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大语文时代』,家长们(当然还有培训机构们)都在鼓吹着语文对其他科目的重要性。
语文学好了, 对其他科目的理解也有帮助。比如数学的应用题,语文阅历能力弱,连应用题都看不懂,阅读能力上去了,能有效帮助提升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科目
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完全正确
数学思维我们小时候有一句话,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首先,我们要先考虑一个问题: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科目中,哪些算科学?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同意数学,物理,化学这几门理科的课程算科学。
实际上也是如此。物理和化学,属于自然科学;而数学,属于形式科学;
那语文算不算科学呢?说它是科学吧,它不具备可验证性;说它不是科学吧,它又有自己的一套体系。虽然在考试中,语文有时候偏科学,有时候偏玄学......
记得前几年,高考语文阅读采用了一篇文章,出了一道题目,为什么说鱼眼里闪烁一道诡异的光,文章的作者巩高峰自己都答不上来
我们都说数学思维数学思维,什么是数学思维呢?
数学思维的本质其实是:
- 持续的思考力:数学能够帮助训练大脑更长时间不间断地思考,能有效提升大脑的思考能力。对于复杂一些的数学题目,一般我们都是通过条件A得到信息B,通过信息B得到信息C,通过信息C得到信息D,最后得到答案E;而数学可以培养孩子对于多个环环相扣步骤的思考能力
- 大局观视野:做数学题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需要我们站在整体的角度来思考,不要局限在某个条件下;尤其是做图形题或几何题的时候,往往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观察整个图形的特征,才能算出答案
- 判断能力:做选择题的时候,大家都会用到排除法。这也是判断力的一种,做一件事情,有很多选项的时候,我们可以准确地去评估,判断不同的选项。这种能力,放在工作中也是非常有用的,数学思维好的人,能够很快分析出不同解决方案的优劣势,并进行合理的取舍
初中之前,数学其实相对简单,主要就是针对以下三个模块:
- 数 & 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代数;
- 图像,更多偏重于分析,如坐标轴,抛物线,函数等;
- 图形,也就是几何部分
小学数学中,对上面三个部分,并没有太明显的区分。但进入初中之后,开始深入学习这三个模块了
既然这三个模块这么重要,我们首先就需要了解他们的核心知识点
- 代数核心知识点 → 二次方程式 → 平方根,负数等
- 分析核心知识点 → 二次函数 → 抛物线
- 几何核心知识点 → 三角形,圆,相似 → 勾股定理,圆周角,相似/全等
- 掌握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如一个未知数加上4,在数学中,可以写成 x 4
- 了解负数的概念,加一个负数,减一个负数的算法
- 了解一次,二次,n次的概念,多个代数表达式的加减
- 乘法分配率:a × ( b c) = a × b a × c
- 无理数 * 平方根/n次方根
- 一元二次方程式的形式
- 因式分解,配平方法,平方根公式等
- 一次函数(y = ax b)
- 二次函数(y = ax^2 b)
到了这里,很多小朋友会有点懵,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看起来都差不多啊??那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 领域不一样:方程属于代数领域,函数属于分析领域
- 目的不一样:一元二次方程更多地强调在特定条件下,求未知数x的值,所谓的特定关系,最通常的是等式的右边为0,如 ax^2 bx c = 0;而函数更多的是为了体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 y = ax^2 bx c,如果把y的值设为一个固定的值,就变成方程了
- 说得再通俗一些,表示点的时候,用方程;表示线的时候,用函数。如果有无穷多个点,就形成了线了......
- 反比例函数(y = a/x b)
- 斜率
- 动点
- 角的性质
- 三角形(勾股定理,等腰等边三角形)
- 相似三角形的证明(圆幂定理)及特性
- 辅助线(延长线,平行线,中线,垂线,角平分线等)及交点的特性
- 圆 & 弧及其特性(圆周角定理等)
- 概念(微分:把问题切割为N个小片进行研究;积分:细分的小片再汇总起来形成整体)
- 微分的表达:dy/dx
- 积分的表达:见上面的图片
- 常用的微积分基本公式