模拟出悬崖。既让孩子产生视觉的“落差”,造成“一步踩空”的错觉,又不会让孩子真的遭遇危险。

经常下楼梯对孩子好吗(孩子为什么害怕下楼梯)(4)

设置好了装置后,心理学家找来了36个6~14个月大的孩子,让他们的母亲也一起参与了实验。

实验内容是这样的:

心理学家将孩子一一放在中间板上,并让孩子的母亲先站在深渊的一侧呼唤孩子,然后再站在浅滩的那一侧,重复相同行为。

结果发现,当母亲从浅滩的那一侧呼唤孩子时,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会很快离开中间板,爬向自己的妈妈。

但是,当母亲从深渊的那一侧呼唤孩子时,大部分孩子都拒绝离开让他们感觉安全的中间板,而是大声哭泣,或者用手拍打玻璃。

尽管触觉告诉他们,有玻璃的存在,爬过去是安全的。可是,他们依旧表示拒绝。

经常下楼梯对孩子好吗(孩子为什么害怕下楼梯)(5)

这个实验说明,人类在6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发展出深度知觉的能力了。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之所以会对楼梯产生恐惧,是因为他们认为,在楼梯的背后,是他们不了解的、不可知的深渊。

当然,这个实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所有参与实验的孩子,至少都有6个月的成长经历,我们无法判断出,他们的深度知觉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可是尽管孩子有深度知觉的能力,还是会出现摔跤、从高处坠落等情况,是因为孩子虽然具备了识别危险的能力,但是身体动作还不熟练,无法应对危险。这也提醒我们,要保护孩子的安全。

经常下楼梯对孩子好吗(孩子为什么害怕下楼梯)(6)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孩子害怕下楼梯是正常的,是发展出了深度知觉能力的表现。

在稍微感到安慰的同时,你可能会问了: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孩子,让他克服恐惧,安全地下楼梯吗?

对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家也用实验给出了答案。

我先说实验结论:孩子在面对危险,比如说下楼梯时,妈妈对孩子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下一步会采取的行动。

经常下楼梯对孩子好吗(孩子为什么害怕下楼梯)(7)

影响孩子行为的社会参照

在介绍实验内容前,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一个心理学上的理论,叫做“社会参照”。

在孩子发展的特定时期,尤其是在两岁半以前,一旦处于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中时,他们就会观察和解析大人的表情信息,然后采取行动,或作出反应。

这一现象,我们称为“社会参照”。

比如,当孩子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时,他会先看看你的表情或反应。如果你的表情是放松的,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孩子也会淡然处之;

如果你担心孩子会被吓到,表情中透露出紧张,甚至立刻奔向孩子,抱着他说:“宝宝,吓到你了吧?没事,妈妈在,不怕,不怕。”

一旦你这样做了,孩子反而可能会嚎啕大哭起来。因为他从你的表情判断出,巨响是可怕的。以后再听到类似的声响时,也会有这样的反应。

经常下楼梯对孩子好吗(孩子为什么害怕下楼梯)(8)

而心理学家利用视崖装置所做的实验,就是利用了社会参照这一原理。

索兹等(Sorce et al.,1985)人把1岁的孩子放在视崖上,将落差控制在76厘米左右(在沃克和吉布森的实验中,落差是1.2米)。

在深渊的那一侧,孩子的母亲会呼唤他。同时,根据指令做出各种表情:有时要表现得很紧张、害怕,有时要表现得很高兴、兴趣盎然。

当孩子看到妈妈露出害怕的表情时,会拒绝往前爬;当看到妈妈露出高兴的表情时,则会爬过深渊。

当然,随着落差逐渐减小,孩子便不再观察母亲的表情,而是直接爬过去。可以说,孩子通过观察表情、总结经验、改变行为的方式,就是“社会参照”。

经常下楼梯对孩子好吗(孩子为什么害怕下楼梯)(9)

如何帮助孩子学会下楼梯?

根据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会观察并努力解读母亲的情绪与反应,并据此作出反应。

对于孩子来说,下楼梯是一件自己不了解、未知的事情,如果我们能表现出积极的鼓励态度,让孩子知道,下楼梯并不可怕,孩子就有可能迈出第一步。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下楼梯的方法,也是我们需要教孩子的,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3步来进行。

经常下楼梯对孩子好吗(孩子为什么害怕下楼梯)(10)

第一步,利用家中的楼梯,或者小椅子,让孩子进行一上一下、一下一上的练习,可以锻炼孩子腿部的力量,也能增强勇气。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一定要站在旁边,鼓励孩子,并保护孩子的安全。如果有必要,可以扶着孩子的手,帮助孩子进行上下练习。

经常下楼梯对孩子好吗(孩子为什么害怕下楼梯)(11)

第二步,利用木板设置一个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坡,坡度要比较平缓。然后,让孩子从高处走向低处,从低处走向高处。

下斜坡时,孩子的身体容易产生惯性,所以父母要做好保护措施。

第三步,利用楼梯,进行真正的实践。

此时,父母要让孩子扶住扶手,先一步登上,然后另一只脚再跟上。等到站稳以后,再进行下一步。下楼梯的时候,也是如此。

另外,练习上下楼梯时,不能急于求成。如果一开始就要求孩子爬上好几层楼,孩子根本没有办法做到,还会产生畏惧心理。

一开始训练时,上下几个台阶就可以。等到孩子比较熟练了,可以让孩子上下一层楼,体会上下楼梯的乐趣,提高技能。

经常下楼梯对孩子好吗(孩子为什么害怕下楼梯)(12)

在进行这3步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鼓励。在孩子每上下一个台阶时,父母都要及时给予祝贺和鼓励,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如果你家孩子也害怕下楼梯,不要批评或催促,试着利用社会参照,从改变自己的态度做起,相信能够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